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直接發說說到朋友圈

怎麼直接發說說到朋友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43:34

朋友圈、QQ說說和微博它們的發文字消息功能有什麼差異?本文主要從這個方面來着重分析它們的差異,一起來看看~

怎麼直接發說說到朋友圈(發文字消息功能的差異分析)1

現在主流的社交平台有三個:微信、QQ和新浪微博。三個平台都可以發文字消息,但是三者發文字消息的體驗卻有細微差異。

  • QQ可以定時發送、發送後24小時候删除;
  • 微博可以添加話題、添加照片。
  • 但是微信卻沒有這些複雜的功能。

那是什麼造成了三者功能和體驗上的差異呢?

三種産品發布純文字消息時具體有哪些差異?

怎麼直接發說說到朋友圈(發文字消息功能的差異分析)2

三個平台發文字消息的功能截圖:

怎麼直接發說說到朋友圈(發文字消息功能的差異分析)3

由上圖可見,微信隻支持了一些最基本的功能,QQ支持了最豐富的功能。我認為造成這些不同的兩個核心原因是:三者在對應的産品中,解決的問題不同,導緻産品設計的思路不同。

三個産品之間的本質區别在于關系鍊不同,關系鍊不同導緻【社交信用】在産品中的重要程度不同。

三款産品相同點分析

  1. 三者都有關系鍊,所以都會涉及到提醒XX看的功能。但是由于關系鍊不同,所以在細節上會有細微不同:朋友圈、QQ空間的回複深度是二級,直接評論内容,目的是快速溝通,提醒xx看的時候隻需要讓他知道就好了;微博的回複深度是三級,可以轉發再評論,目的是傳播話題,提醒xx看的場景未必是真的提醒他看,很多時候隻是為了表達【跟他相關】。
  2. 三者都有社交,都會基于LBS。LBS是移動互聯網時期很好的“添加朋友”的入口,方便快速添加朋友,形成關系。

發文字朋友圈功能分析

(1)朋友圈解決“話題”的問題

我們每天發朋友圈的時候,微信好友是能看到的。也許他跟你沒有太多共同話題,但他至少可以點個贊表示存在,甚至可能發現“三角好友關系”。

所以朋友圈不需要做“匿名發送”的功能。

(2)微信是強關系鍊

你發的朋友圈,隻要你的好友能評論/點贊;你好友的評論/點贊,隻有你們的共同好友能看到。有一個概念叫社交信用:社交信用,用于表征一個人在社交圈中的影響力。

舉個例子:你某個阿姨要你幫忙去給她兒子的幼兒園老師投票,這就會消耗她的“社交信用”,因為前幾次你可能還會幫忙,到後面根本就不理了。

移情到朋友圈的場景上,如果你每天晚上12點發一個加班照片,老闆可能覺得你工作好辛苦啊巴拉巴拉,但是這個照片其實是存在“欺騙”的,也會降低你的社交信用;同理“發送後24小時删除”也是一樣的。

同理,微信的關系鍊中也不存在“大家針對于一個話題讨論”,可能撕逼撕着撕着發現對方是你好友的好友,這就很尴尬。

(3)簡潔至上

用于微信已經是“國民應用”,微信面向更廣泛的人群,極簡是其重要的原則。且“發文字消息”屬于微信實驗室内測功能,所以需要跟發照片/視頻的功能獨立開。所以不會存在“修改内容樣式”、“添加照片/視頻”的功能。

發文字QQ說說功能分析

(1)QQ空間解決“表達”的問題

分享生活,留住感動,QQ空間對标的産品是新浪博客。QQ空間解決用戶表達自己内心、分享自己生活的需求,QQ說說是便于用戶快速表達自己的工具。所以會做各種功能,幫助用戶去表達自己——加标簽、加話題等。

(2)QQ是弱關系鍊

QQ的用戶群體是年輕,且關系鍊較弱,體現在——可以通過搜索群名稱加入某個群、說說的評論任何人都能看到等。QQ加好友的方式比微信多太多了,所以關系鍊自然就弱得多,所以對于社交信用也就不是特别看重,所以就可以做很多好玩的功能——定時發送(也滿足營銷号的需求)、24小時删除等。

同時QQ空間也是很重要的豐富關系鍊的入口(說白了就是在QQ空間中加好友),所以說說會支持添加話題(方便加好友)、添加标簽(方便加好友)等功能。

而“照片、視頻”肯定比純文字消息更吸引人去評論、點贊等,所以QQ說說會引導用戶在發說說時添加照片/視頻,甚至用了小紅點提醒。

雖然QQ是弱關系鍊,但是畢竟不是無關系鍊。大家還是有一點社交壓力,同樣為了釋放這種壓力,QQ說說做了秘密的功能。在弱社交關系中,既能讓用戶表達一些負能量或gossip,也能讓發秘密的人沒有什麼壓力,畢竟很難猜到是誰發的~

(3)QQ:樂在溝通。

因為QQ主打年輕人的場景,所以好玩是一個很重要的點(而微信是簡潔),比如:厘米秀、QQ紅包的皮膚等。秘密功能也是同理,讓溝通變得更好玩。同時通過添加話題等功能,讓溝通次數多起來、好玩起來。

發文字微博功能分析

1. 微博解決“獲取信息”的問題

微博最開始是要解決發博客成本太高的問題: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用戶碎片化時間如何高效利用?

140字,在手機上快速發一個微博,快速分享内容。

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現在微博主要在解決”獲取信息“的問題。微博已經成為新聞的第一時間發布的媒介,同時通過微博的算法,把内容快速精準分發。

所以,發微博功能聚焦在讨論上,讨論某一熱點新聞或話題(話題甚至會升級為超級話題)。所以在發微博時,一個很核心的功能就是添加話題(超級話題)。“話題”,承載了微博的關系鍊(一個大V的一條微博本身就可以定義為一條話題)。

同時為了滿足發長文章的需求,微博做了“頭條文章”功能。

“發布後24小時删除”的功能,與微博的核心價值不太相關,所以感覺不是一個優先級特别高的東西。

2. 微博是金字塔形的關系鍊

現在關于微博的論文中,最多的就是“意見領袖”分析。用戶關系鍊呈現金字塔形、内容鍊也呈現金字塔形,衆多一般用戶,follow少數意見領袖,大家讨論的話題,集中在頭部話題。

也基于這個原因,在發微博的時候用戶就可以添加話題和超話。

3. 微博:随時随地發現新鮮事

所以微博做了一些流量分發,讓“新鮮事”更飽滿,微博做了加照片、生成短連接(占位小)的功能,方便用戶打開照片或跳轉到H5查看詳情。

基于“新鮮”,微博沒有做定時發送的功能。

小結

綜上,大家可以看見,由于背後的産品邏輯和用戶群體不同,三個功能雖然都是發文字消息,但是解決的問題卻不同。

所以在考慮用戶體驗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用戶是誰?用戶在什麼場景下遇到什麼問題?現在是怎麼解決的?我的功能如何比别人更好的解決了?

切忌盲目抄襲,抄襲要抄到精髓。

作者:破局,體驗實驗室(ID:exlab),每天分享精緻的用戶體驗。

本文由 @破局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