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面積來說,日本的第二大島叫北海道,說實話這個名稱是很奇怪的,為什麼呢?因為北海道既是島嶼的名稱,又是行政區劃的名稱。
有人會說這不是廢話嘛,我國的台灣和海南也一樣啊,島嶼的名稱叫台灣和海南,省的名稱也叫台灣省和海南省。這可不一樣啊,以台灣為例,我國第一大島的名稱是“台灣”,而行政區劃名是在“台灣”後面加“省”這個字表示行政區劃,“台灣省”。但日本呢?“道”是一種行政區劃的名稱,但島嶼的名稱卻直接叫“北海道”,把表示行政區劃的“道”字直接放在島嶼名字裡面,這确實是怪裡怪氣的, “北海道”島,比如我國不可能有什麼“台灣省島”這種鬼叫法吧。
北海道旗
很顯然,出現這種奇怪的情況,說明北海道這個地方确實是有些特殊性的,特殊在哪裡呢?咱們先來說說這個“道”吧。
道,這是東亞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當然,源于中國,但現在中國已經不存在了,不過在朝鮮半島南北雙方至今仍把“道”當做一級行政區劃;那日本呢?因為要說北海道,所以咱們重點說說日本的情況,現在日本的道基本消除,隻剩下一個——就是北海道!
日本的“道制”源于“律令制”(大約實施于公元7世紀後期(飛鳥時代後期)到10世紀。這之中,8世紀初期到中後期是其黃金時期。)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五畿”指近畿地方内的五個令制國,又稱“畿内”或“五畿内”。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則仿古中國唐制,以“道”稱之,共分為“七道”。
哪“七道”?東海道、東山道、北陸道、山陽道、山陰道、南海道、西海道。
從地圖上看是這樣的。
大家覺得有些怪吧,怎麼沒有北海道?沒有琉球群島大家還能理解,這是日本近代侵略琉球後才有的,現在日本對琉球的主權在法理上還有争議,但這北海道,好像從來沒人對日本控制這裡有啥異議吧。
嗯,是這樣沒錯,日本對北海道的主權不存在任何争議,但是在古代日本中央政府可沒有控制北海道,但是因為其它國家也沒控制北海道,所以沒人對這裡提出領土要求。
那古代北海道是個什麼情況?古代的北海道其實是當地原住民的地盤,這批人古代大和人稱為“蝦夷”,現在還有數萬人殘存在北海道,正式名稱是“阿依努人”。其實古代阿依努人廣泛分布在本州島北部和北海道,但後來随着大和民族勢力擴展,阿依努人被一路北推,本州島地盤全丢了,北海道也被和人勢力滲透。
7世紀大和王權地盤
但日本的中央政府是沒有管到北海道的(事實上在律令制時期,本州島北部日本都被管到,那裡也是住着一堆阿依努人,剛剛地圖上劃着這裡屬于東山道,其實也是一種寬泛的畫法),但北海道這裡實在是沒有行政區劃,你總不好硬是把這個東山島劃過海吧。
北海道在古代,日本人是叫“蝦夷地”的,這跟我國古代稱東南亞為“番地”沒什麼區别,都沒管理,此外和人還曾使用過渡島、越渡島等名稱代指北海道。
那北海道這個名稱是哪裡來的?江戶時代後期開始,日本逐漸控制北海道,雖然沒什麼正式的行政區劃,但确實被幕府控制,明治維新後,日本在行政上逐漸正規化,1869年,新政府創建了開拓使,北海道開始進入大規模開發時代,日本人甚至還在北海道設立了屯田兵。
但是,行政區劃也該正規化吧, 首先這名字,再叫“蝦夷地”實在是過分(我國其實也有類似的例子,乾隆平定天山南北後,就不用“西域”這種泛稱了,改叫“新疆”),當時曾多次在北海道探險的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出了北加伊(ほっかい)道、海北道、海東道、日高見道、東北道、千島道六個方案。
這個“加伊”其實就是阿依努人對這裡的稱呼,後來明治政府選擇了這個方案,但改成了“北海道”,以配合律令制時代的五畿七道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
1869年,北海道增設,日本有八個“道”。
但是,後來明治政府“廢藩制縣”,1872年,日本開始進行地方政區改革,至1889年後其他7道全部廢除,但北海道因為極為特殊,所以保留了下來,成為整個日本唯一的道。
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曆史原因,北海道出現了這種:島嶼名稱和行政區劃名稱完全一樣的奇特情況。畢竟古代這裡既沒有正式的島名也沒有正式的行政區名,後來日本政府開發了這裡,決定在此新設立正式行政區劃,但是沒有給島嶼起名,所以因俗,“北海道”這個行政區劃就成了“島嶼”的名稱,而我國的海南和台灣不一樣,我國是先有島嶼的名稱,再根據這個島嶼的名稱來給行政區劃命名的。
也正是因為北海道的特殊性(開發晚,人口密度低,面積遼闊),所以北海道内部行政區劃也很特殊,它的道和市町村級行政區之間設有支廳,以提高行政效率(2008年6月,北海道議會通過法律,将北海道的14個支廳改為9個綜合振興局和5個振興局),而且在實際上,雖然并非正式的行政區劃,民間一般多将北海道分為道南、道央、道北、道東四個地區。
作者:雲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