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國家為什麼要刺激汽車消費

國家為什麼要刺激汽車消費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9 16:54:47

國家為什麼要刺激汽車消費?· 概 要·自今年3月疫情散發以來,消費的恢複一直是經濟複蘇的薄弱環節,其中汽車消費是主要拖累今年上半年,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密集出台2022年6月22日,國常會指出,消費是當前推動經濟運行回歸正軌的重要發力點,要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近幾周,我國汽車銷量迎來較快修複那麼汽車消費刺激的作用會有多大?汽車消費能否延續高增長?本篇報告參考2009年、2015年刺激政策的效果,對此展開分析,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國家為什麼要刺激汽車消費?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國家為什麼要刺激汽車消費(汽車消費刺激作用有多大)1

國家為什麼要刺激汽車消費

· 概 要·

自今年3月疫情散發以來,消費的恢複一直是經濟複蘇的薄弱環節,其中汽車消費是主要拖累。今年上半年,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密集出台。2022年6月22日,國常會指出,消費是當前推動經濟運行回歸正軌的重要發力點,要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近幾周,我國汽車銷量迎來較快修複。那麼汽車消費刺激的作用會有多大?汽車消費能否延續高增長?本篇報告參考2009年、2015年刺激政策的效果,對此展開分析。

1 疫情短期沖擊:汽車供需承壓

今年 3 月以來,本土疫情發生頻次明顯增加,使得我國消費的下行壓力再度顯現。除了餐飲、住宿等接觸型行業遭遇沖擊,汽車消費的回落同樣值得關注。今年前 5 個月,限上單位的商品零售同比增速 -0.3% ,其中汽車增速為 -9.9% ,降幅明顯高于其他消費類型。其中, 3 月份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速由正轉負至 -7.5% ,并在 4 月進一步回落至 -31.6% , 5 月降幅雖有所收窄,但是仍對整體社零形成明顯拖累。

汽車零售快速回落,主因疫情對供需兩端的沖擊。在供給端,作為我國汽車工業的核心地區,吉林、上海的汽車産業在疫情蔓延之時運營受阻。而汽車生産的協同要求較高,兩地核心零部件生産、物流的中斷也使得其他地區供給受阻。 4 月全國汽車産量同比增速降至 -43.5% ,汽車制造業的工業增加值随之下降 31.8% ,降幅接近 2020 年 2 月的水平。

相比之下,我們認為需求不足的影響更為明顯,且修複相對較慢。 4 月汽車銷量同比下滑 47.6% ,創下近年新低。受此影響,汽車制造業的營業收入和存貨增速明顯分化,車企被動補庫。

産銷回落後,車企虧損問題不容忽視。今年 4 月汽車制造業虧損企業單位數為 5750 家,同比增長 30.4% ,相比 3 月提高 15.6 個百分點。步入 5 月,這一情況仍未緩解,虧損企業單位同比增速進一步升至 34% 。

值得一提的是,在權益市場,汽車闆塊的表現也與汽車零售的變化密切相關。随着汽車銷售額大幅回落, 4 月汽車行業指數(申萬)由 3 月的 5430.9 點降至 4923.6 點,同比下跌 8.9% 。步入 5 月,該指數雖有所上漲,但是同比降幅仍然達到 4% 。

不難發現,汽車市場需求收縮不僅對消費形成拖累,對工業生産的影響也較為明顯。鑒于此,今年 2 季度我國對汽車消費的刺激政策明顯加碼。 5 月 23 日,國常會提出放寬汽車限購,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 600 億元。 6 月 22 日,國常會強調,消費是經濟的主拉動力,是當前推動經濟運行回歸正軌的重要發力點,促消費政策能出盡出。要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并從二手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汽車平行進口等方面部署激勵措施。

2 曆史上的汽車刺激:作用有多大?

回看以往,我國曾在2009年、2015年兩次出台汽車消費刺激政策來提振内需。不過即使措施相似,效果不盡相同。

首先,汽車購置稅的減征對相關消費影響較大。2008年下半年,國際經濟危機蔓延後,我國汽車市場需求低迷,産銷回落。随後我國《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台,決定自2009年1月20日起,對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的車輛購置稅由之前的10%減按5%征收。之後減稅力度有所減弱,車輛購置稅稅率于2010年被調整為7.5%,并在之後恢複至原來水平。

2008年,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的銷量比重為63.4%。在新政實施後,這一比重在2009年升至71.1%,相比前一年提升7.7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居民對汽車性能的需求日益增長,使得1.6升至2升排量的乘用車比重的提升成為長期趨勢。然而,我們如果以未受政策影響的1.6升至2升排量乘用車為對照組,該類型汽車比重由2008年的24.1%降至18.7%。

2015年,伴随着内需回落,我國汽車市場表現疲弱,這使得相似的政策再度推行。自2015年10月1日起,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并分别于2017年、2018年及之後把這一稅率調整至7.5%和10%。從政策效果看,在2014年減征車型的銷量比重為67.7%,而随後的兩年該比重分别增至69.4%和73%。初步來看,盡管本輪政策對汽車銷售的推動仍較為明顯,但是效果不及之前。

接下來,我們進一步分析減征車輛購置稅政策效果的可持續性。2009 年上半年,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的銷量同比增速逐月攀升,并在下半年達到高位。全年來看,減征車輛購置稅的車型銷量增速高于其他車型,并且在優惠臨近退坡的階段更為明顯。但是優惠力度減弱後,減征車型的銷量增速的下滑也較為明顯,或與提前透支一定需求有關。在 2015 年第二輪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這一現象也再度顯現,并且對車市銷售整體的推動弱于首輪。

其次,汽車下鄉政策對車市的影響也值得關注。2008年《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50億元資金,自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對農民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将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财政補貼。政策實施後,微型客車銷量同比增速攀升,在2009年下半年同比增長1倍之多。

總體來說,2009年和2015年兩輪政策推動了汽車消費回暖,意味着減征車輛購置稅對車市的推動作用相對有效。進一步,首輪政策效果更為明顯。我們認為可能的原因在于,汽車消費的繁榮往往與居民總體需求擴張密切相關,而汽車優惠政策效果也受此影響。2009年我國地産銷售強勁和汽車消費的繁榮較為同步,随後地産需求高位回落,汽車銷售增速也快速下滑。2015年地産需求先行擴張,對下半年的汽車銷售形成支撐,并且加快汽車政策效果的釋放。

3 汽車消費:繁榮能否再現?

近幾年,汽車是我國消費市場的重要支撐。2021年全國汽車類商品零售額約4.4萬億元,占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的28.5%,在社零總額的比重達到9.9%。面對汽車消費市場下行壓力加大,近期穩汽車消費政策發力。

今年523日,國常會提出,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具體而言,對于購置期在2022年6月至12月期間,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622日,國常會強調,要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一是活躍二手車市場。對小型非營運二手車,8月1日起全面取消符合國五排放标準車的遷入限制,10月1日起汽車銷售企業申請辦理轉移登記時實行單獨簽注管理、核發臨時号牌。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考慮當前實際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年底到期後延期問題。破除新能源汽車市場地方保護。三是完善汽車平行進口政策,有序發展汽車融資租賃,支持停車場等建設。

我們認為,車購稅的減征是值得關注的亮點:一方面,減征力度較大。今年 600 億元的減征規模占去年車輛購置稅收入的比重約 17% 。另一方面,優惠範圍相比以往 “ 再擴大 ” 。 2021 年全國 2 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銷量比重達到 96.9% 。在新政實施首月,6月全國減征車輛109.7萬輛,減征車購稅71億元。其中, 1.6 升及以下排量、 1.6 升至 2.0 升排量的乘用車減征稅款占比分别約 48% 、 52% 。

随着穩消費政策發力,疊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短期汽車消費回暖。5 月份,乘用車市場的銷量環比增速大幅擡升,明顯高于近年同期。 6 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銷量為 222.2 萬輛,創下近年同期高點,同比增速由 5 月的 -1.4% 升至 41.2% 。相比之下,商用車的銷售仍較為低迷。不過,考慮到乘用車的銷量規模遠高于商用車, 6 月汽車總體銷量改善幅度仍較為明顯。此外,在銷售好轉後,汽車庫存壓力也開始減輕。 5 月以來,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高位回落,并在 6 月低于近年同期水平。

但是6月汽車消費的回暖,一個原因是針對乘用車的穩消費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疫情期間積壓的需求集中釋放。如果我們将 4-6 月的汽車消費放在一起看,盡管 6 月汽車消費高增長,但整個二季度汽車銷量同比增速仍在 -13% 。

後續刺激政策對汽車消費的提振作用有多大,我們一方面要考慮汽車行業的大周期。其實我國汽車消費的高點在 2017 年就已經達到, 2018 年開始就趨于下行。所以在 2020 年經濟下行壓力時,也曾刺激汽車消費,汽車下鄉政策再度回歸,補貼對象轉向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當時在地方政府落實補貼措施,車企實施車價優惠、 “ 三電終身質保 ” 等促銷政策後, 2020 年和 2021 年的下鄉車型累計銷售 142.6 萬輛。但 2020 年我國汽車總量消費增速為 -1.9% , 2021 年為 3.8% ,刺激作用明顯要小于 2009 、 2015 年的刺激作用,這和汽車消費的大周期下行可能存在較大關系。

另一方面,汽車作為一種耐用品,其消費情況和房地産周期、宏觀經濟周期也有較大關系。2009 年、 2015 年刺激汽車消費的效果明顯,但當時房地産消費、居民收入和财富、宏觀景氣程度都是改善的。而當前房地産消費的改善幅度有限,居民收入和财富受到影響,我們對後續總量汽車消費恢複的高度保持謹慎。根據中汽協的預計, 2022 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 2700 萬輛,同比增長 3% 左右。此外,對于汽車銷售的改善,還需持續關注後續疫情的演變。

4 更多關注結構:切分存量蛋糕

盡管總量的汽車消費或難現高增長,但可以關注汽車消費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在我國4579萬戶家庭的樣本中,擁有家用汽車的家庭共1908萬戶,占比約41.7%。其中城市、鄉村家庭分别為895萬戶、588萬戶。從價格看,10-20萬元的汽車更受青睐,擁有家庭達到814萬戶,其中城市家庭占比49.8%。相比之下,10萬元以内的汽車在鄉村更受歡迎,擁有家庭數目為304萬戶,比城市家庭數目高出17.7%。此外,對于20萬元以上的汽車,受衆群體主要是城市為主。

此外,結構上,新能源汽車或保持較高增勢。今年上半年,國内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 266.1 萬輛和 260 萬輛,同比均增長 1.2 倍,市場占有率達到 21.6% 。根據中汽協的預測,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56%以上。按照公安部的統計, 2022 年上半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 1657 萬輛,同比下降 11.43%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增長 100.26% ,創曆史新高。同時,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量占汽車新注冊登記量的 19.9% 。

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 1001 萬輛,占汽車總量的 3.23% 。根據《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 2021-2035 年)》,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這意味着接下來新能源汽車銷售有着較大的提升空間,在相對存量的蛋糕中,獲取更多的份額。

本文源自金融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