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戰友情最美語句

戰友情最美語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9 14:22:21

戰友美文】今天是母親節[玫瑰]祝母親們節日快樂[謝謝][玫瑰]

老領導戰友高緒平頗有情懷,記得我(郭 磊)去年刊發過他深情回憶英雄父親的紀實好文[贊][玫瑰][謝謝]

今天在母親節的日子裡,“古稀之年”的老領導提筆撰文——深情滿滿地懷念慈母[謝謝][心][作揖]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1

高宗如 攝制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2

胡彥偉 攝制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3

周朝榮 攝制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4

高緒平(金大莊人)制圖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5

周朝榮 書寫

《我那慈愛又辛勞的母親》

文/高緒平

媽媽叫賀繼訪,1921年陰曆9月14日,出生于牟平縣第四區秦村鄉(即現牟平區姜格莊鎮)雲溪村,距大莊村五裡路。她家裡很窮,要到這個村找媽媽的家,不用問别的,隻要問一下“窮八輩”住哪?村裡的大人、小孩都會告訴你們。因為我姥爺的綽号叫“窮八輩”,實名叫賀方梅。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6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7

姥爺在我的記憶中一點印象也沒有,聽哥哥說我們記事的時候他就不在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壓在姥姥一個人身上。沒法子,姥姥就帶着大舅、倆小舅、小姨,一路向東北要飯闖了“關東”。

媽媽是屬雞的,比父親少一歲。她小時候因為家裡窮,饑一頓,飽一頓的,就得了“饑飽痨”和“氣管炎”,一輩子氣喘籲籲,痛苦的樣子我們看了都難受。即便是這樣,她仍然任勞任怨、含辛茹苦、克勤克儉,操勞一生。她小時候就會繡花,且繡得非常漂亮。早先就在酒館村繡花廠專管驗貨,也就是現在的質量檢查員。記得姜格莊公社繡花廠,有個“撒花的”老吳,就願意撒花給她繡。這是因為她花兒繡得好,什麼扣眼的、鎖鼻的、拉網的、拔絲的、繡葉的、扭梗的,揍瓣的,那一樣也難不倒她,都繡得非常漂亮。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8

你可曾知道,繡花可不是個舒服的營生,她年年月月,春夏秋冬,起五更、睡半夜,每天盤着雙腿,趴在撐子上,一針一線地繡啊繡。“煤油燈”基本上成了她晚上繡花的“伴兒”,一輩子也不知她用了多少煤油,隻知道她每天晚上,幾乎都挑燈夜繡到深夜,睡下四、五個小時後,又要起來做一家人第二天的早飯了。反正,每天誰也不知她什麼時候睡下的,什麼時候又起來的。

母親為了騰出更多的時間繡花,就把我當成了她的“替手”,刷鍋、燒火都是我的事,那時候我已上小學了,每次放學回來,在鍋台前鋪着個蒲團、兩腿一盤,胯裡夾着弟弟,邊哄孩子邊燒火。媽媽把我當成了個“閨女”,好多家務活都叫我幹,多次給我許願:說等你張(娶)媳婦時,鋪的蓋的都是雙套。

老媽一輩子生了11個孩子,活了7個,死了4個(3女1男),我後面死了兩個妺妺,老四後面死了一個妺妺,那個男孩何時生又何時死的,現在誰也說不清楚了。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個叫“春榮”的妺妺,幾個月的時候就得病死了,媽媽叫我和她一起,到北場上弄了些杆草,将死去妺妺的屍體卷起來,送到高家茔,我用鐵鍁挖了個小坑,鏟了一些土掩埋了。當時,我看到媽媽的眼眶流淚了,她用手擦了幾下後走開了,老爹根本就沒有到位。回來的路上,我親眼看到了北邊的于家茔,幾條野狗在瘋狂地撕扯着,不知在吃誰家的“死孩子”,正吃紅了眼。我暗自猜想,也許過不多久,我死去的春榮妹妹,也會遭此厄運的!

養活這麼多的孩子,老媽要吃多少苦、遭多少罪、操多少心、受多少累,簡直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9

先說吃的吧,一家人基本上是以地瓜、玉米為主,小麥、大豆、高粱、小米等為輔。經常是:八印的大鍋裡,下面是鍋撐子,周圍擺了一圈地瓜,裡面放了一些切好了的蘿蔔片,蒸了些蝦醬(用蝦爬子磨的),是孩子們和老媽“就飯”用的。老爹就的,則是白菜葉裡蒸上一些刀魚“魚餌”。每逢過節包餃子也是兩樣面的,白面的一樣,地瓜面的一樣,老爹吃剩了,孩子們才能分上幾個。過年蒸“饽饽”也是兩樣的,除了幾個純白面的,這是老爹專享的,弟兄姊妹們有時能享用一片兩片!還有一種是“白加黑”,即皮是白面,裡面夾上地瓜面。這是孩子們節日的主食!老媽一直是吃“白加黑”的,和玉米糕加地瓜!最可笑得是,平時老媽熬上一大盆面湯,上面隻是漂了一點油花,弟兄們喝了一碗又一碗,直喝得彎不下腰了、飯快要竄到嗓子眼了,才肯罷休。媽媽隻能喝點湯湯水水!

再說穿的吧,平時的衣服全都是媽媽手工縫制的,内褲的沒有,外褲褲腰有三尺多寬,兩邊一搭,用布條腰帶一捆,真像個“小老頭”。過年還好,找村裡的裁縫做套新的,穿起來真高興的了不得。腳上的鞋子,都是媽媽用麻繩納的鞋底,再縫上個布鞋幫。一年下來,全家人穿多少雙鞋,媽媽就要縫多少雙。冬天來了,要不是老爹弄點豬皮,用麻繩給我們縫個“烏拉綁”,裡面弄些麥管草或稻草,腳跟那兒弄個“綁窩子”,穿将起來也挺暖和;要不就是爺爺給我們做個“呱哒”,用蘆葦做鞋幫,鞋底用木闆,上面加一層裡子,最後将鞋幫和鞋底縫合在一起,這就成了,一穿就是一冬。

家中用的也不值得一提。上中學以前,睡覺的炕上,從來就沒見過褥子是什麼樣子。老爹、老媽和我們一樣,睡在用蘆葦編成的席子上,同樣睡得很香、很甜。那時,農村裡的蚊子、蒼蠅挺多,家中也沒置得起一架蚊帳。說實在的,那時,在人們頭腦中根本就沒有什麼蚊帳的概念,誰也不知道什麼叫蚊帳,更沒想到用蚊帳能抵擋蚊子。有了蚊子,就到山裡弄一些“蒿子”,平時,将它扭成“蒿繩”,放在屋檐底下晾幹,晚上睡覺前,将門窗緊閉,用火點燃,靠煙薰火燎,将蚊子驅趕走。

後來,家中生活有了點長進,農村裡興起了“擋帳”,就是在炕前,将幾幅蚊帳布,固定在炕的前臉和頂棚上,窗上再安個紗窗,“擋帳”的安裝,基本解決了夜間蚊子叮人的問題。應該說,是我家生活的一大進步。

再後來,家裡生活富足了,媽媽又從村供銷社買來了蚊帳布,親手制作那種四邊都有蚊帳布、頂面為一般細軟布料的“蚊帳”,每一間睡覺的房内,都安上了一架。這一下,蚊子真是拿誰都沒了辦法。我一輩子也沒見老媽添置什麼家具,一直是一個大櫃,一個櫥桌,還有老爹的一個小錢櫃。後來,孩子們大了,都各奔東西了,才找人做了個飯櫥。不對,哥哥和我結婚時,還找人做了兩個櫥桌。

老爹和老媽一輩子掙的錢,除了一家人吃、喝、穿、用之外,大部分心血都用在蓋房子上了。他們一生蓋了兩棟新房:一棟在河南崖。那時候我還小,哥哥也不大。老爹每天起早,到距我家有四裡多路的雙林前村南,叫“劉家山”的石窩子裡推石頭,記得小車的架子和輪子,全是用木頭做的,人稱“地拱子車”,裝上三、四百斤後,小車壓得“吱吱”直叫,哥哥在前面拼命的拉着繩,一早上最少要推兩趟。這棟房子有正房、廂房,還有草鋪子、周圍一圈院牆,全是老爹一車車推回來的。他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出了多少力,我們說不請楚,恐怕他自己也說不明白。

老媽不也是如此嗎?蓋後面北沙邊那棟房子,我就是青年了,哥哥當兵走了,老三也大了,扒地基,向外推沙子,到石窩子推石頭,我幹了一些。不久,我就當兵去了,任務就全交給老三了。蓋房子用的瓦匠,是我村剛組建的瓦工隊。需用小工時,我的末婚妻業蓮,還去替我幹了10多天。那時,我們隻是定了親。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10

媽媽晚年的生活是幸福的。兒女們都很孝順。記不清是那年那月,她到過我所在的萊陽營房,也記不清她在那裡住了多少日子。我轉業到威海後,隔家更近了,她來的次數也就更多了。基本上每年都要來我這一次,願住多長時間就住多長時間。孝敬她的一些好吃的東西,她也不善推辭,給她吃她就吃。每次都過得很開心。

戰友情最美語句(高緒平母親節抒懷)11

1997年4月1日(陰曆2月24日)淩晨四時,媽媽因腦血管病不治離我們而去了。她享年77歲。老媽的死,傷透了全家人的心,兒女們,都輪番守在她的身邊,盡其各自的孝心。在她被病魔折磨得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天天都吃不好、睡不好,幾乎一天一趟乘車回家中探望,想盡辦法,也沒把她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真是讓人終生遺憾!

媽媽死的時候,她的七個子女、六個兒媳、一個女婿,全部到位,均守在她的身邊。幾個孫輩們,也來到了她的炕前。酒館村的大姨,也來到了她的面前。看着她那痛苦的樣子,我們又回天乏術,心中如同刀絞一般!

親愛的母親,眨眼之間您已離開我們已二十六年啦!您和我們的父親,雖然雙雙駕鶴西去,但您們卻永遠活在子女們的心中!将來如果我們都有來生的話,我們還是要做您們膝下的兒女!(寫于2022年5月8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