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嚴建兵團隊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李建生和楊小紅團隊的聯合科研成果——一個在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的關鍵基因被發現。田間試驗顯示,通過對該基因的編輯改良,玉米和水稻的谷物産量分别增加10%和8%,而且對其他農藝性狀沒有任何明顯的負面影響。
聯合團隊将這個基因命名為KN2,據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湖北洪山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首席科學家嚴建兵介紹,通過基因編輯技術編輯後,一個玉米棒子就會多出兩行玉米,大概40粒。一畝地假定産800斤玉米的話,基因編輯之後,可以多産80斤,産量提高10%,科研團隊在水稻的基因組裡也發現相同基因,基因編輯後,水稻的單産能夠增加8%。“有可能為解決我們的糧食安全問題做貢獻。”嚴建兵說。
玉米、水稻和小麥這三大農作物,為全球人類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攝入。人類先祖從約1萬年前就開始了對野生植物的馴化。這些作物馴化發生在地球的不同地區,祖先各不相同,形态和生長習性各異。中國農大和華中農大的聯合研究團隊曆經18年,首次發現了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的這個關鍵基因。
為了做研究,睡在樹下
2010年,因為硬件條件不夠,嚴建兵團隊決定去海南建一個溫室基地,第一天去的時候,團隊沒有地方睡覺,就趴在一棵樹下面睡了一夜。沒有錢建溫室,團隊到處籌錢,溫室建設三年,他們的錢還沒有還清。
“團隊要進步、要發展,條件不能太好,條件太好就成長不起來。”現在回憶起當時艱苦創業的過程,嚴建兵告訴記者,他不認為這是一件辛苦的事,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這是他追求的,他樂意去幹了這件事。
師生三代接力18載,有博士生畢業了成果還沒出現
“我們看到花兒綻放時的美麗,而沒有意識到它從小苗長起來背後的艱辛與苦難。還是要感謝他們!”嚴建兵感歎道,從2004年開始,有十幾位博士碩士連續接續地攻堅,但是有很多的博士生畢業了,那個成果還沒有出現。有些參與工作的學生,實驗失敗了,沒有做成,然後又換了一波學生接着做,最後可能他的名字在論文署名裡不重要的位置,或者是沒有名字,但是他們其實是有貢獻的。“正是因為他們的失敗,讓我們找到這條方向不行,要找另一條方向,那科學研究本身應該說我們的常态就是失敗,成功是偶然。”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吳寶洪 陳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