我祖籍四川重慶,但是在安徽屯溪出生,這很小就聽父母說的。他們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分别來到安徽,從此工作生活就在此地,把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江淮大地。我退休後,一直想找個機會去我的出生地——屯溪我父親曾經工作的單位看看,去看看我們生活和工作過的大院,雖然我沒有任何記憶。2018年11月12日啟程,終于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屯溪。
因為我們有的是時間,所以選擇了空調快客,價格是高鐵的三分之一,路上還可以欣賞風景,不錯。由于我事先沒有計劃完美,是先将車票訂下,再回頭看線路,覺得應該是績溪——歙縣——黟縣——屯溪,最适合本次出行。也是因為我早早在網上搶到了4星級酒店的打折房間,所以将最後一晚訂在屯溪,因此提前下了火車,懶得改簽了,就3元不到的差價。
臨窗拍攝美景
車輪不熄
路入千山
山河萬裡
火車除了動車高鐵外基本都晚點。這次也一樣。晚了不到半小時,很幸運。出了站台,立刻就有出租車師傅上來拉客。我手機查看附近旅遊景點,發現古村落仁裡村離得不遠,時間來得及,此時14:36,打車來到了績溪縣瀛洲鄉仁裡村(别問為啥精确到分鐘,因為手機支付記錄裡明明白白),不打表,和司機師傅商量的,約6公裡,他要價20元,我揚了揚手機說公交直接到,他就說15元吧。成交。
績溪仁裡是個典型的徽州古村落,至今村裡還保留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築。
績溪仁裡依山傍水,文化積澱深厚,是古徽州名副其實的“程朱阙裡”。
曆史上績溪仁裡是徽商會集的水陸碼頭,聚财蓄氣,千丁萬竈,
素有“小小績溪縣,大大仁裡村”之說,系徽杭古道上的重鎮,
村内有古城門、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書院、
古碼頭、桃花古壩、古井等曆史遺存,
足可見績溪仁裡村在徽州曆史上的商業重鎮形象。同時,仁裡也是工部尚書看中的地方。
仁裡原是績溪耿姓的發源地。據《魚川耿氏宗譜》載,
南朝梁大同五年(539),
工部尚書耿源進、柱國鎮天大将軍(曾任杭州太守)衣錦還鄉途中,
因雅慕新安山水,與弟耿汝進遊曆于此。在梁安(績溪)仁裡,見其地山環水抱,風光旖旎,不惜輕棄生長裡居,遷至這裡,并取村名為“仁裡”。後來這裡成為程姓世居之村,故又名程裡。由于人口迅速膨脹,明末清初曾改稱大仁裡。仁裡程姓來自歙縣篁墩,一世祖為藥公,名藥一,字東升,為程忠壯公十八世孫。唐光化元年(898),被舉薦為金鄉縣尹,因羨慕仁裡一帶秀麗山水,于是舉家遷來定居。前村中還有石牌坊10餘座,以貞節牌坊居多,現僅存2座,其中以皇門公牌坊最為引人注目(現存遺迹)。據說,這一牌坊是為官至皇門侍郎(在皇帝身邊服務的官員)的村人所立。村中還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橫額上刻有“唐金鄉尹藥公墓道”。這是績溪現存唯一的文字完整的一座墓道坊,也是年代最為久遠的牌坊。(來自網絡)
很美的村落,少有人煙。
南瓜爬到了高高的樹上
肥沃的黑土,長勢喜人的蔬菜
此時河裡的水位很淺,我想,夏天雨季時一定河水一定更美!
岸邊新建房屋
白牆黛瓦
河面像是印象派油畫
在村裡轉了一圈,真的沒有見到超過二十人,遊客連我們也就五個。
村裡整潔有序
真想摘個嘗嘗
可惜樹太高
貓兒挺肥
此時此刻的野菊花開得正好
又見到紅彤彤的柿子,事事如意哦!
轉了一圈,回到了售票處。
再見,仁裡村。從這裡步行十多分鐘來到馬路上,乘公交車回縣城。
再見,仁裡村。步行至此,即到了公路。
在等候巴士期間遠攝美景。兩人4元車費便到了縣城,我立地搜尋離同學推薦的晚餐餐飲地績溪最有代表性的飯店“品悅”最近的旅店住宿,放下行李即去晚餐。到了飯店才知道原來該酒店是有住宿的,否則我直接訂在此地住宿了。
餐後,我們還興緻勃勃地參觀了列于酒店的徽菜介紹廳
之後,步行至旅館休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