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聲蟲的來曆是什麼?應聲蟲,是一個三字成語,用來比喻自己胸無主張,随聲附和他人的人,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應聲蟲的來曆是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應聲蟲,是一個三字成語,用來比喻自己胸無主張,随聲附和他人的人。
應聲,其實是一種怪病,在很多古代書籍中都有記載,據說有一種專門寄生在人身體内的蟲子,隻要人一說話,肚子裡的蟲子就會發出聲音模仿,而且一開始是很小的聲音,後來就會越來越大聲。這種病被叫作“應聲病”,這種蟲子就被叫作“應聲蟲”。
宋朝陳正敏寫的《遁齋閑覽》中,就記載了這麼一個小故事:
宋·陳正敏《遁齋閑覽·人事》:“餘友劉伯時,嘗見淮西士人楊勔 ,自言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辄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浸大。有道士見之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所不應者,當取服之。’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乃頓餌數粒,遂愈。餘始未以為信,其後至長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環而觀之者甚衆。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謝曰:‘某貧無他技,所以能求衣食于人者,唯借此耳。’”
淮西有個人叫楊勔(mian),說自己中年時得了一種怪病,隻要自己一說話,肚子裡就有個細小的聲音跟着模仿。而且幾年之中,這聲音越來越大。
後來,碰見一位道士,道士大驚:“你這是應聲蟲啊,如果不趕緊治,會傳染給老婆孩子的。”
那這病應該怎麼治呢?
道士也給了辦法:“你趕緊去誦讀《本草》,如果讀着讀着,讀到有蟲子不應聲的藥物,就去拿來服用,就能治好了。”
楊勔按照道士教的辦法去做,讀到一種叫作“雷丸”的藥物的時候,應聲蟲忽然就不出聲了。于是,楊勔服用了幾粒雷丸,病果然就好了。
陳正敏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是不怎麼相信的,後來他去長汀這個地方,遇到了一個乞丐,說巧不巧的,這個乞丐也有應聲病,大家夥都很好奇,團團圍住他觀看。
陳正敏就告訴這個乞丐服用雷丸治病,誰知道這個乞丐卻不想治,并且說:“我一個乞丐,啥也不會,就指望這個應聲蟲來吸引别人,向别人乞讨一些吃穿的東西了。”
這個故事中就沒有提應聲蟲到底長什麼樣,但在宋代的另一本《夷堅志》中,有一個差不多的故事,永州有個官員也是得了應聲蟲病,也是一個道士讓他念《本草》,不過這次應聲蟲不吭聲的藥物是“藍”。這個官員喝下“藍汁”,結果“吐出肉塊二寸餘,人形悉具“。
原來,應聲蟲是長得像人的肉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