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書法的集大成者,他吸取了前人書法的豐富優點,尤其是對張芝、鐘繇的書法,他吸取得最多,改造得也最多,特别是他的行草,在曆史上傳播極廣。在他的很多書法作品,都達到了無可亵擊的程度,給人以變化多樣而有法度,古樸典雅而又有活潑的美感。
這裡總結了王羲之作品中的基本筆畫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筆畫的筆法,初學都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有重點地練習。
一、橫法
(1)順鋒橫
“示”、“再”的上橫為順鋒橫。
①順鋒起筆;②中鋒右行;③至盡處提筆折鋒右下;④向左回鋒收筆。
(2)逆鋒橫
“甚”、“不”二字的橫為逆風橫。 ①搭鋒起筆;②中鋒右行;③至盡處折鋒右下;④向左回鋒收筆。
(3)下折橫
“二”、“百”二字的上橫為下折橫。①順鋒起筆;②中鋒右行;③至盡處稍頓;④折筆向左下出鋒收筆。
(4)上挑橫
“未”“來”二字的下橫為上挑橫:①逆鋒起筆;②中鋒右行;③至盡處折鋒向左上提筆出鋒收筆。
二、豎法
(1)懸針豎
“平”、“軍”二字的中豎為懸針豎。①逆鋒起筆;②轉筆向下中鋒行筆;③邊提邊慢慢出鋒收筆,力至筆尖。
(2)左上挑豎
“同”字左豎與“報”字右豎為左上挑豎。①順鋒起筆;②中鋒向下行筆;③至盡處向左上微微挑起。
(3)右上挑豎
“快”字左豎與“取”字右豎為右上挑豎。逆鋒起筆;鋪毫向下中鋒收筆;至盡處稍停,轉筆向右上挑出。
三、撇法
(1)短撇
“近”、“白”二字上撇為短撇。①逆鋒起筆;②轉筆向右下;③頓筆後轉筆向左下行;④邊行邊提,快速撇出。
(2)斜撇
“次”、“降”二字之撇為出鋒斜撇。①順鋒起筆;②中鋒向左下行;③邊行邊提,漸漸撇出,力至撇尖。
(3)豎撇
“月”、“勝”二字之撇為豎撇。①順鋒起筆;②中鋒下行;③快至盡處稍向左行,調整筆鋒向左上用力撇出。
四、捺法
(1)平捺
“遲”、“蓮”二字之捺為平捺。①逆鋒起筆;②折鋒向下微頓,向右下徐徐行筆;③頓筆蓄勢;④乘勢向右邊行邊提筆出鋒。
(2)斜捺
“奉”、“天”二字之捺為斜捺。順鋒起筆,與撇尖接;中鋒向右下行筆;至盡處稍提,出鋒收筆。
(3)帶鈎捺
“塞”、“墓”二字之捺為帶鈎捺,①順鋒起筆;②向右中鋒行筆;③至盡處稍提,轉鋒向左出鋒收筆。
五、點法
(1)斜點
“忘”、“信”二字上點為藏鋒斜點。①順鋒起筆;②向右下稍行;③至盡處提筆回鋒收筆。
(2)出鋒斜點
“審”、“應”二字上點為出鋒斜點。①順鋒起筆;②向右下稍行;③至盡處提筆回鋒于左上;再向左下出鋒收筆。
(3)左右點
“集”、“未”二字下兩點為左右點。左點搭鋒起筆,出鋒向右。右點順鋒起筆接右,兩點顧盼生姿。
(4)相向點
“善”、“首”二字上兩點為相向點。左點搭鋒起筆,出鋒向右;右點順鋒起筆接左,回鋒向左,兩點相互呼應。
(5)水旁點
“消”、“濤”二字左邊三點為水旁點。“消”字三點連成一線,“濤”字三點連成一線,“濤”字上點用斜點,收筆時照應中點,中下兩點相連,下點出鋒向右,與右邊單體相呼應。
六、折法
(1)橫折
“息”、“領”二字之折為橫折。①順鋒接左豎起筆;②中鋒右行;③至折處稍頓,提筆折鋒向下;④至盡處轉鋒向上出鋒收筆。
(2)豎折
“正”、“山”二字之折為豎折。①順鋒起筆;②中鋒下行;③至折處稍駐,轉鋒向右行;④至盡處轉鋒向上出鋒收筆。
七、鈎法
(1)橫溝
“霜”、“安”二字右上鈎為橫溝。①—②同橫法;③至鈎處提筆轉向左下勾出,邊勾邊提。
(2)左向豎鈎
“時”、“侍”二字之鈎為左向豎鈎。同豎法;至鈎處稍駐挫筆,向左上用力勾出。
(3)右向豎鈎
“衣”、“哀”字之鈎為向右豎鈎。①順鋒起筆;②中鋒下行;③至鈎處稍駐,折鋒向右上用力勾出。
(4)戈鈎
“載”、“義”二字之鈎為戈鈎。①逆鋒起筆;②折筆向下中鋒行筆;③至鈎處稍駐,轉鋒向右上勾出。
(5)彎鈎
“亂”、“馳”二字右鈎為彎鈎。①順鋒起筆;②中鋒向下行筆;③至彎處稍緩,一路圓轉而右行;④至盡處提筆出鋒。
所謂
無一筆失所
無一畫失節
行書入門
舍它其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