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蚊子科普包

蚊子科普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2:18:12

夏季除了高溫,讓人心煩的還有蚊子。有人被蚊子叮咬後,可能就起一個小紅包;而有的人被叮咬後,就會變得慘不忍睹。蚊子包越大,蚊子毒性越強?其實真相并非如此

6月的科學流言榜,

已經有了夏天的味道。

科普之路任重道遠。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台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記者與編輯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協科學編輯記者分會、上海科技傳播學會等的支持。

1

水痘是兒童才會得的疾病?

流言:水痘傳染性很強,而且是兒童才會得的疾病。成年之後,人們就不會再得水痘了。

真相:雖然水痘多發于2-10歲的兒童,但它并非兒童“專利”,成人也會出水痘,如果不及時隔離治療,很容易讓家裡的其他成員遭殃。

我們常說的水痘,指的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再次感染的幾率很小,因此造成了“成年人不得水痘”的印象。事實上,從未出過水痘、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對水痘高度易感,成人也不例外。

此外,水痘痊愈後,病毒并未消失,而是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當人體免疫功能減弱時,就可能誘發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度活動,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産生帶狀疱疹。患者的疹子内含高濃度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直接接觸疱液會造成從未感染水痘者患上水痘。

成人感染水痘的症狀往往比兒童感染嚴重,多并發彌散性結節性肺炎,病死率高達10%-40%,所以成年人同樣要注意預防水痘。

2

金針菇開袋後聞到刺鼻氣味是甲醛?

流言:金針菇開袋後聞到刺鼻異味,是因為商家使用甲醛對其“漂白”,食用後不僅傷肝腎,還會緻癌。

真相:拆開金針菇包裝袋時可能會聞到刺鼻的氣味,這并不是由于其中添加了甲醛,而是因為在運輸過程中溫度出現變化,導緻金針菇由有氧呼吸轉而進行無氧呼吸,進而産生了一些揮發性的醛類氣體。

金針菇原本的确是黃色的,之所以“變白”,并不是用甲醛進行漂白的結果。如今,市場上多數的金針菇都是源自日本的新品種,研究人員在黃色金針菇中發現了基因突變的白色金針菇,而後将其保留下來進行培育。這種金針菇不僅色澤好,而且生長速度快、整齊度高。

我國《食品安全法》及《農産品質量安全法》明确規定,甲醛不得作為食品用加工助劑供生産經營使用。

3

新冠疫苗4個月後有效性變負數?

流言:最近網上有一些文章宣稱,有研究顯示新冠疫苗有效性在短短幾個月内就成了負數,意味着打了疫苗的更容易感染。

蚊子科普包(蚊子包越大毒性越強)1

真相:根據原研究,疫苗的有效性會随着時間的推移出現下滑,但研究中有效性的下滑是針對輕症而言的。除輕症外,疫苗仍然有很好防重症、減少住院風險、降低死亡風險的作用。看到防護輕症有效性下降就說疫苗失效是有失偏頗的。

疫苗有效性為負數并不代表疫苗在起反作用(增加感染風險),出現負數是數據統計過程中的潛在偏差因素造成的,所謂的“疫苗有效性變成負數”,從科學角度是指,沒有證據顯示疫苗能有效降低有症狀感染的風險,這與有效性為零的含義是一緻的。

疫苗的有效性是多層面的,即使防感染有效性下降,新冠疫苗仍然提供了非常關鍵的防重症有效性。

4

蚊子包越大毒性越強?

流言:被蚊子叮咬後腫包的大小,可以看出蚊子毒性的強弱。蚊子包越大,毒性越強。

蚊子科普包(蚊子包越大毒性越強)2

真相:被蚊子叮咬後,身上的蚊子包個頭大小與個人的免疫系統機制有密切關聯,與“蚊子毒性”無關。

人類對蚊子叮咬反應的過程,是一個變态反應的過程。人類的變态反應一共有四型:Ⅰ型變态反應又稱速發型變态反應,發生比較迅速,人體的反應比較劇烈,常見的有青黴素過敏反應、藥物引起的藥疹、食物引起的過敏性胃腸炎、哮喘發作、過敏性休克等;Ⅱ型變态反應又稱細胞毒型變态反應,例如血型不符的輸血反應等;Ⅲ型變态反應又稱免疫複合物型變态反應,例如鍊球菌感染後的部分腎小球腎炎等;Ⅳ型變态反應又稱遲發性變态反應,首次接觸不會産生反應,再次接觸該抗原後,引起反應,例如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某些自身免疫病等。

蚊蟲叮咬的反應,一般分為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而典型反應就是局部反應:通常即刻出現的風團皮疹伴紅腫癢,叮咬後20分鐘時表現最為明顯。

局部反應一般具有以下特點:從未接觸過某種蚊蟲的人,并不會對此類蚊蟲的首次叮咬産生反應,而随後的再次被叮咬,會導緻遲發性局部皮膚反應,将即刻産生風團。

因此,從未接觸過某種蚊蟲的人,并不會對此類蚊蟲的首次叮咬産生反應,但再次被叮咬時,會即刻産生風團。這類局部反應屬于Ⅰ型變态反應(又稱速發型變态反應),發生比較迅速,人體的反應比較劇烈。不過,被同一種蚊蟲反複叮咬的人,其即刻反應最終也會消失。

所以成人被蚊蟲叮咬的局部反應就沒有兒童那麼劇烈,因為成人都是被蚊蟲“咬大”的。

5

“遠日點現象”讓今夏變冷?

流言:從今年5月22日起太陽會遠離地球,到達“遠日點”,這個時期天氣會因此變得比較寒冷,并會持續至今年8月。

真相:地球軌道确實有近日點和遠日點,但二者的距離相差不大,“遠日點”也不會造成夏季寒冷。

地球軌道上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叫“近日點”,此時,地球距離太陽大約是1.471億千米,在軌道上距離太陽最遠的地方叫“遠日點”,距離大約是1.521億千米。每年的1月地球會到達近日點,7月會達到遠日點——兩點之間雖然相差了500萬千米,但如果和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通過計算發現,這個差值隻占到地日平均距離的3.3%,也就好比100米和103.3米的區别,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實際上,近日點的時候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隻比遠日點強了不到6%。

由于地球是一個帶有傾斜角度的“球”,在每年的不同月份裡,特定地區接收到的陽光的角度不同,因此能量也有所不同。所以,當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時候呈現周期性的四季變化,和陽光角度的關系更大。

6

吃小龍蝦時戴的一次性手套沒用?

流言:吃小龍蝦等食物時人們會佩戴一次性塑料手套。可是吃完後手上依然滿是紅油,可見這種塑料手套完全沒用。

蚊子科普包(蚊子包越大毒性越強)3

真相:在接觸食品時,戴一次性手套所起的最大作用并非防油,而是為了阻隔細菌。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一次性手套,具備阻隔細菌的功效。在吃小龍蝦時戴上它,可有效防止手上的細菌進入人體内,從而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生産一次性手套用到的聚乙烯,其原料主要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根據“相似相溶”原理,在接觸油脂時,低密度聚乙烯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可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溶脹,使油脂分子從我們肉眼不可見的空隙穿過一次性手套。所以,即使戴上一次性手套也難以完全阻隔油膩。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一次性手套時,要盡量購買由正規廠家生産的産品。劣質的一次性手套性能可能會大打折扣,同時還可能含有有害物質。

新民晚報·鹦鹉螺工作室

作者:郜陽

圖片:陳炅玮 徐程

來源: 新民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