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
什麼叫做少年感?
少年感不是18歲潔白的襯衫、淡淡的香皂味、光滑的臉蛋,平闆堅實的腹肌,牛仔褲闆鞋……
少年感完全有可能出現在普通瑣碎的中年男,一本正經的學者,嬉皮笑臉的胖子,優雅睿智的老人身上。
我講4個身邊的少年感故事。
01小灰灰,年少因互聯網技術成名,英年早富,不到30歲已經是2家雲計算公司的老闆,開着一個寶馬敞篷車,霸道總裁範。
有天他突然召喚我。見見,我就要出國了,放下一切重頭來過。
他這一切一般人放不下:董事長、高薪、健康又安逸生活——是普通人一輩子的追求目标。
那又為了啥?
他給我說了原因:他一直想當個好程序員,有天散步聽雷軍演講——雷軍也是年少成名的程序員,估計他倆私下較着勁兒——雷總語重心長地說:
“一個人走得比較快,但一群人才走得比較遠”。
他恍然大悟。
對啊,老子就是要走得比較快,又不要走那麼遠,為什麼非要捆着一群人呢?
他退出管理崗,給團隊分好股份,輕松得像退了個遊戲。
他開始在自己郊外的農場裡關門學習,重修MIT的數學和編程公開課,在Web3.0裡,重新做一個偉大的程序員。公司? 好像沒有過一樣。
順道說下他這個神奇農場,屋頂鋪滿太陽能電池闆,自帶發電機,有軍用餅幹,自動澆灌裝置噴灑菜園,隐秘引水道,能不出門維持很久。最後,有備用的無人機能飛起來(當然不太被允許),24小時監控四周。
為什麼搞這麼大陣仗啊?
他很自豪,因為當喪屍來臨,我這能獨立生存一個月。
這是小灰灰的少年感。
表面霸道總裁,時刻奪寶奇兵。
02林毅夫,經濟學家,北大教授,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
不過,他的朋友都叫他老林,不是林教授,林老師。隻有這個名字能透露出他身上的俠氣。
2004年,老林在北大主持經濟中心工作,老海是副頭頭。有天中午12點,老海開車進北大,車流擁堵。老海安靜等待,但前面有個車使勁按喇叭。
老海下去給人說,不要吵,午休時間需要安靜,噪音有負外部性。
前面那個鳥人是光華MBA,根本聽不進去,說喇叭就在我車上,我該怎麼按怎麼按。兩個人就吵了起來,一直吵到下午2點。
老林從西便門開車進來,一看好不熱鬧,二看是自己兄弟,趕緊加入戰團。
兩個人吵架,對方就逐漸不是對手了,于是說了一句很欠的話“北大教授有什麼了不起,有種你打我啊”。
老海想了想,忍住了。
但老林說:“我靠!還有這麼賤的要求!”,一拳揮向對方鼻子。
後三個人一起帶往燕園派出所。
這就是林毅夫的少年感。
穿上西裝上得國際場面,拉下領帶痛打臭不要臉
03老俞更好玩。
我兒童節問他,你童年夢想是什麼啊,現在如何實現啦,
就要過節了,你給大家說說。
我以為俞老師作為新東方創始人留學教父精神導師,總得來點勵志的絕望中尋找希望吧。
他秒回,說:
“我一農村孩子,童年夢想就是娶媳婦。
上完大學,娶了同學。已經圓滿了。”
我說,?! 我真發了哈。
老俞說,發吧。
我心裡想,妹的,新東方上市難道都隻是充值送的嗎?
老俞今天還在嘗試點新鮮事,快速變陣,大家包括我,一開始都有點心疼。
但是現在我懂了——他平和着呢——他的人生夢想大學畢業就實現了,後面帶的,都是驚喜。
這是老俞的少年感。
前半生風大浪大都走了過來
後半生更得,一浪接一浪。
04曉娅老師,我的精神導師之一,
更是個妙人。
她年輕時做的青春熱線,是國内第一條心理學熱線,國内心理咨詢師的發源地之一;然後和杜爽一起創辦了歌路營,在公益領域做出一番極宏大的事,退休以後去北師大講生死學,現在在做安甯療愈。自稱七旬斜杠老年。
這老年斜杠含金量很高,有着青年斜杠都難以置信的高産和熱情。
文字高産(一年出本書),視野高産(朋友圈轉發的文章質量之高,範圍之廣,404之多可知),玩兒的高産——我在朋友圈發我來長沙講課,她說她也在,趕來看五條人的線下演出;我發和家人在柏林玩的照片,她下面點評,哪裡哪裡風景不錯。
作為一個安甯療護病房志願者。 她也規劃好了自己的死亡。
她說,小時候我想成為一個天文學家,《十萬個為什麼》的天文學卷,天象廳裡模拟的神秘星空,拿着裝六節一号電池的大手電筒去認識北半球夏夜的星空,都讓我心醉神迷。
後來,命運把我送到了陝北的麥場上,我就躺在麥垛上尋找遊弋的人造衛星!
将來,我希望能把自己的骨灰做成MINI衛星,用火箭發向太空,我的家人和朋友用APP追蹤我四年,然後我就像流星一樣燃燒殆盡。
這樣的人生結尾真是太浪漫了!
曉娅老師從來不止于浪漫的想法,她認真的告訴我這件事在國内外的價格,會不會污染太空,該怎麼追蹤。
最後她說,我最希望的還不是流星,而是會被吸入黑洞,靈魂進入平行宇宙。為了配得上這趟旅程,我在修煉我自己的靈魂。
這是曉娅的少年感。
是玩轉生死的浪漫,是穿越一生的少年。
05說來說去,什麼又是少年感呢?
30的、40的,成年人能擁有的少年感?
對過去樂呵呵,對未來興沖沖;
不糾結成本,不糾纏爛人,做應做必做之事;
穿上西裝能裝B,拉下領帶能打架;
時而含笑半步癫,時而為你煮碗面。
少年的未來大于過去;
少年的可能大于成就;
少年的内心大于世界;
少年的有趣大于成功。
其實所有的成年人,
都曾經是少年,都曾有少年感。
希望你也還記得,
自己原來的樣子。
本文來自古典古少俠 (ID:gudian515),作者:古典
你最有少年感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留言區說說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