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國家,因城(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國。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曆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曾長期與晉國等中原國家交戰,一度被視為中原國家的心腹大患,經曆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來,晉國魏文侯派大将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于前407年占領了中山國。後來中山桓公複國,國力鼎盛,有戰車九千乘。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春秋時的鮮虞國,大緻南疆至今石家莊一帶,北疆在今唐縣西南(鮮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陉、盂縣一帶,東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沖積扇地帶,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晉州。 春秋末至戰國初年,中山國開始擴張領土。
中山國是千乘之國,而中山國又有九千乘之國的記錄
其實這個千乘是指馬車。春秋時的鮮虞國,大緻南疆至今石家莊一帶,北疆在今唐縣西南(鮮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陉、盂縣一帶,東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沖積扇地帶,即今日的河北藁城、晉州。春秋末至戰國初年,中山國開始擴張領土。《戰國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裡,趙獨擅之。也就是5個百裡,20個小都,每個25馬車,就是1000馬車,1萬半職業軍人,10萬民兵,總面積與《戰國策.秦策》中“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裡”之說吻合。
戰國中期,中山桓公複國後,領土進一步擴張。中山國強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區南部、石家莊地區大部、邢台地區北部及衡水地區西部,南北從鄗至鸱之塞約200公裡,東西從井陉到扶柳約150公裡。按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圖》上所标的長度比例推算,中山國疆土合戰國時中山國長度單位為南北距離606中山國裡,東西距離454中山國裡。
而鼎盛時期的九千乘是馬車加後勤牛車,根據藍永蔚的《春秋時期的步兵》,隻有四分之一是馬車,就是2250馬車,125馬車為一軍,就是18個軍,2萬2千5百半職業軍人,22萬5千民兵,也就是西周90個都,但是戰國開始國野不分,所以是45個小都,4個小都1個百裡,也就是11個百裡,比之前增加了一倍多,但是考古發現中山國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萬克,而戰國普遍用大石3萬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實際上隻有現代30個縣的面積,也與地圖相符(盂縣、井陉、平山、阜平、曲陽、行唐、靈壽、鹿泉、石家莊、正定、新樂、定州、無極、深澤、安平、栾城、藁城、晉州、辛集、甯晉、趙縣、柏鄉、臨城、高邑、元氏、贊皇、唐縣、望都、保定、滿城、順平、清苑、博野、安國、蠡縣),之所以縣多了有35個,是因為比如臨城耕地面積32萬畝隻有213平方公裡,不足一個西周男爵國350平方公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