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前,先豐富自己的基礎知識,以後少走彎路。養魚需要注意的地方網上有很詳細的介紹,也有很多專業的,但是小白一開始不懂,這裡抓幾個重點概括強調一下,先養活一批魚,再在養的過程中慢慢學習、實踐和深入了解,從中體驗出樂趣是為上策。
(本文由部分實踐經驗得出,不好以偏概全,建議小夥伴多作參考,多聽聽專業建議,結合自身條件,以實際情況為準。)
一、現上概括(懶人看)
二、養魚步驟
步驟一:準備或購買
首先必須先克服自身現買魚的沖動,市場上、網上或是朋友家看到漂亮的魚缸,悠然自在的魚蝦蟹螺,恨不得随手拿個缸湊合一下,自來水一倒,直接"撲通撲通"下魚,自己欣賞的同時,殊不知缸裡的魚卻難受的看着你,可能過幾天就說拜拜了。養魚先養水。
大小看個人喜好,當然大一點、适合較好。魚缸這個東西,可能會越買越大,熱彎缸較便宜,一般情況選擇方形超白缸,注意盡量不要買圓形缸(或者選擇大型圓缸),避免影響魚視力。
超白缸
好氧厭光,養水關鍵成員,心急的小夥伴可以直接購買,有朋友已經有養定了的水或濾材可以分享更好。
簡單概括有(對于魚缸來言簡單分“上”“中(内)”“下”):
1.“上”(缸内往上送水。增氧,CO₂逃逸,容易影響美觀)
①瀑布過濾器(入門,較便宜,不怎麼占空間,不大影響美觀,可放濾材較少,适合小缸;出水口固定,關于噪音其實有DIY能力的可以加些海綿或者網片等導流,減少噪音,另外也跟水面高度有關)
②上濾/滴流(容易維護,較重,滴流氧氣足,聲音大,影響美觀,部分外殼透明與硝化細菌厭光相悖,且時間久了内部産生附着物影響美觀)
③水幕過濾器(靜音,水沿着缸壁下流,剩餘的噪音由水沖擊水面産生,但聲音相對較小;影響美觀))
2.“中(内)”(缸内往缸内送水。一般無氧,容易占位置)
①内置式過濾/沉水式過濾器(靜音,CO₂保留,占位置)
②背濾/側濾(美觀,專業,占位置)
③水妖精/氣舉(簡易,增氧,噪音大)
④底沙過濾(美觀,維護難度較大)
3.“下”(缸下往上送水。美觀)
①下濾/底濾(專業性高,美觀,處理能力強,占位置,容易受潮)
②濾筒(一般放置于魚缸外部的中或偏下,至于底櫃方便收納,幹淨整潔,較為美觀,草缸用或配合增氧泵或加裝雨淋管等;可靜音(出水口低于水面,但是氧氣不足,若配合增氧泵,最終結果仍然是噪音大),可噪音(出水口位于水面之上(可加裝雨淋管),增氧,噪音大))
方便造景、固定綠植、豐富菌群、别有他趣。部分工具魚喜歡翻底沙。注意清洗有難度。
這些參考原理咱也不好看懂,先整一個過濾器便是了,再慢慢研究呗...
養水關鍵成員。注意前景、中景、後景的分類,避免部分水草長勢兇猛影響美觀。推薦生長較為緩慢的水榕一類和莫斯一類等(懶人或不善于修剪的好選擇)
水榕
莫斯
蜈蚣草
光合作用、方便看得清缸内景色,有條件的可以買個漸變燈,減少對魚的刺激。
或可購買無極調光設備(前提是燈具支持無極調光)
石頭(注意軟硬水)、沉木(煮一煮)等。
劃重點,不買魚!
自來水需要先除氯後才能養魚,心急的小夥伴可以買個增氧泵。
人工造景品質不一,難免有害;藥這個東西有講究,新手建議暫時先不碰。
溫度計(最好有)、PH測試設備、加熱棒(冬天太冷的話還是會死魚的,南方如此,相信北方更需要。
步驟二:期初養水
步驟三:買少量的魚
步驟四:過水(關鍵詞:慢)
步驟四:繼續養水
與大自然不同,魚缸的水沒有流動性,積累的有害物質除了靠自身生态系統的消化,也需要通過換水消除。用來更換的水需要先除氯(方法有困水、爆氧、加藥等等),其實最簡單的就是屯幾桶水擱那過好幾天就可以用,有條件的加個增氧泵。除了魚缸,最好能一直準備着用來更換的水,困水和曬水等措施都需要用時間來實現。
盡量不過量喂食,對魚造成負擔,同時影響水質。餓死的情況少見。
步驟五:買喜歡的魚或其他生物
三、關于混養
喜歡米蝦(工具蝦,除藻、清理殘渣,易繁殖)的,可以飼養小型燈科魚、孔雀魚等,注意躲避的地方要多,黑殼蝦價格低廉。
黑殼蝦
小精靈是一種很推薦混養的工具魚,兢兢業業除藻。配合米蝦和适量光照,懶人甚至可以不用刮藻刀除藻。
小精靈魚
混養螃蟹的,體形盡量小,一定要有高于水面的陸地,還要做防逃逸措施,餓的時候确實會欺負其他小動物,陸蟹比較笨重,不容易抓到魚,它們自己也有自知之明,但是晚上也有可能出現意外。提醒一點,網購出鏡率高的辣椒蟹屬于汽水蟹(簡單理解就是需要一定鹽度),個頭小迷你可愛,淡水不容易存活,生命可畏,盡量買淡水蟹。螃蟹需要高溶氧,有增氧泵的,螃蟹能在深水待久一點,但仍然偶爾需要上陸地,曬曬光,思考下蟹生。蜘蛛蟹屬于深水蟹,但是不推薦,因為個頭實在太小了,不容易發現,也許哪次翻缸時才會發現它。
将軍蟹
辣椒蟹
普通鳌蝦觀賞性強,但是容易成為水草推土機,但是甚至比小螃蟹還更有攻擊性,并且領地意識極強,躲避少的同種之間都會相互打架,缺氧時會浮出水面,甚至一“彈”彈到缸外,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小一點的例如特薩努稍微會溫順一點,可以考慮,個頭雖小但是也有長大的時候,攻擊性也會稍微增長一點,但不多,同樣躲避要夠。
白玉鳌蝦
特薩努
相對大的烏龜不好混養,烏龜容易成為霸主,魚蝦蟹螺皆不是其對手,另外烏龜的生活環境較為不同,需要水陸環境、冬眠條件和光照(當然也有大神營造複雜生态環境另當别論)。養好了要麼你炖了它,要麼它送你走...
這個生物很有意思,脖子長長,非常喜歡"遁地",即鑽入泥沙裡藏起來,伸縮脖子探頭探腦。無論大小都很兇,會咬人,與部分烏龜倒是能和平共生。
...
小鼈
部分可以混養,自己能活下去就行,也不欺負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負。
河蚌
争議大,有好處有壞處。松土、除藻、盤活底沙,觀賞,爆缸時很"壯觀(貶義)",對部分螺類有個處理辦法可以嘗試(增氧),使其不爬滿缸壁。田螺其實也可以養着玩試試
蘋果螺
牛逼,吃螺,但是威脅性挺大。
注意有毒品種,可能需要營造雨林環境,另外沒缸蓋的就算了,容易逃逸。
東方蝾螈
青蛙挑戰性太高,有種水生青蛙可以嘗試——爪蛙,不會呱呱叫,不會跳出缸外,不過與小魚養可能會比較危險。
爪蛙
“啪啪啪”,這種你也敢混養?!這種水中的小昆蟲會捕食小魚,主要是注意經常對外開放通風或者直接置于室外的魚缸,小心蜻蜓下崽,哪天你發現缸裡有不速之客又不認識的生物出現,說明你的小魚可能不保...
是的,你沒有看錯,小強也會光顧魚缸,特别是水陸缸,有水有陸有遮蔽甚至還有食物碎屑,簡直是小強的天堂...經常注意家庭衛生、除蟲是為上策。(隔壁蚊子:我剛下卵就變成魚食了,還富含蛋白質,我又不傻所以沒我什麼事)。
這裡就不上圖了...
四、寫在最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