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起源于隸書,到了唐朝初期便已趨向于成熟,在當時歐陽詢的楷書堪稱是一絕,出現了“人得其尺牍文字,鹹以為楷範焉”的現象,其書法搶手的程度,不亞于現在的追星。
歐陽詢的楷書可以說是大唐書法的代表,其楷書高古大氣、端莊厚重,最能體現出盛唐泱泱大國的氣勢和風度,是唐朝時楷書的魁首。歐陽詢的楷書自問世之後學習者最為繁多。
歐陽詢楷書三種
無奈歐陽詢的作品距今年代久遠,遺留下的作品寥寥無幾,其中傳世的碑帖包括: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誕碑》、《房彥謙碑》等,墨迹有《張翰帖》、《蔔商帖》、《夢奠帖》等。
其中,《九成宮碑》是後世臨摹的最多的作品,學習歐陽詢書法者多以此為範本。
但是元朝的趙孟頫卻認為:“唐貞觀間能書者,歐陽率更為最善,而《邕禅師塔銘》(化度寺碑)又其最善者也。”
歐陽詢楷書三種
清代的翁方綱對《化度寺碑》的評價也是極高,認為此碑勝于《九成宮醴泉銘》。
而明趙涵《石墨镌華》評雲:“此碑(虞恭公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書法嚴整,不在二碑之下。”并歎:“時信本已八十餘,而楷法精妙如此。”
歐陽詢楷書三種
看這幾位書法家大亨的意思,他們認為《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的書法造詣要遠勝于《九成宮碑》。那為何《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的呼聲不如《九成宮碑》呼聲那麼高呢?
原因很簡單,《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的呼聲固然很高,但是遺留下來的拓本基本都是宋朝拓本,增添了很多時代特色,讓原本的歐楷意味反而喪失了,所以學習《化度寺碑》、《虞恭公碑》不如《九成宮碑》呼聲高。
歐陽詢楷書三種
而在清朝光緒二十六(1900年)時,道士王圓箓在敦煌東南鳴沙山千佛洞中發現了無數奇珍異寶,其中就有一本唐拓的《化度寺碑》,十分珍貴,這本《化度寺碑》共有14頁,可惜在那個動蕩的歲月,這14頁珍貴的唐拓本《化度寺碑》被搶走了,其中12頁藏于大英博物館,2頁藏在法國博物館。
歐陽詢楷書三種
相比起《九成宮碑》,《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嚴謹的特征,而更趨于自然流暢。此時歐陽詢作楷書已能随心所欲,運筆自如,《化度寺碑》、《虞恭公碑》可以說是歐陽詢最“地道”的楷書作品了。
今天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将這這14頁《化度寺碑》以及陳镛藏本的《虞恭公碑》進行高清掃描複制,還原出其原始風貌,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歐陽詢楷書三種
——編輯 芊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