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又漲價了,因為能抓的蛙越來越少了。
這兩天主流飼料廠的牛蛙收購價格都漲到了16元/斤,個别漲價漲到了16.5元/斤,有的開價還要高,目的隻有一個,搶貨。
也有的人說,非主流的價格,有的時候開出來就是為了攪局,一般是不太有名的飼料廠,為了“吸流量”有意開出高一點的價格,“事實上哪怕有飼料廠開出再高的價格,也隻是收購用這個牌子飼料的蛙,至于說最終按照這個價格收了多少斤,也沒人知道。牛蛙市場的套路很深”。
和4月初相比,現在的價格又最少漲了2塊錢,手裡有蛙的養殖戶一張棚又要多賣幾萬塊,其中的暴利不用多說。而由于短時間也沒什麼新蛙上市,估計未來仍然有上漲的空間,“快的話估計在6月下旬7月份開始有新蛙陸陸續續上市,在此之前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價格上漲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波牛蛙漲價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各個主産區缺貨,廣東福建江西安徽廣西湖南等地存量都很少,水産養殖網了解到,目前養殖戶手頭僅有的蛙規格也總體偏小,“規格小了,哪怕是16塊的價格,養殖戶也不會賣蛙的,所以現在抓蛙就像沒頭蒼蠅一樣,東抓抓西抓抓,很亂,價格又高又亂”。
另一方面是五一要臨近了,市場需求慢慢增加,終端備貨需求增加,“現在國内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小了,每到周末的時候,市場消費量就比較可觀,五一放假5天,這對牛蛙的消費刺激肯定會更大,這也是産區養殖戶坐等漲價的一個主要因素,有人甚至指望短時間能突破20塊大關”。
一斤牛蛙收購價16塊錢是什麼概念?如果按照養殖成本6塊錢計算,一畝産量按照2-3萬斤計算,一畝的純利潤就在20-30萬。而往往産量越高的人,均攤下來的成本會比正常水平更低,所以現在手裡有蛙的、産量又很高的養殖戶,一畝賺30萬以上真不是漫天胡吹,隻是這些人屬于金字塔尖上的,占比很低。但現在的行情一畝賺20萬應該是不難的,這個利潤放在整個水産養殖業,也是非常吓人的。
牛蛙給人的感覺一直就是很暴利,但所謂的暴利也是承擔了巨大的風險。從水産養殖網追蹤牛蛙多年的經驗來看,牛蛙養殖有非常突出的三大風險。
未來牛蛙的漲價趨勢會是什麼樣的?會一直上漲嗎?還是呈現漲一點跌一點然後再漲一點的趨勢?水産養殖網從幾個大的水産市場了解到,過去的幾年漲價過程中,極少有一路上漲、一飛沖天的情況,“絕大多數都是漲一波價格,然後緩一緩漲價,價格穩幾天,甚至掉幾天,然後再繼續漲,未來漲價很可能也是這個走勢”。
随着離五一越來越近,牛蛙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總體的供需格局已經非常明朗了,現在的價格哪怕停在16塊不漲了,養殖戶都不會賣蛙的,“蛙農的胃口已經被吊起來了,而且信息越來越透明,很難再去抓到便宜的蛙了,收購商隻有提價收,至少先把五一撐過去再說”。一些收購商的言外之意,五一之前肯定繼續漲,五一之後又很大概率跌價。
不過蛙友們可以放心的是,哪怕五一後跌價,也隻是“節後三天跌”的習慣性規律,肯定不會持續跌得很厲害,“隻要牛蛙沒有問題,一旦跌得太狠了,蛙農就不會賣了”。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的價格已經漲得很高了,漲價之後終端采購的壓力在增加,“如果不是五一這個關口,漲到一定程度就肯定漲不上去了,所以也不排除五一過後蛙價會稍微緩一緩,等市場慢慢适應了之後再次上漲”。
蛙價上漲,所有人都高興嗎?首先流通商壓力非常大,收蛙的價格高了,但供貨給采購商的價格不一定同步上漲,一旦漲得很厲害,流通商的利潤會被壓縮,“而且一旦有了損耗,流通商的壓力就更大了,價格便宜的時候死點蛙無所謂,價格太貴還有死蛙的話,壓力就更大了”。
其次漲價也并不能讓所有的養殖戶都高興,手裡有蛙的養殖戶當然高興了,但是對于有經驗、手裡暫時沒有蛙的蛙農來說,漲價太瘋帶來的潛在危害非常大,“很多外行人不知道情況,看到價格瘋漲就會跟風養殖,這對現有的蛙農來說就是風險。價格漲跌是有周期的,胡亂跟風不僅容易自己吃虧,還會拖累已經進場的蛙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