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薏米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夏季經常食用的一種粥品,并且中醫認為,在科學合理的前提下,紅豆薏米粥有去濕的功效。
當然我是個農業人,“功效”之言我不專業,不能多談。
想看粥怎麼熬,有啥功效的朋友,手機屏幕右上點放大鏡自己去搜索。
如果大家對紅豆薏米粥中兩個與農業相關的雜糧主料“紅豆”和“薏米”感興趣,那就繼續往下看。
薏米作為禾本科薏苡屬植物薏米的種子,薏米沒有“身份”相關的争議。(雖然沒有普遍争議,但還是說說,植物分類學上“薏苡”和“薏米”是薏苡屬的兩種不同植物,不能混為一談)
但我認為關于“紅豆到底是什麼?”存在争議。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紅豆”。
這時候一定會有部分喜歡看健康類科普文章的朋友指出:“紅豆”的身份也沒有争議!
專家都說:赤小豆才是有去濕功效的“紅豆”,這兩天“紅豆薏米粥的紅豆是赤小豆”還一度登上了熱搜。
不過赤小豆這個“标準答案”,真的标準嗎?
大家都覺得對的時候,理論上講那就應該是标準答案,我是一個認可大衆經驗的人,但我覺得有的時候科學客觀的質疑一下過度笃定的“大衆經驗”,無傷大雅。
并且“紅豆薏米粥的紅豆是赤小豆”确實有值得質疑的地方。
接下來我就鬥膽質疑一下。
在我國有“紅豆”别稱的豆科植物種子數不勝數,比如說豇豆屬的赤豆、赤小豆;相思子屬的相思子(種子含有相思子毒蛋白,有劇毒);海紅豆屬的海紅豆;紅豆屬的紅豆樹、小葉紅豆、軟莢紅豆、厚莢紅豆等數十種植物。
不過被我們廣泛食用的隻有赤豆和赤小豆,所以紅豆薏米粥中的“紅豆”在它倆之中。
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
赤豆和赤小豆是同科同屬的兩種不同植物,它們之間有着較近的親緣關系,植株上普通人不好辨别,不過其各自的種子倒是有很大的區别,很好分辨。
簡單總結就是,赤豆“圓胖”,赤小豆“橢長”,并且赤豆的種臍不凹陷,赤小豆則有凹陷的種臍,放在一起一眼就能辨别出來。
當前大衆經驗普遍把“橢長”、“種臍凹陷”的植物“赤小豆”的幹燥種子當作紅豆薏米粥中的“紅豆”。(這句不是故意寫的繁瑣廢話)
紅豆薏米粥中的紅豆是啥?
顯然這個問題歸根結底問的是:赤豆和赤小豆誰能去濕?
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
其實聊到這裡,“赤小豆”就已經不是唯一的标準答案了。
《中國藥典》中收錄了中藥“赤小豆”,并對其來源下了定論。
本品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的幹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而未開裂時拔取全株,曬幹,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幹。
看見那個“或”字了嗎?
《中國藥典》已經明确指出植物赤小豆和赤豆的種子都可以。
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
當然,很多專家都說用植物“赤小豆”的種子,熬紅豆薏米粥更好。
我專門去查了出處,最早應該出現在《本草綱目》,李時珍說: 此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人藥,其稍大而鮮紅、淡紅色者,并不治病。
其中“緊小而赤黯色者”大概率指得是植物“赤小豆”的種子。
至此之後,基本上大部分古代《藥典》中,都遵從這個說法。
那之前呢?
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
既然質疑我就又多查了點資料。
“赤豆”一詞最早出現在《齊民要術》上,“赤小豆”最早出現在《神農百草經》上,經檢索各藥典中确實鮮有“赤豆”的記載。
不過這不能證明藥典中記錄的“赤小豆”就是植物“赤小豆”的種子。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的王玠(我沒有找到這個老師的資料,不知道是啥職稱),就做了這方面的考究。
經他考證《神農百草經》、《百草拾遺》等早期藥典中沒有對赤小豆植物形态、産地的描述,無法考證到底是哪一種植物的種子。
赤豆(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
但是在明代的《救荒本草》、《本草品彙精要》中對赤小豆的植物形态和産地有了詳細描述,經過王玠老師考證,其中記載的“赤小豆”指得是植物“赤豆”的種子。
另外比《本草綱目》成書早的《本草蒙筌》記載:赤小豆,各處俱種,胭脂赤者為良。
經王玠考證這裡的“胭脂赤者”指得是植物“赤豆”的種子,《本草蒙筌》認為植物“赤豆”的種子更好。
也就是說,在《本草綱目》之前,很大可能藥典中記錄的“赤小豆”的主要來源是植物“赤豆”的種子。
至于為啥到李時珍這裡變了,就無從可知了。
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
如果用曆史典籍考證質疑不足以信服,那咱就再聊聊科學。
現代科學的好處在于,通過技術手段可以把諸如赤豆( angularis)、赤小豆( umbellata)所含的各種營養成分、功效成份,分析得相當透徹。
我自然是沒做過這些分析,但我找到了一些資料。
資料顯示,赤豆和赤小豆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等營養成份在含量上相差無幾、各有高低。
中醫認為中藥“赤小豆”的功效主要依賴于其所含的三萜類物質,成都中醫藥大學的衛瑩芳教師及其博士團隊曾做過不同地區赤小豆(中藥)總三萜物質的測定。
測定實驗的37個樣品來自13個省份,其中包括赤豆( angularis)29份,赤小豆( umbellata)8份。
赤小豆( umbellata)總三萜物質的平均含量是0.56%;赤豆( angularis)總三萜物質的平均含量是0.48%.
從平均數上來看,赤小豆( umbellata)确實優于赤豆( angularis),但不代表吃赤小豆就是“标準答案”,平均含量差距還不到0.1%,不能說赤豆無效。
另外,赤小豆的總三萜物質含量高可能與樣本數量少有關系,28個赤豆( angularis)樣本中,有6個樣本總三萜物質含量超過了0.56%。
文章寫到這裡就結束了,我不下任何結論也不做任何指導,畢竟這個“質疑”隻是我看到熱搜後的心血來潮。
最後多說一句話,粥就是粥,粥隻是粥,若把它當藥,必須遵醫囑。
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農村生活、植物科普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頭條号@依農看天下會把我了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原創不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贅述不詳,歡迎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