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須注明;嚴厲打擊抄襲,侵權必究)
TVB重頭劇《刑偵日記》現正在熱播中,自劇集播出以來,觀衆的反應可謂是十分熱烈,該劇在内地豆瓣的評分已超越8分,而在香港地區播出後的收視亦在持續上升,成績是有目共睹。
單看劇名《刑偵日記》,其實很多人一開始都以為這是一部單純的警匪劇,盡管是這樣,還是吸引了不少戲迷的引頸以待,畢竟這類型的題材劇集向來都是TVB的拿手好戲,而且近年港劇圈又再掀起卧底熱潮,基本上現時每一部港産警匪劇中,都或多或少會安排有卧底的戲份。
比如在早前剛大結局的《逆天奇案》中,雖然串聯全劇的是調查殺虎案,着重點是放在高科技破案,由男主角陳展鵬與飾演電腦黑客的馮盈盈一同查案,但這抽絲剝繭的過程中,編劇也不忘安排卧底插曲,
由一線小生楊明客串演出卧底警察,最後還不幸殉職了。
還有前年較為精彩的警匪劇《鐵探》,演員班底與《刑偵日記》有點相似,惠英紅、姜皓文與袁偉豪等主要演員都有份參演,三位實力戲骨同台飙戲,同樣讓劇集口碑收視大豐收!
在《鐵探》中飾演正義警察的是袁偉豪,為了查案奮不顧身;而飾演卧底的則是姜皓文,活在灰色地帶的他每日都在正義與人性之間掙紮;還有位高權重的「黑警」惠英紅,舉手投足的霸氣讓人不寒而栗;全劇圍繞三人在正邪之間的較量,上演一場場精彩搏鬥,讓人拍案叫絕。
那麼,《刑偵日記》又是一部怎樣的警匪劇?
資訊君的答案是:這是一部打破傳統、全員上演「神經病」的警匪劇。
很明顯,《刑偵日記》并非一部普通的警匪劇,查案隻是串聯起劇情人物的基礎鋪墊,劇集更想帶出的重要信息是:現代社會中人們已普遍存在「都市精神病」的現象。
所以,基本上這部劇中的幾位主要演員都或多或少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解離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餘光恐懼症等等,他們可以是任何人,包括警隊中的精英、單親媽媽、EQ極高的心理醫生等等,可見心理病已經不再是人們傳統觀念中,那讓人忌諱的「神經病」。
而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不同的病症及發病的因由,劇中每個患病的角色背後都必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悲慘故事,更甚是男主角14歲時已經因為童年陰影患上解離症。
作為劇迷追看《刑偵日記》至今,内心一直有一個問題不斷重複敲問:到底患有解離症的人,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首先了解,解離症即俗稱的多重人格,一個人在特定的環境(如精神刺激)下分離出與主人格不同的兩個或以上的人格。有學者認為,解離出來的人格是為了保護主人格,或代替主人格承受其不願意面對的痛苦,所以主人格不會擁有解離人格的記憶。
而回到劇情所見,男主角王浩信飾演的「馬特/葉勁峰/朱玑」,正是如此,他因為主人格「馬特」在14歲時親眼目睹母親下藥欲毒殺自己,結果嚴重的童年陰影讓他患上了解離症,并在不知不覺中衍生出了第二人格「葉勁峰」,來替代他承受不願意面對的家庭悲劇。
同年,患有精神病的母親離家出走,而主人格「馬特」亦一直在沉睡,直到17年之後,母親歸來一家團聚,主人格「馬特」突然蘇醒,但他卻完全沒有這17年期間的所有記憶,而他的記憶及智商亦隻停留在自己當年14歲時的階段,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觀劇後感,資訊君個人感受其實還頗多,首先不可否認,男主角的童年确實坎坷,父親抛妻棄子,自己還要親眼目睹母親想毒殺自己,那種打擊并非常人能夠想象,而在這種巨大的精神刺激之下,他成功解離出第二人格,去為他去承受一切不願意面對的痛苦,這到底是福是禍?
而在第二人格「葉勁峰」霸占身體的17年期間,一直誤以為自己才是主人格,而他又在巨大的精神刺激之下衍生出第三人格「朱玑」來為他排除萬難,這到底是福是禍?
有追劇的網友熱議關于解離症的一切說法,甚至有人希望喚醒自己的第二人格,其實是因為人都存在本能的逃避心理,希望在自己面對巨大痛苦時,能夠有人為自己承受這一切,資訊君理解為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自我保護機制,但别忘了,說到底,解離症始終是一種精神病。
網上流傳各種喚醒多重人格的「偏方」,資訊君認為均是無稽之談,毫無科學根據,而且更不贊同大家有這樣的想法,與其想着讓自己變成「精神病」去解離人格幫助自己逃避現實,倒不如學會正面問題,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法,這才是生而為人應有的擔當,對嗎?
《刑偵日記》真的是一部非常值得深究的劇集,讓我們可以從多方面更加了解不同的情緒問題,資訊君亦呼籲各位朋友,如果發現自己存在心理障礙及情緒困擾,理應積極面對,有必要可以求助醫生,配合治療,别讓情緒成為了人生的主宰。
責編:曾澤熙
#刑偵日記# #解離症# #娛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