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兒多動症有什麼症狀

小兒多動症有什麼症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09:22:51

專家簡介:楊光,解放軍總醫院兒内科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小兒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指與同齡兒童相比,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例如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暫、不集中、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等,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煩惱的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一般來說,小兒活潑、好動甚至頑皮,都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有些家長一見到孩子上課有思想不集中、做小動作或作業敷衍了事、成績不佳等現象就認為很緊張,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統計結果表明,真正的多動症隻占其中的l/3,其他2/3的兒童都是屬于貪玩或者缺乏學習興趣,孩子頑皮好動與多動症有本質的區别。多動症患兒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注意障礙

為本病必備症狀,表現為分心、注意力渙散、不分主次。一般不能專心聽講,做事虎頭蛇尾,難以完成作業。主要表現為“主動注意”的缺失,即患兒不能主動将自身注意力有效的集中于某一目的及方向,比如不能認真聽課、不能認真傾聽别人對他的話語等,而對無關緊要的刺激給與過多的關注。做事不能堅持始終、草率粗心、難以按規則要求完成,常半途而廢或頻繁轉移興趣和注意力。

小兒多動症有什麼症狀(小兒多動症有哪些表現)1

2、活動過多

是本病的另一重要症狀,常在學齡前期或學齡期明顯。部分病例可在嬰兒期即有明顯的多動現象,但常難以判定。一般表現為在幼兒園或小學裡不能控制自己,坐立不穩,無目的活動增多。不守紀律,不聽話不合群。行為易沖動、唐突、冒失、過分的惡作劇,富于破壞性,不顧後果,做事欠考慮。對于自己感興趣的電視節目可以安靜片刻,但很快又會騷擾他人或無目的的多動。随年齡增長症狀逐漸減少,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從“多動症”的疾病名稱來片面理解,似乎所有的多動症病人都會表現出“多動”的症狀,故而家長常常難以為何自家孩子僅是上課走神、丢三落四而非上蹿下跳、四處亂爬也會被診斷為“多動症”,但是從實際上說,活動過多并不是小兒多動症患者的必備症狀,因此家長不能僅根據自己孩子未表現出多動從而否認多動症的存在,從而拖延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

3、沖動性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情緒易于波動,易激惹沖動、過度興奮、易受外界影響。缺乏自制力,任性、冒失,不耐挫折。幼稚,行為不考慮後果,易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事後不會吸取教訓。常在别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别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等。

4、學習成績不良

明顯的病例常伴有學習成績差,嚴重者表現學習困難。患兒智力大都正常,成績常低于其智力所應該達到的學業成績。主要是與注意力缺陷和缺少毅力有關。

5、心理障礙

多數患兒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由于多動成績差,易遭老師批評、同學或家長的反感或歧視,造成患兒退縮、回避、自卑。反之可表現為暴躁易怒、攻擊性行為及破壞性,兩者均會使患兒表現出社會适應能力差的狀态。

6、品行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0%~58%。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如辱罵、打傷同學、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搶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範及社會準則的行為,如說謊、逃學、離家出走、縱火、偷盜等。常由于患兒與正常群體格格不入被歧視而報複,或者由于多動成績差遭家長老師批評而産生逆反心理,抑或是由于行為沖動不計後果而誤入歧途導緻。

7、神經系統發育異常

患者的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如翻手、對指運動、系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左右分辨困難。少數患者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偏低等問題。

8、其他

少數患兒可有頭面部、軀幹或四肢的不自主運動,表現為擠眉弄眼、歪頭斜頸、聳肩扭胯等,或有吸吮手指等不良習慣。

小兒多動症有什麼症狀(小兒多動症有哪些表現)2

近50%的多動症患兒長大後多動現象消失,但仍有半數以上的患兒症狀持續存在,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沖動任性等,青年時可表現為學業荒廢、社會适應不良、情感幼稚、互相鬥毆等;成年後出現焦慮、人際關系緊張、社會經濟狀況不良等,危害極大。早發現、早治療是診療關鍵,發現孩子有上述症狀時應立刻去往正規醫院就診,并及早給予針對性治療,保障患兒健康成長。治療方案包括:

1、行為幹預:主要是從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方面來進行。

從家庭來說,要改善患兒的生存環境,改變不正确的教養、教育方式,為患兒提供舒适、友善的生活環境。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應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進行正确的心理輔導,不要讓患兒自認為是“問題兒童”。要關心、耐心地教導,對患兒的正确行為進行表揚,對不良行為進行批評,并要幫助孩子學會預期自己行為的後果,以達到控制沖動行為的目的。

從學校來說,老師占據幹預的主導地位,要和患兒進行良好的溝通,在教導學生對患兒行為不可歧視欺負的同時,不能因為他不聽話而過于批評也不可完全不管,應該,對小兒的不好的行為予以教育,對良好的行為給予鼓勵,并将教育與鼓勵結合起來,以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不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均可以進行行為訓練,即安排一定的程序訓練,使患兒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的動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可有效的控制患兒的多動行為;還可以進行感覺綜合訓練,即讓患兒參與一些與體育遊戲相結合的訓練,釋放患兒過多精力,提高其動作的協調能力,完善其大腦統合功能,使其能對外界刺激反應适度,提高其約束和調控自己行為的能力。

從社會來說,提高了大衆對多動症的認知才能避免對多動症患兒的進一步傷害,才能給多動症患者更多提升自我的空間。

2、藥物治療:對于輕度多動症的患兒可以用行為幹預予以糾正,但對中、重度多動症患兒,單用行為幹預的方法,收效不明顯,必須進行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利他林和右旋安非他命硫酸鹽。可以調節患兒體内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使患兒注意力集中,減少沖動。而采用藥物與食物混吃或調節劑量可以将副作用減至最低限度。

3、科學飲食:對于患了多動症的患兒,要進行正确的行為幹預和藥物治療,同時要合理搭配患兒的飲食結構。合理的膳食有助于患兒集中注意力、調控情緒、抑制沖動行為、提高對所遇問題的解決能力。要合理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一些必要的脂肪酸及含鐵、鋅、鎂等礦物質的食物,少吃“垃圾食品”。

總之,小兒多動症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關鍵是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預防就是要杜絕導緻多動症的因素,倡導優生優育。早期發現則是要密切觀察孩子行為,一旦發現注意力差、活動多等症狀立刻前往正規醫院檢查,進行早期診斷。治療方面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單一方面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以上幾個方面綜合進行,建立一個良好的支持性環境。對患兒的各個方面進行良性引導,不僅控制他們的注意缺陷、多動症狀,還要不斷改進其學業成績和技能,提高他們應對和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為患兒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