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西安科技大學有沒有招研究生

西安科技大學有沒有招研究生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6 09:57:40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西安科技大學能源學院來興平教授科研團隊面對能源礦業領域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緊迫需求,始終将人才培養放在首要位置,通過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創新本碩博一體化培養,紮實做好新時代研究生培養工作。

赓續紅色基因,傳承家國情懷

來興平團隊深化課程思政改革,強化專業課程育人功能和主渠道作用,将采礦人學煤、愛煤、奉獻煤的家國情懷融入教學實踐,做到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用采礦前輩們的先進事迹激勵學生做好學涯和職業規劃,弘揚新時代中國科學家精神,引領學生胸懷遠大理想,厚植家國情懷,把小我融入大我,努力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團隊關注學生社團建設,經常為學生社團做學術報告,為社團插上“學術的翅膀”,打通課後學習的“最後一公裡”。團隊帶領大一新生參觀重點實驗室,為同學們介紹采礦專業的發展曆史、煤炭在當今能源的地位、智能綠色采礦的前景及應用等,教育引導學生進一步增強服務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感、使命感,鼓勵他們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将愛國主義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着力培養有家國情懷的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高層次人才。

科研成果上講台,疫情催生“雲上實驗”

“創新性、應用型,這不但是科學研究的生命線,也是人才培養的生命線”,團隊的“領頭雁”來興平如是說。團隊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将實驗平台與科研成果嵌入教學端,開展面向專業學生的“雲上實驗”,開啟了“實驗數據支撐科研—科研成果應用于課堂—課堂理論深化于實驗”的創新育人模式。

西安科技大學有沒有招研究生(本碩博一體化培養)1

疫情期間開展“雲上實驗”

推動課堂創新,提升研究生課堂質量

來興平在教學實踐中全面推動課堂創新,實現課堂教學由“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通過“探讨式課堂”,将課堂搬進礦井實驗室和地質博物館,生動、直觀地展示了現代煤炭行業的新技術,有利于同學們更主動、積極地學好相關知識。他強調,研究生教育關系着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高質量、創新型人才的重任,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提升研究生課堂質量尤為重要,“由被動接受到主動獲取”的新型課堂模式深受學生歡迎。

西安科技大學有沒有招研究生(本碩博一體化培養)2

“研讨式”新型課堂

構建學術科研共同體,賦能科研育人

團隊探索以專業為基礎單位的矩陣化管理模式,引導本碩博學生共同參與科研項目、學科專業競賽、創新創業項目,探讨學科前沿進展。在優秀研究生中實施“小導師制”,建立本碩博學術科研梯隊,不斷提升學生的研究意識、創新能力與協作精神。

團隊高度重視學生的探索性、創新性、實踐性綜合能力培養,發揮重大科研任務的育人功能,研究生直接參與國家或省級重大重點科研攻關項目,在解決基礎科學重要問題或關鍵核心技術問題中得到培養和鍛煉。通過校企合作,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引導學生深度參與科研實踐活動,激發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和實踐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依托産學研合作項目的“項目制”培養新模式,以“校内 校外”雙導師制指導研究生學業,将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通過企業項目牽引,讓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中增長才幹。

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

團隊聚焦碳中和和新能源關鍵技術,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環境、煤炭綠色開采和清潔利用等領域開展學科交叉融合,加強學科群建設,同時探索建立“堅持問題導向、以項目作支撐、多學科交叉、導師團隊合作指導”的學科交叉人才培養模式,依托國家級實驗室和科技創新平台,着力培養國家急需的碳中和和新能源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聚焦碳中和和新能源關鍵技術,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環境、煤炭綠色開采和清潔利用等領域開展學科交叉融合,加強學科群建設,同時探索建立“堅持問題導向、以項目作支撐、多學科交叉、導師團隊合作指導”的學科交叉人才培養模式,依托國家級實驗室和科技創新平台,着力培養國家急需的碳中和和新能源領域科技創新人才。 (來源:西安科技大學)

作者:西安科技大學

本文來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