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7月7日)7日,太陽到達黃經105°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小暑六月節》: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小暑
太陽黃經105°,六月節
是月極熱,月初猶小,故謂之小暑。
“小暑金将伏”,伏天将至,暑熱如韓愈所說是“如坐深甑(zèng)遭蒸炊”。
“郁郁複郁郁,伏熱何時畢”,據中國天氣網,預計今年小暑節氣期間,我國華北、黃淮一帶氣溫将較常年同期偏高,南方依舊多強降雨,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也開始增多。
此時節清晨溽露飛甘,舒雲結慶;午後溽氣凝為雲山,又呼風喚雨,待雨彈光鞭過後,林梢簇簇紅霞滿。暑天的晚霞、星空、蟲鳴裡的不眠之夜,都别有一番趣味。不妨靜下心來,享受這專屬夏天的聲音,在炙烤中體會這夏三月的最後一月吧!
|小暑·三候|
小暑時節,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詩經•七月》描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時候,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
一候,溫風至
溫風是熱風,東漢王粲的《大暑賦》中有"熹潤土之溽暑,扇溫風而至興"之句,熹是炙、烤。
二候,蟋蟀居壁
後五日,蟋蟀生而還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飛,農曆七月後才出穴,活躍草叢間求偶,到八月天涼會聚到院中,令小院鳴聲鼎沸,天越涼離人越近。
三候,鷹始摯
再五日,鷹已經先感知到肅殺之氣将至,開始練習搏擊長空了。
|小暑·文物|
炎熱的夏天,我們通常會來一瓶冰鎮的冷飲解暑。其實,中國自古就有吃冰食的傳統:早在戰國時期,古人已會使用青銅冰鑒來冰酒了。這個最早的冰箱可謂是“美貌與智慧并重”,不僅外表精美,結構亦非常精巧。它由一個方鑒和一個方尊缶組成,尊缶裝酒,冰塊置于兩者之間的空位,這樣古人在夏天就可以喝到冰涼的酒水啦!
|小暑·詩詞|
▐小暑六月節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霭,階庭長綠苔。
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這首詩沒有用過多的描寫手法,隻是細緻描繪了小暑時節具有特點的景物,給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整首詩有一種淡淡的甯靜的感覺,詩人借夜晚安閑之景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苦熱(節選)
南宋·陸遊
萬瓦鱗鱗若火龍,
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
坐覺蒸炊釜甑中。
陸遊的這首詩形象生動的比喻表現出了小暑時節的炎熱天氣,而最後一句說好像身處蒸籠則讓人讀來頗有感同身受之意。
▐前調(小暑)
《明詞彙編》
返照射村斜。三兩人家。行行忽被暮雲遮。惆怅郭宗昨宿處,林滿歸鴉。
散绮細看霞。城鼓初撾。征塵飛上敝裘些。又早見蟾光升樹,映著蘆花。
詞人描寫了小暑時的鄉村景緻,清新、幹淨、自然。
小暑習俗
|三伏貼敷|
“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從小暑至立秋這段時間,稱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候。農曆六月為長夏,是萬物一年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人體的代謝能力也在此時達到頂峰,藥物的利用率也随之增高,故中醫有三伏貼敷的調養法。
|食 新|
舊時有小暑“食新”迎豐收的習俗。小暑過後,農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好飯後,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還可以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再搭配新上市的蔬菜。
|曬書晾衣|
民諺有雲:“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指衣服。六月六多在小暑前後,為一年中氣溫最高,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舊時,家家戶戶會選擇在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黴防蛀。
小暑養生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為祛暑熱,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早、晚食粥,午餐喝湯,日常多食新鮮果蔬,如小白菜、生菜、西瓜、香瓜、猕猴桃等清熱解暑的鮮蔬和鮮果。
此外,要注意補充水分。充分飲用涼開水,同時補充綠豆湯、酸梅湯或含電解質的飲料,必要時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特别是午後高溫時段進行戶外工作,如必須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采取防曬措施;
盛夏酷暑,很多人認為赤膊涼爽,其實并不盡然。專家表示,赤膊隻在皮膚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時才有利于散熱;當外界溫度超過37℃時,皮膚不但散熱功能減弱,反而會從外界吸收熱量。所以,盛夏時節應适當穿些棉質衣物,既隔熱,又可阻擋紫外線照射。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