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技術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技術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5 06:47:25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需要信息技術嗎)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領域特别常見的一個話題,随着我們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政策上也有了很多的發展和變化。比如我們現在非常強調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實際上從一線老師的體驗上來講是有不同的态度的,有一些老師會非常積極地、熱情地去擁抱新技術,但也有一些老師覺得這個新技術是添麻煩的,打擾了正常的教學,所以就有很多老師在質疑,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當中是不是必須的,有沒有意義。

信息技術對于我們的教學确定是有意義的,它有什麼意義呢?舉例來說,老師最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塊木頭黑闆或者玻璃黑闆,一個講台、粉筆,我們就通過這樣的環境,對學生進行授課。教學内容,實際上每一位老師的教學内容是不可控的,因為很多校長都會說:“管理一個學校太難了。”我們一個學校,比如說小學,我們一個學校六個年級,一個年級六個班,六六三十六個班,一天六節課,這就變成六個三次方,教室的門一關,課堂裡邊怎麼講,是不可控的。對此要把握老師的教學質量,提升教學質量,怎麼實現?這麼多的老師,他們的水平一緻麼?他們積極性都一緻麼?不确定。後來,我們開始融入了信息化,采用了投影儀、電子白闆,然後也有了電腦等等裝備的介入,老師慢慢地把教學設計、教學規劃變成了PPT,變成了課件。在使用課件之後,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我們課件一旦形成了,一節課的教學結構也就形成了,假如說這位老師,他的能力相對有點薄弱,我可能講着講着課,一不留神就丢一段,這節課就有缺失,但是你會發現你使用PPT,不太可能丢東西,至少我所有的内容全部都帶着了,我能把它完整地形成一節課的教學。但是這裡邊當然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有的老師認為,這個課件我自己就不動腦子了,我拿别人的課件過來,我就照本宣科的走一遍。這個不叫教學,這也不是我們所提倡的,但是這是一個工具,哪怕是對于一個特别優秀的老師,這一節課他有很多的想法,但我們知道課堂千變萬化,随時有可能有一些變化,幹擾了我們的正常教學,課堂的秩序我們要收回來,收回來從哪去銜接,那你會發現有這麼一個工具,它會是有一點幫助,這隻是一丁點的一個價值,雖然很小但是它确實存在。之後,我們會發現我們有很多教學上的想象,有一些教學場景上的需求,我們發現有技術介入會能夠做到以往做不到的一些事情,這個時候我們說教育技術、信息技術是必須的。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需要信息技術嗎)2

那麼接下來就談到了一個話題,因為剛好我最近看到一個有關教育技術的研讨會,其中有一個來自于某某大廠的教育技術高管,當時他問了一個問題,我聽到這個問題之後,我說:“哎呀,這個太遺憾了。”這個問題将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對立起來,他問老師說:“你如何去平衡信息技術應用和正常教學之間的矛盾?”這意味着說這是一個對立體,要麼信息技術要麼教學,然後怎麼去平衡。當時來自學校方提到了一個說法,就是說我們對信息技術的态度,叫做能不用就不用,這個說法你聽起來是很消極的,但實際上他是特别積極的,我也是這個态度。信息技術的内容能不用就不用,一旦用了就不能不用,比如說就像剛才咱們說的用PPT來組織這個課件,用了這樣的方式就是比不用要好,所以它會成為一種必需,但并不是說之前那種方法是錯的,它是一種進步。就好像今天我們開汽車,當然會比走路要快得多,但并不意味着說我不走路了,該走路還是要走路,車壞了我還是要走路,但是有車就是比沒有車要強,那麼我有PPT就是比沒有PPT要強,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它是必須的。老師說我們備課,采用一個備課平台,用信息化的方式,在互聯網上去進行備課,我這樣的備課過程,平台是必須的嗎?什麼情況下它才是必須的?它能夠有效地給我提供思路,提供資源的支持,能夠讓我形成更多備課過程當中的研讨和互動,我随時能夠把我的教育設計的想法公之于衆,能夠讓我組内的老師發表他們的意見,幫我們來完善和修改。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平台是必須的,有這個平台,你做到了以往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如果說我用這個平台,改變了我很多的習慣,但我最終隻是重複了我以往的一種備課方式,那這樣的平台不如不用。假如我們開發一個教研平台,我們可以實現遠程教研的交流互動,能夠遠程觀摩對方的課堂教學,這個時候我們要去看它的應用場景,它的必需性。因為我們去聽課,我們會發現一節課,老師其實是一個幹擾變量,我們聽一節大課,後面坐着20個老師,前面是學生,學生在聽講,學生知不知道後面坐着人呢?他知道。那麼他所表現出來的狀态,是正常的學習狀态嗎?是常态的課堂狀态嗎?不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的教學實際上是有變形的,是已經被折射了的,這個感受我覺得所有的老師都有。從我的角度,如果我的課堂秩序組織能力不是很強,我覺得我希望後面能坐幾個老師來聽課,因為後面多坐幾個人,學生會老實,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學生在沒人圍觀的情況下是比較放得開的,比較自然、比較活躍的,結果後面坐了一大波人,學生緊張害怕了,然後放不開,這節課表現出來的也不是這種狀态。所以我們講,聽課者對于課堂他其實是個幹擾變量,聽課者能不能不進課堂呢?不能,不進課堂怎麼聽課,我們看不到、聽不到、接觸不到,如果我們采用新技術手段,可以讓更多的老師在一個大屏幕背後看到真實的課堂,甚至說将來我們可以在VR的支持下看到虛拟立體的真實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他所感受的是正常的教學環境,是跟老師之間的交流,後面坐了一個人還是坐了一萬個人,我不知道,對于我正常的學習來說沒有影響,這樣的課堂觀察是不是更真實,是不是更有助于我們去研究教學的本質規律,這樣的技術是不是我們教學所必須的,是不是我們教研所必須的,這個時候我們依然是那個問題,我們能不用它就不用,但是我們發現必須要用。因為之前我确實經曆過這樣的例子,比如說在一個學校,我和校長交流說:“咱們去這個報告廳聽課。”校長說:“隔壁就是那個班,為什麼要去報告廳?為什麼要隔着個大屏幕?這種感覺不自然不真實。”我說:“咱們體驗一次。”結果就是我們到了那個報告廳,我們看到了大屏幕展示的真實的課堂教學,恰好又是一個小學低段的課堂,校長看完了之後說:“我感覺無比憤怒。”我說:“您生什麼氣啊?”他說:“你看學生課堂的那個狀态,這個扭着身子那個竟然把鞋脫了,老師居然他不管,這個課簡直太糟糕了。”我說:“您現在看到的是一節真課,您往教室後面一坐,學生都知道校長在後面坐着呢,咱們老實點,那您看到的那個是真實的課堂麼?”所以在這樣的聽課過程當中,你發現不了這個問題,自然也不會去提醒授課老師的課堂秩序維護有問題。你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沒有形成你的指導,因為問題沒有暴露出來,所以經曆了這麼一次,校長跟我說:“這個還有點意思,我能夠看到不一樣的課堂,也能夠給老師不一樣的指導。”所以依然還是這個話題,能不用則不用,但如果要用一定要有效,一定要有意義。

如何理解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需要信息技術嗎)3

在我看來,我們不應該去質疑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當中有沒有意義,毫無疑問,有意義,但關鍵是準确實現,并不是說把技術機械地搬到我們的課堂裡邊,它就産生了它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我們現在更需要關注的是,如何站在教育教學的這個視角,站在我們教育的一個大目标下去談技術的應用,我們這是一個應用科學,教育信息技術是應用科學,它不需要我們去做底層理論上的一些研究和梳理,但是我們特别關注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技術如何能夠體現教育理念,如何能夠更符合教育規律,按照教育規律來配合,來支持我們的教育教學,這樣的信息技術是我們的教育教學應該去擁抱的。同時,這依然是我們現階段各行各業,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去努力,去研究的一個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讓我們的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形成深度融合,讓它更加配合我們的教學規律,然後能夠給我們的教育賦能,讓我們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完成以往所不能做到的任務,這才是我們真正追求的教育信息技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