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 星期二 晴
自八月到沙洲以來,轉眼一個月已成過往,但并非雲煙,因為這一個月給我留下的回憶太多太多,給我的啟示也數之不盡。對我來說,沙洲實習的日子就是一堂持續生動的“教育課”。
在課上,我跟随郴州市委駐沙洲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和支村兩委的幹部深入農戶走訪調研;每周參加學習會議及工作例會,并整理會議記錄,撰寫會議日記;采訪、記錄、收集素材,撰寫《沙洲日記》;幫助制作電子文檔和電子表格,整理、撰寫各種有關材料等
這堂課教會了我要走訪調研了解老百姓的困難和需求,心理時時想着他們好;教會了我要與老百姓深入交流,與他們交心;教會了我要提升能力素質,集思廣益,高質量地為老百姓解決問題。隻有真正與老百姓一起生活,深入交流,才能感同身受,與他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發自内心地為他們服務。
這堂“教育課”上工作隊和支村兩委的幹部們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工作隊隊長譚詩華言傳身教,工作認真負責,待人親切和藹,總是在工作間隙和用餐期間,給我和剛入職的選調生熊思晨講述沙洲的情況,講授工作經驗,人生感悟等。他的聲音厚實有力,語氣爽朗,聽來舒服,蘊含着智慧。
工作隊成員張楊勇、吳元華同樣認真細緻,和藹可親,常帶着我去村子裡走訪,與鄉親們坐着聊天說說話,不時傳出歡聲笑語,不知不覺中已完成了對村民情況的深入調研。他們還常指導我寫《沙洲日記》,帶着我去收集素材。吳元華告誡我,寫文章切不可大而空,要從小處着手,以細節動人。語言也不可晦澀或矯揉造作,要平時而生動,用樸實的語言講好沙洲故事,觸及讀者内心深處。
工作隊成員李一卿和管委會駐沙洲村朱森,我和他們一個辦公室,平時承蒙照顧。因為年歲相差不大,他們就像兩個大哥哥一樣對我關照有加,領着我熟悉環境,熟悉工作。各種辦公文件的格式和工作時的注意事項等都是他們手把手教會我的。
汝城電視台沙洲站歐智敏、周磊都成為了我的好朋友,歐智敏縱使年歲和我們相差較大,但是他那年輕的心,像孩子一樣洋溢着青春的氣息,很難不把他當同齡人看。說是忘年交正合适。他經常拿出珍藏的各種好茶出來,請我們去喝茶,還向我演示他高超的攝影技術和視頻後期處理技術。
沙洲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朱向群也是對我關照有加。還有村委的朱利志、羅秋煌、朱志平、曹瑞秀等人都是熱情地幫助我。
至今離開沙洲已有近半個月了,在學校我時常回想在沙洲村村委實習的日子是幸福的日子,大家團結一心、充滿幹勁,為鄉村振興貢獻着自己的力量,這樣的氛圍如何能不感染着我呢。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一定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了解民情國策、提高綜合素質,時刻準備着為祖國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上海大學電氣工程系在讀本科生、沙洲村村委實習生:宋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