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5日美聯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
将利率提高到0.75%~1%範圍。

同時,美聯儲宣布從6月1日起開始縮表!
那到底啥是縮表呢?

何止人想減肥,
現在連銀行都想減肥!

銀行縮表就相當于銀行減肥了。

縮表,縮的是“資産負債表”,是指銀行減少資産負債表規模的行為。
資産負債表我們以前說過,一般長成這樣:

資産負債表中,

所以要縮減資産負債表,
要麼減少負債,要麼減少所有者權益。

我們舉個例子。
我原來住一套大房子,裡面的家具有我自己的,也有借來的:

現在我要換一套小房子,放不了這麼多家具,
怎麼辦呢?

同樣道理,對于銀行來說,若需要縮減資産負債表,他們首選也會減少借來的資産,就是負債,通過還債來去杠杆。

對于銀行體系來講,有兩層不同維度的縮表:

下面我們分别來講一講。
/商業銀行的縮表/

好,那就先來讨論下為啥要縮表。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你說他們這麼有錢,那這個錢主要來自哪裡?

不是,主要是借來的。


商業銀行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來借款:
/1/ 問儲戶借
我們去銀行存款就相當于把錢借給銀行,銀行提供給我們利息。

/2/ 問金融機構借

借來的錢加大了商業銀行的杠杆,
況且借的總是要還的。

那要有孫老賴的本事啊……
否則都要還錢吧?

假設你的資産就是手裡的盤子,上層黃色的盤子是自己的,下層藍色的盤子是借來的。

這時候,刮來一陣大風,先把上層的盤子吹掉了。

自己的盤子吹掉了,最多就心疼一下。但若你借來的盤子太多……

這時候再起一陣大風,把别人的盤子吹掉了……

你就有可能被打了。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抗風險能力,負債不能太大,杠杆不能太高。
一家銀行積聚風險還好解決,要命的是,大家的錢還會互相借的。
一旦一家銀行負債過高,出現支付困難,很可能會形成連鎖反應。

問個老套的問題,
樹上有四隻銀行,被打下一隻,樹上還剩下幾隻?


回答正确!
這就類似多米諾骨牌效應,監管肯定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

所以要縮表,減少全行業負債,
大家互相借的錢少了,也就安全多了,降低系統性風險。

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到期用錢直接還債。


那就是另一種方式,變賣資産湊錢還債。


這會讓資金變得短時間内有些緊張,利率會上升。


縮表後,錢更貴了,銀行貸款審核也會更嚴格。
所以縮表産生的影響是全局性質的,而不是自己一家的事。

說完商業銀行縮表,我們再來說說另一層面的縮表。
/中央銀行的縮表/
央行的縮表和商業銀行的縮表有所不同。
央行的資産負債表長這樣:

央行資産負債表的邏輯為總資産=總負債。

對于央行來說,你說他們這麼有錢,那這個錢主要來自哪裡?

不是,主要是靠自己印的。




喂喂喂,你倆不要打岔!
我們繼續說,
央行可不是一般的商業銀行,央行管的是貨币印刷和發行,不幹吸儲的事。

央行的資産負債表是根據IMF的口徑來統計的,
且央行本身沒有股東,屬于非盈利性機構。
我們以美聯儲為例來說說央行縮表。

央行發行的紙币,這張紙本身不值錢,隻是印刷品而已,但國家信用賦予了它價值,所以我們現在使用的紙币叫“信用貨币”。

紙币其實就是一種債權證明,是一張特殊的欠條,是央行的負債。
所以央行的縮表要減少負債,這就相當于收回紙币,不再流通。



就這樣,
美聯儲通過賣出各類債券,或者縮減規模,把錢從市場上回收到倉庫裡封存,完成了縮表。

本次美聯儲宣布
縮減8.9萬億美元資産負債表規模,
從6月1日開始每月475億美元的步伐縮表,将在3個月内逐步提高縮表上限至每月950億美元。

美聯儲通過縮表,調節基礎貨币數量,是退出寬松措施的一種舉措,屬于緊縮政策。
首先,美聯儲為了縮表,抛售資産。
比如抛售債券,使得市面上債券變多,債券利率上升。

你想啊,市場上這麼多債券,若你利率不提高,誰買你的啊?

這就是供過于求導緻資産自身價格下跌,市場上對資産的收益率要價提高。
而且利率具有傳導性,整個市場利率都随之提高。

其次,美聯儲抛售資産回收了基礎貨币,使得市場上的美元總量變少,美元就更值錢了,對黃金、大宗商品都會産生影響。

錢少了,整個市場利率又上升了,
那麼股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預期。

但是,
本次美聯儲加息會議後,美股創下了44年來最大加息日漲幅!

市場預估美聯儲6月會加息75個基點,
但美聯儲主席表示,加息75個基點的激進方案不值得考慮。



這個預期管理,真是個好消息,
市場為之振奮。
我們是三折人生,想了解更多金融知識,請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