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趙匡胤對後周怎麼處理的

趙匡胤對後周怎麼處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13:15:31

顯德元年(公元954年),這一年正月,周世宗柴榮正式登基,而還沒等他把皇位暖熱,就有人上門“找麻煩”。

找麻煩的人,是北漢的開國皇帝劉崇。

劉崇與柴榮的養父郭威有宿怨,但奈何技不如人,始終打不過人家,而如今好不容易熬死了郭威,劉崇就意識到機會來了。

趁着自己還能動彈,趕緊找後周複仇。

而為了此戰能取得成功,劉崇也是做了充分準備,除了自行集結的三萬大軍之外,又花高價錢,從他的契丹叔叔(北漢與當時的遼國為侄叔關系)那裡,借來了萬餘契丹騎兵,加上遼國政事令楊兖所率的五六萬部族兵,合計兵力約有十萬人上下。

一切準備就緒後,劉崇親率大軍,于當年二月,自晉陽(今山西太原南)出發,經團柏(今祁縣東南)南下,最終駐兵于梁侯驿(今沁縣西北)。

駐兵梁侯驿後,北周這邊也有了動作。

當時的北周,朝堂上關于如何應對此戰意見不一,是戰是和尚未達成一緻,而就在争論之際,前方就傳來了北周戰敗的消息。

當時,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探知北漢軍抵達梁侯驿,便派軍北上,同時命部将穆令均率兩千騎兵出戰。

但結果,穆令均被迎戰的北漢先鋒官張元徽狠狠的戲耍了一番。

史料記載,穆令均出戰後,張元徽先是假裝不敵,之後詐敗而走,不知是計的穆令均率兵追趕,最終被引至山溝之内。

結果,穆令均戰死,其麾下兩千北周騎兵全軍覆沒。

趙匡胤對後周怎麼處理的(後周北漢高平之戰)1

北周穆令均全軍覆沒

眼看穆令均兵敗,昭義節度使李筠馬上率軍返回潞州,一邊向朝廷上報戰敗消息,一邊固守待援。

這麼一來,北漢取得了首戰勝利,這就讓劉崇極為高興,而北周這邊,本身對此戰就意見不一,這下,更有不少人對柴榮提出,應暫避鋒芒為好。

與此同時,北漢的劉崇趁着首戰勝利,又來了個兵行險招。

按照常規思路,李筠堅守潞州城等待援軍的想法并沒有錯,他的計劃是自己隻要保住潞州,然後朝廷援軍到來後,那麼就可以裡應外合,在潞州城下殲滅北漢大軍。

并且,這個思路在三十幾年前就有人試驗成功過。

當初,也就是朱溫建立後梁不久,與李克用展開激烈争鬥,雙方曾在潞州城下激戰良久,之後正是李克用之子李嗣源率援軍發起突襲,配合着潞州城内的友軍,徹底将數萬後梁軍擊敗。

所以,李筠也是準備經典再現。

但問題是,他想重現經典不假,人家劉崇卻不按套路出牌,他并沒有在潞州城多做停留,而是帶領大軍,繞過潞州迅速南下。

而劉崇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北漢國力弱小,此次出征,幾乎是以傾國之力,所以,若是一州一城的和後周打下去,那沒等戰争勝利,自己就被拖垮了。

因此,此戰的核心就是要快,要迅速取得最大戰果。

第二,當年的後唐滅後梁之戰,後唐莊宗李存勖便是定下了奇襲汴州的計劃,親率主力繞過後梁重兵鎮守之處,僅用了七日,便從山東郓州,抵達汴州開封,緻使後梁措手不及,最終被滅國。

而李存勖的這一招“黑虎掏心”的戰術,也被後世諸多将領采用過,别的不說,明成祖朱棣當年奇襲南京,便是采取的這個思路。

所以,劉崇也是想效仿李存勖,給後周來一個“黑虎掏心”。

總之,按照當時的局勢,明顯有利于北漢的劉崇,況且後周朝堂上依舊還未達成意見統一,所以此時的他,已經在設想将來怎麼分配戰果了。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劉崇的整體思路确實沒問題,但他卻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柴榮。

面對首戰失利,以及朝堂上的分歧,柴榮最開始也是頭大如鬥。

雖說他是皇帝,但首先初登大寶,并沒有太大的威懾力,同時,五代時期的政權,皇帝如走馬觀花一般,要想底下人服氣,基本一點就得有軍功。

但可惜,柴榮并沒有。

這也就是為何當時後周朝堂上意見達不成一緻的原因所在,畢竟柴榮不是郭威,下面的大臣不服他也是正常的。

所以思想向後,柴榮認為,若是自己想坐穩皇位,那麼此戰必須勝利,并且還得是自己親征的情況下勝利。

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如果柴榮派一個大将去前線主持這場戰争,不管勝利與否,對柴榮本身都沒啥好處。

如果大将戰敗了,那不用說,北漢軍打到家門口,而柴榮就成了亡國之君。

但如果大将勝利了,功勞是大将的,名聲也是大将的,做為柴榮來說,更坐實了自己是個無能的二代身份。

更要命的還不止這些,别忘了當年郭威的皇位是怎麼來了,萬一這個上前線擊敗北漢軍的大将,再來一次“黃袍加身”,那柴榮就隻能呵呵了。

所以,柴榮必須,也隻能禦駕親征,除此之外,别無選擇。

趙匡胤對後周怎麼處理的(後周北漢高平之戰)2

但當柴榮把禦駕親征的意思告訴朝臣之後,當即就遭到了嚴重反對,其中,還有人當面對柴榮說起了風涼話。

誰這麼大膽敢對皇帝說風涼話呢?不是别人,正是有着五代第一“老油條”之稱的大臣馮道。

馮道這個人,其職場經曆頗為豐富,史料記載,他曾先後效力于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共十位君主,由于他曾曆經四朝十代君王,所以後世均稱其為“十朝元老”。

那麼,馮道是如何說風涼話的呢?

當時,周世宗柴榮提出要禦駕親征,同時提出,當年的唐太宗李世民能定天下,就是靠着身體力行,所以自己也要效仿唐太宗。

而馮道就說,陛下,您覺得自己能和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論嗎?

道曰:“未審陛下能為唐太宗否?”---馮道

估計當時,柴榮恨不得砍了馮道,怎麼能如此讓他下不來台(畢竟柴榮還不至于自大到與李世民相提并論),但當着大臣的面又不好發作,所以柴榮隻能轉移話題。

因此,柴榮就說,他親自帶隊出征的話,那麼打敗劉崇,就好比是拿着大山壓雞蛋一樣簡單容易。

當然,柴榮這麼說也有“自我吹噓”的成分,但也是被馮道給擠兌的,總不能自己不行吧。

但馮道接下來說的一句話,差點沒讓柴榮氣的吐出血來。

“未審陛下能為山否?”---馮道

這意思就是,陛下你覺得自己,能成為那座壓倒北漢大軍的大山嗎?而這話裡話外,分明就是瞧不起柴榮。

而馮道這種态度,在當時的朝堂上不止一個,在加上前線首戰失利,所以這就是為何會說在當時柴榮頭大如鬥的原因。

當然,最終柴榮還是禦駕親征了,但是他此次出征,既有無奈,同時也是被逼上了梁山,他要通過此戰,向臣子和天下證明,自己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二代”。

趙匡胤對後周怎麼處理的(後周北漢高平之戰)3

柴榮親征

不過,柴榮也不是打的無準備之仗,在禦駕親征之前,他還是做了不少準備工作的。

首先就是穩定國内環境,确保大後方不出問題。

比如大赦天下,史料記載,當時柴榮的大赦範圍極廣,基本上是将除犯有謀逆大罪之外的犯人全部放回家。

另外,針對那些被貶的官員,也重新進行考評,合适的話再次錄用。

除了大赦之外,對于現任官員,柴榮也做到了雨露均沾,比如在任官員考評後晉升,同時對表現好的人,父母妻子一塊加恩。

總之就是,柴榮通過全方位的普降甘霖,來消除國内不穩定的因素,以便自己出征後國内環境穩定有序。

還有,就是對禁軍的改制。

郭威臨死之前,曾對禁軍進行過一定改制,在原有禁軍的基礎上,又成立殿前司,直接效忠于皇帝,确保皇帝手裡有屬于自己的死忠力量。

而柴榮便是把殿前司的指揮官進行換血,比如任命自己的姐夫張永德任殿前都指揮使,又提拔原開封府馬直軍使的趙匡胤為親兵副将。

也就是說,柴榮通過禁軍軍官的任命,确保了自己手裡有完全死忠的嫡系部隊。

一切準備就緒後,那剩下就是怎麼打了,當時柴榮的計劃是,讓自己的老丈人,也就是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鎮甯節度使郭崇二人率一支兵力,出磁州(今河北磁縣)西進,堵住北漢軍的退路。

另一方面,則是命河中節度使王彥超、保義節度使韓通率部自晉州(今山西臨汾)往東北方向,目标是北漢軍的側翼。

而柴榮自己,則率領主力,由開封經懷州(今沁陽)北上,正面迎擊北漢軍。

說白了,柴榮的整體計劃就是,以三方合圍之勢,将北漢軍圍在潞州城下,到時候三方合力,加上駐守潞州的昭義節度使李筠配合,徹底殲滅北漢軍。

還有,為了擴充實力,柴榮在當時還诏令全國,以重金招募民間骁勇者從戰,總之就是,這次以柴榮也是卯上了。

公元954年三月十一,柴榮率大軍出發,而此時的北漢劉崇,也開始了繞過潞州,加速南下的進程。

聽到這個消息後,柴榮迅速做出判斷,命令大軍加速前進。

可能是因為急行軍走的太快,在大軍抵達懷州時,控鶴軍指揮使趙晁便撺掇柴榮的近侍鄭好謙,通過他向柴榮提意見,說敵軍勢頭正盛,不應該走的這麼快,要暫避鋒芒才對。

帝欲兼行速進,控鶴都指揮使真定趙晁私謂通事舍人鄭好謙曰:“賊勢方盛,宜持重以挫之。”---《資治通鑒》

而柴榮一聽,當即火冒三丈,追問出是趙晁撺掇的之後,随即當衆責打二人一番後,又把這他倆打包關進了監獄裡。

為何柴榮僅僅因為一句話就狠狠的處罰了這二人呢?

第一是因為他的性格和脾氣,柴榮這個人,是那種一旦目标确定,那就必須全力以赴玩命達成的主兒,并且對部下的要求極其嚴格。

所以,正當他下令急速行軍之際,有人提出要慢慢走,這明顯就是找不自在。

而第二,也是與當時的局勢有關,換句話說,柴榮不得不加速行軍,不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為什麼呢?當時柴榮大軍是從河南沁陽北上,而要想抵達潞州,那就隻能走走“太行胫”。

所謂太行胫,是古時連接河南與山西的一條要道,其起于河南沁陽,止于山西澤州(即晉城),是著名的“兵要首地”。

更重要的是,這條太行胫,位于崇山峻嶺之間,道路頗為蜿蜒盤旋,其中有大約20公裡的一段,不僅落差極大,同時彎彎曲曲如羊腸,故而也有“羊腸坡”之稱。

這樣的道路,時至今日走着都十分費勁,在當時更是如此,況且柴榮還帶着大軍。

趙匡胤對後周怎麼處理的(後周北漢高平之戰)4

太行胫示意圖

而同樣的,北漢劉崇如果南下,也得走這條路,但他從潞州趕到太行胫之間的道路,幾乎是一馬平川。

因此,如果被劉崇提前趕到太行胫,然後把住險要關隘後,在崇山峻嶺中爬山的柴榮就慘了。

所以,這就是為何柴榮在得知劉崇已經開始南下後,要大軍急速前進的原因,他可不想被困死在這太行胫内。

說白了,他就是要和劉崇搶時間。

幸運的是,柴榮先行一步,出了太行胫,并且在出太行胫抵達澤州東北時,還遭遇了北漢軍的先鋒部隊,雙方簡單交手後,北漢先鋒軍後撤,而柴榮為了與北漢軍主力決戰,繼續命令大軍快速前進。

終于,在澤州高平縣南的巴公原,兩支大軍相遇,一場決定北漢與後周命運的大戰,即将上演。

按照慣例,開打之前,先介紹一下兩軍的列陣情況。

北漢劉崇這邊,大軍是以“品字”形列陣,其中,中軍為劉崇,麾下北漢軍以及部分契丹部族軍,約為六萬人。

在劉崇西邊,是遼國的外援,由楊兖統帥,,而在劉崇東邊,則是北漢先鋒張元徽(就是前文提到斬殺後周大将那個)。

整體來說,北漢的列陣布置,還算是中規中矩,比較穩妥。

而柴榮這邊,采取的是“丁”字形,左邊對應楊兖的沒後周馬步軍都虞侯李重進和滑州節度使白重贊,對應北漢東路軍的,則是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以及步軍指揮使何徽。

至于中軍,則是鄭州防禦使史彥超,而柴榮則居後軍,由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護衛。

總體來看,後周雖說列陣列的不錯,但奈何兵力不如北漢,所以最開始,劉崇絲毫不把後周軍放在眼裡。

并且,他當時極為後悔,後悔啥呢?後悔花高價請了契丹人當外援,看對面後周這架勢,簡直是不堪一擊嘛,早知道如此,當初何必花這個錢呢?

所以,劉崇當場就對手下人說,哥幾個今天加把勁,一鼓作氣把後周打敗了,也讓契丹人瞧瞧咱們的厲害。

而劉崇身邊的大将深以為然,當場齊誇領導說的沒毛病。

趙匡胤對後周怎麼處理的(後周北漢高平之戰)5

北漢後周列陣示意圖

就在劉崇準備下令開戰之際,契丹的楊兖策馬向前,對劉崇勸誡說,對面看起來軍容頗整,不可大意啊。

而他的這句話,讓劉崇十分不爽,為何呢?在劉崇看來,楊兖此時說這樣的話,分明就是想突出其作用,好坐地起價而已。

所以,劉崇當場怼了回去,一捋胡子就直截了當稱,你(指楊兖)啥也别說,站邊上看着我怎麼打吧。

北漢主奮髯,曰:“時不可失,請公勿言,試觀我戰。”---《資治通鑒》

得,劉崇這一句話,算是把友軍給徹底得罪了,楊兖也十分生氣,當時就氣呼呼的退到一邊。

之後,劉崇為了證明自己不需要契丹人,當場就下令,讓東軍的張元徽率一千精銳騎兵,迅速出戰,攻打對面的後周的樊愛能部。

劉崇本以為,這隻是開胃小菜,先試探試探後周再說,但是,讓他意想不到的局面發生了。

當張元徽帶着北漢騎兵,就要沖到樊愛能跟前時,隻見樊愛能當即策馬往左撤去,而看到領導都撤了,他手下的兵頓時大亂,紛紛四散而逃。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由于樊愛能帶的是騎兵居多,因此,騎兵一潰散,連累後面的步兵,也就是同為後周東路軍的何徽部也是亂做了一團。

到了最後,這些步兵老爺們,一看勢頭不對,當場就把武器給扔到了地上,跪在地上大呼“劉崇萬歲”。

由此,後周東路軍全軍崩盤。

還沒開打,這就崩盤了?答案是真的如此,而造成這種一觸即潰的原因,則和當時的時代有很大關系。

我們都知道,五代時期是一個混亂的時期,打仗就跟吃飯喝水一樣時常發生,而仗打的多了,軍隊裡自然就誕生出一種人,叫做“老兵油子”。

對于這種老兵油子來說,當兵就是為了能掙點錢,順便能搶東西,所以,他們上戰場,第一要務就是保命,至于什麼忠君愛國,完全是扯淡。

所以,當看到領導都帶頭跑了,小兵幹脆直接投降也就不奇怪了。

而最可恨的,還不是這些老兵油子,而是帶頭跑的樊愛能,他不僅跑了,還拉上了何徽,同時一邊跑,一邊散布謠言,稱後周大軍已經兵敗如山倒,忽悠更多的人跟着他們一起跑。

期間,柴榮還曾派使者追他們回來,提出隻要回來,暫時既往不咎,但這倆人不僅不聽,還殺了柴榮派來的使者,繼續一路往南逃竄。

到了這種程度,稍有不慎,後周必然是大潰而敗,此時的柴榮,心裡既憤怒又不甘,難道,自己第一次試圖為自己立威的禦駕親征,就這麼一敗塗地了嗎?

電光火石之間,柴榮心中的不甘逐漸占據上風,他把所有的憤怒化為勇氣,帶着自己的一幫親兵縱馬向前,冒着被敵軍射中的危險,要親自督戰。

而就在這個時候,柴榮身邊的宿衛将(即親兵)趙匡胤站了出來,高聲對同為親兵的同僚疾呼,陛下危在旦夕,作為部屬,以身報國的時候到了!

太祖皇帝(趙匡胤)時為宿衛将,謂同列曰:“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緻死!”---《資治通鑒》

趙匡胤對後周怎麼處理的(後周北漢高平之戰)6

一聲疾呼,登時令後周軍士為之一振,接下來,一場柴榮主導的絕地反擊戰由此上演,而屬于趙匡胤的高光時刻也随之到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舊五代史》、《新五代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