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茶經中的茶道理論

茶經中的茶道理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57:06
中國茶

夫茶,靈草也。種之則利博,飲之則神清,上而王公貴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賤隸之所不可阙。誠生民日用之所資,國家課利之一助也。

泡茶本是一件簡單之事,簡單得隻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智慧的中國人借茶來表現禮節,節氣,意境,美學和思想。

茶道屬于東方文化,要靠個人憑借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雖然中國的茶道也講究諸多形式,但古代的茶家們卻又多重精神而輕形式,借形式而覓精神,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所以盡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餘年,但在《新華詞典》《辭海》等書中依然難尋蹤迹。

小杏将用11篇文章來簡單讨論中國的國粹——茶文化。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1.中國茶——茶文化與茶道簡述

2.喝茶如喝胡辣湯?中國茶——大唐及以前

3.茶也可以拉花?中國茶——大宋

4.泡茶法從元明才開始?中國茶——元明

5.到底是極盛還是衰落?中國茶——大清

6.茶有哪些分類?中國茶——六類與四季

7.茶有什麼分類?中國茶——散茶與團茶

8.繁複的茶具。中國茶——從材質分茶具

9.繁複的茶具。中國茶——茶具有哪些

9.表演一手?中國茶——茶藝

10.禮數要足。中國茶——茶禮

11.廉美和敬。中國茶——茶德

茶經中的茶道理論(茶藝茶道茶文化傻傻分不清)1

中國茶——茶文化與茶道簡述

01

茶曆史概述

相傳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但大多數學者認同顧炎武所言的,飲茶的傳統是秦統一巴蜀之後才傳播開來的。而從史料來看,到了漢代,中國人才真正地把茶當做一種飲料來使用。

最初,主流的飲茶方法是煮茶。何為煮茶?将餅茶成粉末,與蔥、姜、橘子等,一同放到鍋裡煮。煮出的茶成粥狀,飲時連佐料一起喝下,就像喝粥一樣。各位可以想象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這種方法一直延續到唐代。唐代茶聖陸羽将這種煮出來的茶湯直接貶斥為"溝渠間棄水"。但随着佛教傳入、道教興起,茶已經脫離作為飲食的物态形式,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宋朝對茶的加工方法和飲用方法達到了技術層面的頂峰。人們熟悉的抹茶,就是從宋的團茶演化出來的。宋人的點茶法,能把茶水的表面起出非常多的白色泡沫。技藝高超的點茶師可以在白色泡沫中作出飛鳥走獸或畫出一幅山水畫。至于我們現代人,用宋式熱茶做一杯拉花的卡布提諾也不是不可以嘛。

元明對茶的加工與使用可以說是返璞歸真了,當然你可以說是技術退化了。那個時候的文人逐漸轉型,對茶的追求從物質層面和技術層面轉而向精神層面,與茶相關的藝術作品層出不窮,深刻表達了對茶的精神追求。文人們還将儒釋道的文化思想,借茶表達之。泡茶法就是從這個時候興盛起來的。

清對茶的技術層面追求就更加退化了,宋與清相比,那就是天跟地的差别。但是清對茶的精神層面表達與宋相比,那也是天上跟地下。這個時候的茶也是真正實現的平民化,但凡家裡還不至于破産,都喝得起茶。

茶經中的茶道理論(茶藝茶道茶文化傻傻分不清)2

02

茶文化概述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常常将茶文化,茶道、茶德、茶藝混為一談。但是顯然,既然有不同的稱呼,那含義自然是有差别的。

茶文化是包羅萬象的,是總體的概念。茶道是在采茶、制茶、泡茶、品茶之中修行自己,提高自己的哲學深度。茶德是以廉、美、和、敬為代表的茶道精神。茶藝則是泡茶喝品茶的藝術,其中以泡茶為重點。

那麼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粗糙的講法:人們把泡茶和品茶技術化,規範化,藝術化形成茶藝;在品茶和泡茶中又産生了一定的道德規範,這就是茶德;當這樣的道德規範深入内心又與自己的人生感悟想結合,就走上了茶道;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又創造出了許多外部的社會規範,這就是茶禮;茶學家們有許多是文門墨客、藝術大家,所以就創造出了許多與茶相關的藝術作品來輔助茶道的修行;在這個過程中,儒釋道文化在茶中相遇并融合發展。以上所有在加上茶本身與種茶采茶手藝,制茶工藝,茶器具等就構成了統一的茶文化。

茶經中的茶道理論(茶藝茶道茶文化傻傻分不清)2

03

茶道與茶藝

有言,茶道興于唐,盛于宋明代,衰于清。又有言,茶藝,萌芽于唐,發揚于宋,改革于明,極盛于清。我想說,這裡的表述都不準确。

從茶的技藝來看,唐以前的煮茶法不忍直視,唐有茶聖陸羽劃時代創煎茶法,著有不朽《茶經》,茶興于唐是無争議。宋開創點茶法,團茶制作走向巅峰;明開創泡茶法,散茶制作達到極高水平:說盛于宋明也無争議。清的技法與唐宋明都不可相比,似乎唯有泡茶法下屬的功夫茶還可撐撐場面。這麼說,衰于清也是無争議的。那我為什麼說這句話表述不準确。是小杏胡編亂造,制造噱頭?

當然不是。小杏說了,是從茶的技藝來看,這句話是無争議的。但是茶道是行為與精神的統一,是走向修行的,所以包括但不限于茶藝、茶德以及與茶有關的文化創作。說茶道興于唐,盛于宋明代,衰于清,明顯是把茶道狹隘地理解為了茶藝。

那麼,茶藝,萌芽于唐,發揚于宋,改革于明,極盛于清。這句話也就不攻自破了。但是它其實也沒說錯,隻需要把"茶藝"兩字改成,茶的藝術,就對了。萌芽于唐,發揚于宋,無需多言。宋的技藝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雖然有不少文人們創作了許多茶的藝術,但是宋的茶文化都是偏向于物質的。元明改革,制茶工藝和茶藝的簡化,使更多的茶家對茶的追求朝向精神文化,所以自然就創作了許多的茶的藝術作品。清的經濟水平是封建王朝中最高的,品茶者直達底層黎民百姓。茶藝跟宋相比也是很LOW的,茶家們對茶的精神追求顯著多于清以前的朝代,創造有數不勝數的與茶相關的文化作品,故極盛于清。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成是茶道,萌芽于唐,發揚于宋,改革于明,極盛于清。因為曆代的茶家們就是逐步走向借茶修行自己的。

所以很巧的是,網上流傳的這兩句話,把開頭的"茶道"和"茶藝"位置互換,就正确了。

在杏樹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