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如今素質教育成為了中小學開設課程的“核心要素”,但在學曆内卷的大背景下,家長也不甘心讓孩子真正在義務教育階段徹底“躺平”,享受完全快樂的童年。
畢竟作為在職場中混迹多的打工人,家長們深知學曆這塊“敲門磚”的重要意義,更不用說“5:5分流”、“高考分流”就擺在眼前,同學們稍微落後半步,就會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因此,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環境與師資力量,父母們可謂是“用心良苦”,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凡是有選擇空間的教育階段,家長都會仔細權衡利弊。
在公立與私立之間,家長總是猶豫不決衆所周知,自帶公益性質的公立院校,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主要載體。
一方面,它的存在保證了适齡學生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解決了偏遠地區學子上學難的困境,讓大家有機會站在同一個平台上進行競争,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另一方面,公立學校的教學大綱,主要受國家教育部門把控,能夠根據社會發展方向,為各行各業培養出合适的人才。因此,不管是教學資源還是在政策傾斜方面,公立學校肯定是具有優勢的。
那麼私立學校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在大多數地區,私立學校都是公立院校的補充,幫助公立學校“消化”那些适齡學苗,給予成績不算優異的同學一個進入校園就讀的機會。
但随着資本的介入,私立學校盈利的特質逐漸凸顯,甚至部分城市的私立學校為了打響名号,提高自己的“升學率”,不惜花費重金去公立學校“挖牆腳”,通過提前招生的方式,用各種優惠政策進行“掐尖招生”。
長此以往,私立學校不光形成了地域壟斷,還與當地的公立學校“平起平坐”,破壞了學生接受教育的公平性,也讓家長在選擇院校時格外糾結。
那麼公立和私立學校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事實上,高昂的學費隻占其中一,家長還是要權衡利弊後再做決定。
畢業以後才懂得,公立和私立學校的區别在3方面很明顯在許多家長的認知裡,兩類院校的差異主要就集中在“學費”上,但其實從過來人的視角回看校園教育的話,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許多不同之處。
【區别一】:教學側重點不同
公辦學校的教師大多具備編制,哪怕有部分老師屬于“聘任上崗”,可本質上還是屬于為國家服務的“打工人”。
因此,公立在編老師的教學方式與課程規劃上,一切會按照教育發布的文件以及年級主任的安排來進行,主要教學側重點當然也更偏向于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素質教育。
而私立學校的教學側重點則截然不同,老師的關注度主要在提分上,教學進度也普遍比較快,同學們每天不是在寫卷紙,就是在題海中暢遊,學業壓力自然會比公辦要大一些。
【區别二】:老師的流動性存在差異
不可否認,“名師 優質學苗”的組合确實容易創造奇迹。
但比起事業編制穩定,私立學校的教師需要顧慮的問題會更多。這類教師的工資構成主要是靠KPI績效,如果教學任務不達标,薪資就會出現下跌,而且個别學校屬于寄宿制,老師有時還得24小時在校園内待命。
年輕的時候熬一熬也還好說,等到教師年紀一大,雖然教學經驗上來了,可身體卻有些接受不了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所以人員流動性方面也要比公辦學校大一些,但這對學生來說就不是什麼好消息了。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才會有同學表示:幸虧當初自己沒選錯。
【區别三】:延時服務落地後,私立學校更具備經驗
其實在延時服務出現之前,部分私立學校由于對學生管束比較嚴格,所以早早就開設了相關的課後服務,隻不過内容主要體現在教師答疑、拓展練習等方面。
但公立學校卻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在“5 2延時服務”落地之處,就會顯得格外慌亂,甚至連服務内容都出現了短時間的茫然。
所以對于家長來說,進入私立學校後基本不用再進行全方位的補習,隻要根據遺漏科目進行專項學習即可,而公立學校則需要在服務結束後,繼續帶學生外出上輔導班。
不管是選擇哪種學校,“适合”才是最關鍵的綜合來看,公立也好私立也罷,其實兩者都各有千秋,而具體該如何選擇,還需要家長根據學生的個人意願、抗壓能力、自己的家庭情況以及對未來發展的規劃來決定。
畢竟學校的教學實力普遍存在地域性差異,并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有衡水系高校這樣以高升學率、半軍事化管理聞名的教學群體。
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們如果内心比較傾向于私立學校,那麼在選擇之前還是要着重了解一下該校的相關信息,多向過來人打探一下院校的口碑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