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今天,我們重發一篇過往比較受歡迎的文章《至少,要把自己刷新10遍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以下是這篇重發正文。
有不少同學問我,對每個人有什麼樣的建議?
好好休息。好好學習。
新的一年,我們依然會面臨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我們有強大的體力和心力面對環境,也需要有強大的認知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疫情在家期間,特别适合自己做一些輸入,計劃,總結。趁着這段時間,刷新升級自己的認知體系。
今天,我也和你分享一些思考。
— 1 —
什麼是認知體系?
有很多人說,未來的競争,很大程度是認知的競争。
一個人的認知體系越完整,越強大,就有機會走得越遠。
确實如此。
但是,到底什麼是認知體系?
認知體系,其實就是一套知識框架。當你有一套完整的知識框架,就不會人雲亦雲。
為什麼總有些人随波逐流,左右搖擺,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體系。今天聽到這個人說覺得對,明天聽到那個人說又覺得好。沒有分辨能力,隻好全部相信。甚至這些觀點,是完全矛盾的。
久而久之,自己的腦子就是一團漿糊,也失去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沒有知識框架,就像作戰時忘帶了地圖。不小心卷入了一場巷戰,噼裡啪啦打得熱鬧,但是打赢了嗎?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也不知道。什麼都沒有結果。
沒有知識框架的支撐,即使有再多的學習,也還是一堆碎片。
這也是為什麼我常常說,要在自己的心裡,種下一棵“認知之樹”。
有了認知之樹,你就知道哪些觀點可以挂在這棵樹的枝幹上,用來提升自己。哪些看法隻是嘩衆取寵,可以抛棄。
然後,你對于世界的看法,就會是完整的,連續的,自洽的。而不是碎片的,割裂的,點狀的。
接着,你才可以用自己的認知,用自己的知識框架,解釋很多問題,回答很多的疑惑,做出很好的選擇。
而構建自己的認知之樹,最基本的方法,是要先把樹根深深紮下去。
樹根,就是一些最基礎最基礎的道理和邏輯。這些道理,是公認的,是不言自明的,是盡量正确的。
然後,再一點點延伸開來,長出樹幹。最後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當大樹的根系紮得越深,大樹的枝葉生長速度越快,我們才會說這個人的認知體系越完整,認知水平越高。
聽起來有點抽象。我給你舉兩個具體的例子。
— 2 —
商業的基本“認知”
——時間維度
我和你分享,我自己對商業的基本認知。
這兩個基本的認知,是我思考和研究很多問題的起點。因為有了這些起點,我才可以不斷延伸,做更多深度的思考,總結更多的方法論。
比如第一個,時間。
時間,是流逝的,是動态的,是演化的。
世界會永遠變化。我們對未來要有預見性。思考任何問題,可以有很多維度,但一定不能少了時間的維度。
我想,這應該是一條共識。
看任何事情,隻要多了時間,就會有更完整的視角,就能看得比别人更透。
比如企業管理。企業是有生命周期的。
我越來越有一種感覺,很多所謂成功企業的管理方法論,隻不過是在過去高毛利下的瞎折騰。
因為處于創業期,創業期正在高速增長,掩蓋了一切問題。
最典型的事情是:一大批互聯網公司,竟然去向國企學習。學習怎麼經營企業。
過去我們認為,互聯網的管理是“超前管理”,所以每年都翻倍增長。
但實際上不是。隻是因為紅利期的增長,讓互聯網公司看起來不太需要管理,讓增長掩蓋了管理的瑕疵。
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一開始就用優秀的管理方法,可能會增長得更快。
所以,在創業期,最重要的方法論,其實是找準賽道,找對戰略。
我非常贊同雷軍說的一句話: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一開始踏準了機會,可能比什麼都重要。
但是到了第二階段的成熟期,就要比運營能力和管理效率了。
為什麼很多公司開始裁員了?
沒有紅利了,增長放慢了,不能燒錢了,成本太高了。
必須要為過去的傲慢和野蠻買單了。企業要買單,員工也要受連累跟着買單。
買完單,開始補課。
戰略流程化,流程工具化,管理必須變得越來越成熟。
否則,粗放的管理,無法讓企業生存下去。
到了第三階段,轉型期。
商業的環境會一直變化,有些公司的産品和服務,根本不再适合這個時代的用戶需求了。戰略和管理,都要變。尤其是戰略。
轉型,就是第二次創業。這時,戰略又變得很重要。如果找準戰略,轉型成功,企業會再獲新生,進入下一個成熟期,直到,再下一個轉型期的來臨。如果失敗,企業就會死亡。
而轉型期的企業,和創業期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包袱。過去的成功經驗,成功做法,可能都會變成阻礙。
怎麼辦?
隻有忘記,借用,和學習。
忘記過去的成功經驗。借用過去的一些資源,不至于從零開始。然後不斷學習,而不是固步自封。
所以,有些時候,判斷企業的好壞,我們首先可以從它的生命周期開始判斷。再判斷基本的方法論對不對。
如果這些都錯了,那可能就都全錯了。
如果你是自己做企業的,我也建議你有這樣的認知,一定要問自己:
1年後,3年後,5年後,我的企業會長成什麼樣子?
如果有挑戰,如果有東西會加速企業死亡,那麼到底是死于戰略,還是死于管理。
然後,早做準備。
因此,看待事物,有時間維度的人,通常是認知更高的人。因為不會拘泥于當下,眼光能放得更遠。
也許你隻要多看1步,你的認知就會超過很多很多人。真的。
— 3 —
商業的基本“認知”
——創造價值,傳遞價值
剛剛說的是管理,我再舉一個例子,關于經營、戰略方面。希望能幫你打開思路和認知。
創造價值,傳遞價值。
什麼意思?
我給很多企業做咨詢,做培訓的時候,會講到一個模型——企業價值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有三個部分。
最左邊,是從線下,到PC,到移動,到穿戴,到萬物互聯。
用一個關鍵詞來描述:連接。
越來越多的東西,被連接在一起。
有句話你一定知道:要緻富,先修路。
為什麼要修路?修路的本質,就是連接。就是把偏遠的生産單元,連接到交易網絡中。連接,是過去發生的事情,同樣也是未來的趨勢。
而中間的部分,是連接帶來的變化。
連接,讓距離縮短。距離縮短,讓信息對稱。
信息對稱,帶來了什麼?
這就是右邊的部分,把所有行業一切為二:創造價值,和傳遞價值。
海爾創造價值,蘇甯傳遞價值。上海大衆創造價值,4S店傳遞價值。藥廠創造價值,藥店傳遞價值。
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然後,就可以延伸出了自己的方法論,互聯網的加減法。
1,互聯網的減法,就是降維打擊了傳遞價值的部分。
具體來說,是提升了這三方面的效率:信息流,資金流,物流。
我們以前去商場買衣服,看看材質,價格,覺得不錯就試一下,這是信息流。試完覺得不錯,決定購買,老闆開單,我付錢,這是資金流。櫃台幫我打包好,遞到我手上,我拎走衣服回家,這是物流。
在線下,這三個過程幾乎是在一起的,過程很快。
但是互聯網,把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分開了。
比如說阿裡。淘寶,其實做的是信息流,展示的是商品信息。支付寶,做的是資金流。菜鳥,做的是物流。
當互聯網公司把這三個要素分開,就可以利用連接的優勢,分别大幅提高效率。
我們常說,現在的效率越來越高了,感覺越來越方便。這個“效率”,其實就是互聯網,一刀一刀砍下去,提高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效率。
從這個角度看,你就能明白,很多公司的創業方向到底是什麼。而且能看懂他們是怎麼做的。
2,說完了傳遞價值的減法,那創造價值的加法呢?
你想想,當傳遞價值的環節縮短,用戶和企業之間的距離也就縮短了。這意味着,用戶的需求可以反饋到企業。企業,也能更好地服務。
怎麼服務?
功能、體驗、個性化。
比如說,我很喜歡吃小龍蝦。
每次都能吃飽,這是功能價值。但是,如果不僅能吃飽,餐廳裝修得還很好,服務也很好,我的用餐體驗就會更好。而且,如果餐廳還能記住我每次喜歡吃什麼,記住我喜歡坐哪裡,那我就更開心了,這是個性化的服務。
再比如說,我經常住酒店。
酒店裡有一張床,讓我能休息,這是功能。但是,如果還有軟的硬的兩款枕頭讓我選,還有免費早餐,健身房,遊泳池可以提供,那我會住得更舒服,這是體驗。但是,有一次,我入住房間,房間書桌上,放着一本《金融時報》,翻開到采訪我的那一頁,我被感動了,這是真正的個性化。
傳遞價值的減法,讓效率提高,創造價值的加法,讓服務更好,兩者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用戶價值。
我想說的是,這就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一種認知體系。
認知體系越完整,思考就越全面,也越有章法。相應的,你做的事情,就可能比别人好一點點。
但這好的一點點,在真實的商業世界裡,可能就是搶跑一大段。你一點點的認知優勢,都會被無限放大。
— 4 —
兩個建議
那麼,最重要的問題來了,我們到底要如何提升和刷新自己的認知體系?
我有兩個建議。
第一,建構和打碎自己。
有一些人,是根本沒有自己的認知體系的。對于世界的看法,常常是一團漿糊,或者十分矛盾。
怎麼辦?先建構自己的認知體系。
我建議你,可以從自己工作的領域開始。
從工作領域開始的原因,很簡單。這會讓你更有動力。你對工作搞得越明白,你的生活就會變得越好。
看20本和工作有關的書吧。梳理出你認為的最重要的3-5條原則。
這些原則,應該成為你工作的思考方向和行動指南。
然後,做筆記,輸出,親身嘗試。在真實場景中驗證和叠代。
你會發現,哪些原則是有效的,哪些原則是脆弱的。
這個過程,你可能會懷疑自己,但是不要擔心。這是提升認知必須經曆的過程。
建構,打碎,再重構。
幾個來回之後,你的認知體系,就會越來越完整,堅硬,有效。
樹根,越紮越深。枝幹,越長越快。
慢慢地,你就可以從工作領域延伸出去,對越來越多事情,形成自己的認知。
第二,再忙,也要保持成長。
這句話,聽起來像句廢話。但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第一條是讓你有提升的能力,那麼第二條就是讓你保持提升的意願。
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為很多人嘴上說自己要成長,但事實上非常抗拒。所以,你更要逼着自己,思考,奔跑。
最近我剛剛和公司每位員工做完了年度考核,和制定新一年的計劃。
在新年計劃裡,我讓每一個人,都一定要有一條“個人成長”的目标。這一條目标,我不會考核,我隻是希望讓大家知道,再忙,也要讓自己保持成長。
所以,他們在得到學習的課程,我可以報銷一半。
如果他們想要其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我也會盡量提供和滿足。
我們應該對自己有期待,應該對成長有渴望。
同樣,我對自己也是這樣的要求。
我告訴自己,2022年,我要快起來,也要慢下來。
10個快月,2個慢月。一個慢月,是春節,不幹活,隻大量輸入,梳理知識體系;另一個慢月,是國慶,不幹活,隻大量輸出,準備年度演講。另外10個月,拼命奔跑。
所以,馬上我就迎來自己的第一個慢月了。
我要拼命學習,拼命刷新自己。
希望你也是。不要浪費這段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