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各位好,我是abrams2415。從古至今穿衣風格、儀表儀容一直是人際交往、職場活動中重要環節。會引起對象的關注,并将影響到對方對自己的整體評價。目前樓主職業汽車工程師,需頻繁和供應商打交道。其中不乏世界100強企業。所以衣服幹淨,襯衫無褶皺是會見供應商的基本素養,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所以每次出差,行李箱裡熨鬥是必備的。從業10年有餘,熨鬥換了好幾個。今天我就來談談我的熨鬥購買史,并對我用過的幾款産品做個簡單評價。随我一起看看吧。
二、我的熨鬥使用史2.1 飛利浦Azur
▲第一次買熨鬥還是在我留學期間,因畢業要答辯和找工作。所以為了形象買了當時飛利浦Azur高端系列蒸汽熨鬥,一直使用到現在
不過,目前來說我已經不使用這款熨鬥了。原因有幾方面:
1、熨鬥體積過大,無法塞入旅行箱;
2、熨燙衣服需專用熨衣架,無法挂燙;
3、英式大三插,需配轉接插座。
由于飛利浦Azur熨鬥必須用熨衣闆才能熨衣服,占地不說每次使用還十分麻煩。所以不久後我就想購買挂燙機使用。
▲卡赫SC2是一款蒸汽清洗機,裡面有個挂燙機配件使得它勉強能當挂燙機使用
▲這是卡赫SC2的挂燙模塊,蒸汽量不均勻,衣物熨燙效果不明顯。而且它會間隔噴水,把曬幹的衣物弄濕
做為挂燙機,它的缺點有以下幾點:
1、前期準備時間過長,加熱鍋爐需等待整整8分鐘;
2、收納不方便,而且占地;
3、挂燙機配件設計不合理,人體工程學較差、操作起來困難;
4、蒸汽量不均勻,對褶皺效果不大。而且容易噴水弄濕衣物。
有了前面的使用經驗,我準備購買一款手持式、體積較小的挂燙機。所以看了當時淘寶銷量最高的挂燙機就下單了。
▲這個挂燙機銷量這麼高無非就一個字“便宜”,我在它身上找不到第二個推薦理由。 從動圖看,加水量沒過刻度線,但它隻要晃動就會噴出大量燙水。對操作者危險性挺高,根本沒法燙衣服
所以痛定思痛,購買一款800元以内、顔值高、效果好的手持式挂燙機成為了我的需求。這一年時間裡,我分别自費購買了三款市面上顔值較高的手持式挂燙機。本着實事求是的原則,我來分别點評下三款産品各自亮點和不足,希望給大家選購手持式挂燙機提供幫助。
▲三款手持式挂燙機從左到右依次是:巢居三角闆手持挂燙機、大宇挂燙機、舒樂氏挂燙機
接下來,我從購買先後順序依次來介紹一下各款産品特點。
巢居三角闆手持挂燙機
▲這款巢居三角闆手持式挂燙機購于去年5月份,698元入手
▲首先是重量,飛利浦Azur個頭大,重1.5kg。無法塞入旅行箱。而巢居隻有0.68kg,體積也小很多
▲機身噴塗的是幻彩珍珠漆,在不同觀看角度呈現的顔色也不盡相同
▲加熱額定功率880W
▲巢居手持挂燙機内部水箱容積80mL,注水口位于機身後部,擰開倒入純水(不能用自來水)
▲長按扳機3秒開機,18秒左右就能完成預熱并待機。綠色呼吸指示燈忽明忽暗,有一聲提示音,表示預熱完成。内置微增壓鍋爐,鍋爐内壓力可達1.45bar,噴出的蒸汽力度較大較遠
▲由于巢居頭部6個蒸汽噴口面積較小,需多次來回滑動才能把衣物熨平,效率比飛利浦Azur低很多
巢居三角闆挂燙機優勢:
1、預熱快,隻需15秒極速就能出蒸汽;
2、681g的重量控制還算不錯,但對于女性用戶來說,長時間來回滑動挂燙還是會造成疲勞;
3、外型設計、做工、漆面噴塗都處于較高水準、
劣勢:
1、它的噴頭面積較小,因此挂燙效率不高;
2、僅有挂燙模式,對于襯衫邊角褶皺無法處理。
舒樂氏挂燙機
前文提到,由于巢居三角闆挂燙機隻有濕燙模式,無法處理襯衫邊角嚴重褶皺。隻有傳統壓燙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所以我又購入了一款舒樂氏挂燙機,它能挂燙。又能傳統壓燙是我購買它的主要原因
▲最近購買的這款舒樂氏挂燙機,随機配件如上圖。包括一個量杯、收納袋和防燙底座
▲它的加水量杯是可以随機器一起收納的,插入手柄位置即可。這樣的設計攜帶起來就方便的多
▲檔位設置在手柄正前方,大拇指推動。共三檔:電源關、壓燙模式、蒸汽熨燙模式
▲舒樂氏挂燙機的手柄可180°旋轉
▲舒樂氏的手柄采用了镂空設計。操作時手就能牢牢的握住熨鬥,不會脫手造成危險
▲藍色箭頭所指處是電熨鬥燙闆兩段三角尖形設計,方便熨燙襯衫紐扣間等細微部位
▲水箱容量100mL,可續航7分鐘。機身後側有水位觀察窗
▲每次洗衣後用熱泵烘幹機烘幹,我都會選擇熨燙模式。也就是熱泵烘幹機會把衣物烘到帶點濕度即停止運行,這樣能保證衣物不會太過褶皺。随後用熨燙稍加處理就可以了
▲舒樂氏額定功率是1000W,從插電到預熱完成需40秒。從實際上壓燙感受來說,舒樂氏的镂空握把非常舒服,且不會脫手
▲壓燙的好處是能對襯衫邊角褶皺處進行處理,這是挂燙不能做到的
▲隻需幾分鐘,一件褶皺非常嚴重的襯衫就壓燙平了
▲挂燙也是非常方便,手柄180°折疊開,操作起來異常順手
舒樂氏挂燙機優勢:
1、幹濕兩用熨燙,滿足不同熨燙場景需求;
2、發熱闆面積較大,橫掃挂燙提高了效率;
3、把手镂空設計,不管挂燙還是壓燙時都提高了抓握性;
4、自帶加水箱能收納在機身上,便于攜帶同時也不容易丢失。
劣勢:
1、産品外表面采用軟塑材質包裹,磕碰後容易留下凹坑;
大宇挂燙機
▲大宇挂燙機要比巢居挂燙機小巧一些,而且也它自帶了一個收納袋
▲包裝盒内有收納袋外,還有一個小量杯和一個防燙底座
▲兩款發熱面闆面積對,面積幾乎一樣比
▲機身防滑把手可進行90°和180°兩種檔位調節,通過按壓旋鈕釋放把手
▲防滑手把未展開前可對衣物進行壓燙(幹燙)
▲水箱容量90毫升,續航時間5~7分鐘。前面有透明水位觀察窗,可方便進行查看水位
▲預熱時間45s,比舒樂氏稍慢。由于發熱闆面積大,所以挂燙時可橫掃,增加了效率
▲當這款大宇挂燙機作為傳統壓燙使用時,它的抓握性較差,我有好幾次脫手差點燙到自己。長時間握持操作拇指容易出現疲憊
▲為了操作時不脫手,在傳統壓燙我改成手柄180°,這樣握着手柄不容易脫手
▲手柄接縫處較為粗糙,買來硌手。後來自行打磨了一下接縫才算OK
大宇挂燙機優勢:
1、幹濕兩用熨燙,滿足不同熨燙場景需求;
2、發熱闆面積較大,橫掃挂燙提高了效率;
3、把手可180°拉開,在挂燙時提高了抓握性;
4、兩檔蒸汽模式,滿足不同場景需求。
劣勢:
1、把手不展開進行壓燙,因為手指無法抓握容易脫手造成燙傷;
前文介紹了我家的5款熨鬥,那麼到底該怎麼選擇呢?我這邊羅列了幾點。
3.1 重量
▲老式壓燙熨鬥比如我家的飛利浦Azur,體積大、重量重。根本就不能随身攜帶。放置在家中占地方,還需熨燙闆
而目前最新的手持式熨鬥,除巢居外,舒樂氏和大宇都支持挂燙和壓燙。能滿足不同使用場景需求。 這邊誰重量輕,誰就占有優勢!
重量從輕到重排列,依次是:
舒樂氏(808g)<巢居(817g)<大宇(875g)<飛利浦Azur(1582g)
3.2 蒸汽産生速度
從插電到蒸汽發出,時間越短、等待時間也就越少。能提高熨燙整體效率。
蒸汽産生速度從短到長,依次是:
巢居(15秒)>舒樂氏(40秒)>大宇(45秒)>飛利浦Azur (1分20秒)
3.3 熨鬥發熱闆面積
熨鬥發熱闆面積越大,熨燙衣物的效率也就越高。但更大尺寸攜帶起來不方便,需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内,這個非常好理解
發熱闆面積,從大到小依次是:
飛利浦Azur>舒樂氏=大宇>巢居
不過飛利浦屬于上代熨鬥,不方便攜帶和收納。這邊并不推薦使用。
3.4 蒸汽噴射強度
蒸汽噴射強度決定了蒸汽能穿透衣服的效果。同樣,噴射強度越高、對物體表面和内部的滅菌效果也最好。我們來看下各自的蒸汽噴射強度。
▲巢居内置微增壓鍋爐,鍋爐内壓力可達1.45bar,噴出的蒸汽力度是四款機器裡最遠的
舒樂氏 VS 大宇
▲大宇蒸汽強度有兩檔,而舒樂氏為固定檔位。調節值最大檔位觀察吹滅蠟燭火焰距離:明顯舒樂氏的蒸汽強度要比大宇來的強
▲兩者放一起,也能明顯看到舒樂氏的蒸汽噴的最遠
對衣物、床單殺菌
▲蒸汽噴射力度越強,挂燙機的滅菌除螨能力也就越強。不管在家中還是酒店,無需接觸就能對衣服、毛巾、床單、枕頭進行深度高溫蒸汽除菌
3.5 熨燙闆最高溫度
熨燙闆溫度在合适範圍内,溫度越高蒸汽熨燙才能做到即熨即穿。我們來看看它們的最高溫度。
▲從價值22萬的高精度FLIR熱成像儀探測可看到,大宇挂燙機最大溫度116℃
▲舒樂氏最高溫度143℃
▲巢居頭部溫度最高102℃
做了一張表,直觀對這些産品做個總結。希望本篇挂燙機選購攻略能幫助到你選擇到一款合适的挂燙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