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醫聊超能團##清風計劃##常德頭條#
5月正值初夏時分,氣候宜人,讓人胃口大開。
近日,桃源70歲的李大媽一時興起,想煮點紅棗羹嘗嘗,誰知,一碗紅棗羹卻險釀大禍!
剛出鍋的紅棗羹,讓人垂涎欲滴!
正當一家人盡情享受美食的時候,李大媽突然感覺喉嚨一陣疼痛,趕緊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家人一看李大媽愣在那,都慌了起來:
“媽,您怎麼了?”
“奶奶,您說話啊,不要吓我”家裡的孫兒也吓哭了。
過了大約1分鐘,李大媽說,沒事,我好像把什麼東西吞下去了,脖子這裡有點疼痛,吞口水的時候疼得難受。
李大媽的兒子急了!“那還等什麼!咱們趕緊上醫院!”
大媽連忙揮手,去什麼醫院啦!沒事,吞口飯下去就好了,以前被魚刺卡到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不用大驚小怪。
一大口飯團下去後,疼痛、難受感依然沒有消失,甚至有加重的趨勢。
見此情景,兒子不容分說,急忙把李大媽送到了桃源縣中醫醫院外科就診。
醫生詳細詢問了病情,通過仔細查體,初步判斷為消化道内異物(棗核可能卡到了食管的第一狹窄處)。
通過急診CT,清晰地看到了棗核橫跨在食管第一狹窄處附近。
萬幸,棗核邊界清晰,沒有刺到血管和穿透周圍組織引起縱膈積氣、穿孔等等。
随即,内鏡中心副主任醫師陳浩為李大媽安排了急診無痛胃鏡下消化道内異物取出術。
醫生通過活檢鉗通道置入活檢鉗夾取異物,棗核取出的過程,并不十分容易。
夾取的力量、方向等都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事兒。
因為棗核的兩端都是比較尖銳鋒利的,稍有不慎,就會穿透食管壁導緻穿孔、大出血,緊急情況下就需要外科急診手術來幹預了。
還好,内鏡醫生憑借娴熟的技術,兩個回合,棗核被完整取出,創面也保護得很好,隻有黏膜輕微的損傷。
術後,麻醉中醒來的李大媽,試着吞了吞口水,疼痛感和哽噎感都沒了,頓時倍感輕松。
說沒想到一顆小小棗核,差點鬧出了大問題,幸虧來了醫院。
科普一下:
類似于棗核等其他(魚刺、禽類骨頭、牙簽、回形針、刀片)易損傷黏膜、血管而導緻穿孔等并發症的尖銳異物,應引起足夠重視,及時急診内鏡處理。
桃源縣中醫醫院消化内鏡中心能處理各種消化内、外科疾病及急診病例。
無痛電子胃鏡、無痛電子腸鏡的檢查早已全面開展數年,無痛胃腸下的息肉切除等微創手術及消化道早癌的篩查、無痛胃鏡腸鏡的體檢,已成為桃源縣中醫醫院外科的一大特色,為患者免去了傳統開刀手術帶來的損傷大、恢複慢、并發症多等困擾。
(編輯zebra。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桃源縣中醫醫院 餘迪亞 尹漢陽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了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