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大詩人蘇轼有句詩,說:“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經過後代考證,蘇轼是嗜肉如命,無肉不歡的人,但如果肉和竹二選一,他會毫不遲疑選竹子,因為他不想變俗。
我也不想變俗,但是從上個月去醫院以來,閱讀計劃和寫作計劃都荒廢掉了。最近言行舉止和愛好漸漸庸俗化,喜歡家長裡短,沉浸于爽文不能自拔,堕落是肉眼可見的。
俗話說,“三天不讀書,智商輸給豬,三月不讀書,張口就爆粗”,這句話說得真對,話糙理不糙,人還是需要逼自己一把,聖賢書還是要讀起來鴨。
今天就分享幾首勸人多讀書的勵志詩,給重新啟程的自己加把油。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詩詞大意:
古代的人為了增長知識和本領不遺餘力去努力,這樣子從小時候拼命奮鬥到老年才能有所收獲。讀書獲取的知識總是很淺薄的,追求真理這條路, 是必須腳踏實地親自去踐行不可的。
拼命去努力,從小時候努力到老年,苟日新,日日新,持之以恒的努力,然後才能有所收獲,學問的事也算高深了。
勸學詩偶成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詩詞大意:
人很快就老了,但是學問的長進卻很難,一絲一毫的光陰都不能浪費。一輩子有多短?還沒察覺到池塘裡的春草在發芽,台階旁邊的梧桐樹已經被秋風吹響。
朱聖人,寫詩寫得真好,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對仗工整,意象富有詩情畫意,前後意思相互反襯,有種時空穿梭的錯覺,讓人切身體會到光陰消逝之快。真美!
勸學
唐·顔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詩詞大意:
夜三更屋裡的燈還亮着,五更雞一打鳴就馬上起床,這才是男孩子讀書時該有的作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起早貪黑學習,到了老年頭發都白了,才非常懊悔,因為讀書也來不及了。
觀書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詩詞大意:
我屋裡的書對我有很深的感情,像老朋友一樣,從早到晚,無論悲傷還是快樂,都是書卷陪着我。讀上一陣子聖賢書以後,神清目明,胸懷坦蕩,沒有一絲一毫陰暗的想法。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這是讀聖賢書的境界吧,是真的沉浸去了,比常說的“頰齒留香”更好了。
讀書有所見作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詩詞大意:
人的心性就像綠油油的小樹苗,隻有給它充足的營養才能茁壯成長。小樹苗需要清澈甘甜的泉水灌溉,人的心性需要大道理和聖賢道德來滋養。
一個人如果一天不讀書,心裡正面積極的想法就沒有了,一個月不讀書,頭腦就會發昏,對周圍的認知就會出問題,容易被蒙蔽。
贈别元十八協律六首唐·韓愈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詩詞大意:
讀書最怕讀幾本就下結論,思考大道理最怕想不透徹,但是讀了足夠多的書,懂了很多道理以後,最怕的就是不去向聖賢學習,學習了不改變自己不好的行為也沒什麼用。
雞湯說,懂得太多的道理也過不好這一生,韓愈給出了答案,要改變,付諸行動。我覺得要有個前提,你要确信你懂的道理是真理,而不是被洗腦,這個時代智商稅太多了。
憐愚詩明·宋應星
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
南思北想無安着,明鏡催人白發多。
詩詞大意:
宋應星是《天工開物》的作者,上過央視綜藝《典籍裡的中國》,他是個搞科研的讀書人,所以這首詩很通俗易懂。一個人做學問沒什麼成績就棄文從武,今天想去南邊,明天想去北邊,天天心無定性,不知不覺一輩子就過去了。
中國文明薪火相傳五六千年是有道理的,過去如沙似海一樣的人,每一個人都争分奪秒地奮鬥,這積聚的能量有多大?過去的好東西真多,這些優美的文字,隻讀讀就已經很美了。
美的東西那麼多,為什麼要關注醜呢?
結束語讀書是件幸福的事,心靈的疲憊被洗去,灰塵被吹走,傷痛被治愈。小雨點給你分享文字中的善與美。你的贊賞是我創作的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