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些天,有茶友來請教問題。
他說,他存的老白茶有一股怪味是怎麼回事?
本以為是常見的巧克力味、梅子味等,沒想到都不是。
他說,是一種酸酸的黴味。
若是白茶有黴味,隻能說明它受潮變質極其嚴重。
等看到茶友發來的圖片後,瞬間了然。
他存茶,隻用簡陋的塑料袋包裝一下,随意塞在紙箱裡。
紙箱也沒有封口,隻是虛掩一下。
像他這般存茶,想白茶不變質都難。
品質優秀的老白茶,都是用心存出來的。
若是不用心,輕則産生怪味,重則發黴變質。
對好茶而言,簡直是浪費。
《2》
白茶為什麼會發黴?
導緻白茶發黴最主要的原因是含水量嚴重超标。
正常來說,白茶的含水量要達到8.5%以下才算标準。
在含水量過多的情況下,會導緻白茶受潮變質嚴重而發黴。
含水量超标,可能是因為制茶工藝不佳。
白茶制作工藝十分簡樸,以萎凋 烘幹為主。
兩個步驟目的都一樣:将白茶内的水分排出體外。
萎凋時,需要将茶青及時地、薄薄地攤晾,使其水分盡快排出體内。
烘幹時,使用文火慢烘。
正常來說,制茶師傅們都會以一種溫柔的形式将白茶體内水分排出。
保證含水量達标的情況下,茶青内的養分又不會流失。
若是制茶工藝不佳,則會導緻白茶含水量超标。
像是萎凋時,沒有及時地、薄薄地攤晾白茶,隻是将白茶厚厚地堆在一起通風。
隻會導緻堆積在裡部的白茶沒有辦法将水分排出,大量殘留在體内。
制作出來的白茶因此含水量超标,在後續陳化過程中無論如何儲存,都極易受潮變質。
其體内水分會不斷與氧分子發生反應,嚴重時,就會導緻發黴。
白茶發黴也有可能是因為儲存不當。
許多人存白茶,就像開頭那位茶友那樣,隻用簡陋的包裝存茶。
但白茶的儲存講究密封。
若是沒有密封保存,會使空氣中的水汽進入包裝、攻入白茶内部,使白茶受潮變質。
等水汽徹底占據白茶内部之時,白茶的含水量也已經嚴重超标了。
此時的白茶,輕則産生怪味,重則發黴變質。
《3》
白茶發黴了洗洗能喝嗎?
之前有位過來咨詢的茶友,他的白茶也是存發黴了。
本想勸他直接丢掉,沒想到他仍不死心。
他問:“洗洗應該也能喝吧?”
呃,這個問題,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好比一個蘋果,放在那許久不吃,發黴長毛了。
這時候,就算是将它洗一洗,或是将發黴的那塊區域削掉,你會選擇吃嗎?
通常情況下,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直接丢掉,重新再削一個蘋果吧。
畢竟,發黴的東西,其内質也已經變質。
削掉或是清洗,都改變不了内質損壞的結果。
到了喝茶這裡,自然也一樣。
發黴的白茶,内含物質自然已經嚴重受損。
甚至還會産生一些看不到的細菌。
就算洗茶也于事無補。
洗茶,隻是單純地用水沖泡一次,再倒掉。
它不僅洗不掉黴味,也洗不掉變質而産生的細菌。
若是真将發黴的白茶洗了就喝,想必茶湯會有一股嚴重的異味。
原本的白茶香清甘活,黴變的白茶則帶着黴味、酸味,甚至會覺得口腔麻麻的、刺刺的。
不僅如此,黴變後的白茶,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細菌。
若是真将其喝進嘴裡,還不知道會對身體産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不僅喝不到風味俱佳的茶湯,還要面對拉肚子的風險。
所以黴變的白茶,不喝也罷。
就算是再昂貴的白茶,為了身體着想,還是丢了吧。
《4》
要想白茶不發黴,需要怎麼做?
在白茶品質優秀的前提下,需要正确保存白茶。
一款好茶,含水量合格的情況下,若是沒有正确儲存方法,在後續儲存過程中也會受潮發黴。
想要白茶儲存完好、不發黴,就要選擇保險的三層包裝法。
不能像開頭的茶友那樣,選擇簡陋的透明塑料袋。
透明塑料袋不避光,甚至有異味。
将白茶存放于此,不久就會受潮變質。
選擇鋁袋、食品級塑料袋、厚實的瓦楞紙箱将白茶進行層層包裝,才能給白茶的陳化提供一個較為安全的環境。
在包裝紙箱時,要做到“有縫必封”。
不能像開頭的茶友那般,隻是虛掩一下。
需要将縫隙處用膠帶封起來,做到真正的無孔不入。
如此,才不會給水汽可乘之機。
選對包裝後,要将白茶放在陰涼、避光、無異味、幹燥的地方儲存。
過程中要注意離牆離地存放。
像是南方回南天較多,牆面、地面時常會有水汽。
若是直接放在地上、靠在牆上,容易使水汽打濕箱面。
從而使存放在内部的白茶受到影響,發黴變質。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不頻繁開箱、不開箱透氣、不濕手取茶。
頻繁開箱會增加水汽進入包裝内的風險。
開箱透氣會給水汽可乘之機。
濕手取茶也會導緻水汽直接留在包裝内部。
以上三種做法,都會在無形之中加快白茶受潮變質,導緻其發黴變質。
當然,有條件的茶友可以偶爾給存茶房間開空調或抽濕機抽濕,給白茶一個最為舒心的存儲環境。
《5》
發黴的白茶,有弊無利,不能喝。
就算是洗茶後,也不能将其喝下口。
相信不少茶友選擇自己存白茶,是因為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存出好茶。
但是存白茶,得用正确的方式對待,才能存出好茶。
若是不細心存茶,隻會導緻白茶受潮變質,甚至發黴。
若是一款好茶,存得黴變的下場,豈不可惜?
所以,在存茶時,一定要細心對待才行。
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發酵=發黴,發酵過的茶才能長期存放?3個茶圈荒誕說法,别信了
邊上發黴的老白茶餅,能撬掉黴變的部分繼續喝嗎?掌櫃直言太大膽
過了保質期,沒有發黴變質的白茶、綠茶、紅茶還能喝嗎?
白茶保質期15年,為什麼有人才存了3年,就過期變質了?
做舊茶、劣質茶、變質茶,聽村姑陳的,這3種表現的白茶别再喝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