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就沒深切理解過合群的根本核心,總覺得合群就是和其他人一樣,對于不合群的‘危害’,就是會被孤立,所以不合群需要一定的勇氣。
但隻要合群似乎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别人怎麼做,我壓住内心的不同,跟着一起做,别人怎麼說,我壓住内心的歧義,跟着一起做,如此的簡單,我便做到了合群。
沒人說我,也沒人孤立我。
人為什麼合群呢?如果我是旁觀者,對于不合群的人,我看到的會是什麼樣的場景呢?
這就要說到,前幾天我坐公交車出去,路程遙遠又無趣,還有些堵車,人比車快,我坐在最後四處望,窗外是和我平行的五個人,他們的速度很快,全都拿着烤餅,穿着夏日最簡單的大褲衩配跨欄背心,一路上嬉嬉笑笑,吃的特别開心。
也就在這時,我腦子裡突然出現了合群這兩個字。
假如這五個人裡,一人穿着背心褲衩吃着烤餅,其他四個人穿着西裝革履,臉上寫滿了嚴肅,甚至還帶着墨鏡,你說這場面突兀不?再反過來說,四個人穿着褲衩背心吃着烤餅,一個人穿着西裝革履,拿着公文包,走在最中央。
這畫面,不用過多描述,是不是怎麼看怎麼覺得不搭配。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什麼叫合群。就是要看起來和别人的‘格調’一樣,這樣才不會顯現出你的‘特别’,大家也就不會投來注目。
但實際上,對于穿西裝也好還是穿褲衩背心也好的本人來說,其實不會受到什麼實質的影響,畢竟我們看的是别人,不是自己。
也就是說,因你不合群而看你不順眼的始終是别人,你不過是穿了件自己想穿的衣服,吃了套自己想吃的烤餅。
如果大家都如此,就不突兀,隻要數量夠多,你就不會是不合群的那人。
這事就沒有什麼對和錯了,不過就是站錯了地兒。
其實,隻要你自己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又能把你怎樣?他們看到的是你格格不入的衣服和食物,而你感受到的是自己愛吃的烤餅和愛穿的褲衩背心。
舒服的是誰?是你自己。不舒服的是誰?是看到你覺得突兀無法忍耐的他們。
不合群這事,說起來好像是這個不想合群的人的事,但實際上難受的是其他看的人。
你隻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吃了想吃的東西,穿了想穿的衣服,換句話說,隻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那不永遠都是别人嗎?
這又說到了另一個問題,是什麼讓你不敢與衆不同。
比如你穿着心愛的褲衩背心,吃着烤餅,别人一個眼神過來,裡面全是嫌惡和不屑,你說你還吃得下去嗎?怎麼也得受點影響吧?所以那一刻,就覺得烤餅不香了,褲衩背心也沒有西裝革履好看了,于是你就覺得自己不合群了,下一秒就得被孤立吧?你開始多想了。
然後,你換上了西裝革履,扔掉了烤餅,變成了合群的人,大家就不朝你投來目光了,這下自在了,但你的烤餅沒了,快樂也沒了。
反過來一樣,你愛穿西裝革履,因為大家的目光和讨論,你隻能穿上褲衩背心,拿起烤餅,融入大家。
但細想你會發現,這裡面有個最大的問題:誰會有困擾?
你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困擾的不是自己,你不穿自己喜歡的衣服,開心的也不是觀衆。說來說去,其實還是自己的事,不做沒人損失,做了就是自己損失。
我們總是能看到真正不合群的人,他們會不會被圍觀,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他們穿着自己愛的衣服,吃着愛的烤餅,很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