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寶能首次“舉牌”萬科,寶萬之争成為市場焦點,也拉開了險資與上市公司股權争奪戰的序幕。次年陽光保險舉牌伊利,同樣引起各方關注。類似情況還有*ST山水、西安旅遊、麗江旅遊等上市公司也先後遭受舉牌。像萬科、伊利等上市公司遭受舉牌并非偶然,它的背後其實是公司股權分散,實控人持股比例低的必然結果。
截止2020年5月,僅從上市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來看,滬深兩市共有逾400家上市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在20%以下,從市值來看,既有千億市值的公司,也有幾十億市值的公司,且行業分布廣泛。正是這些實控人股權比例低,以及股權分散的上市公司成為了A股市場股權争奪頻發的“重災區”。
股權分散,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最大的風險就是容易被惡意收購,與之帶來的風險就是管理團隊易主或是創始人被踢出局,失去了創始人或管理團隊,對上市公司而言等于失去了靈魂。當然對于一般公司而言,股權分散不利于公司内部管理,如果公司主要股東意見容易産生分歧則會影響公司經營,甚至會存在股東争權的情況。同時股權過于分散,一旦公司股東意見不一緻,決策的效率大大降低。
因此為了避免公司股權分散,保障創始人或管理團隊實現對公司的控制權,企業在創業時或者上市前就應該規劃好公司的股權結構,那麼有哪些方式,可以解決企業股權分散的問題呢?
解決企業股權分散常見手段第一個層面:董事會。由于股權分散導緻公司創始人在公司的股東會上難以形成控制權,所以可以利用董事會進行部分日常的公司管理和決策。相較于股東會利用表決權比例進行決策的議事規則,一人一票的董事會議事規則在股權分散型的公司中更為靈活。在寶萬之争中,萬科也是多次利用董事會來引入外部力量對抗寶能系。
第二個層面:一票否決權。由于股權的分散,想要讓一個股東形成對公司相對或絕對的控制權難度較大,但是能較為容易地讓一個股東形成對公司重大事項的一票否決權。擁有了一票否決權,自然對公司的控制就會加強。傳言戴威就是用一票否決權,否決了OFO與摩拜的合并,不過最終也沒能力挽狂瀾,拯救不了OFO發展頹勢。
第三個層面,表決權委托。表決權是股東固有的權利,股東可以自行行使,也有權委托行使。如果股東之間能夠協商一緻,推選一名主要負責經營或管理的股東,由其掌握部分股東委托的表決權,即可在股權分散的情況下産生具有實際控股權力的股東,迅速應對及處理經營中的決策問題。最近鬧得沸沸揚揚李國慶搶公章事件,李國慶宣稱自己之所以有底氣這樣做,是因為聯合小股東,取得他們的信任,小股東把表決權讓渡給他,使他在當當網公司的表決權比例可以達到51%,這樣他就有可能踢出瑜瑜。
第四個層面,雙重股權制或者說AB股。(等下重點介紹)也即股東的股權比例和表決權比例設計不一緻。這樣創始人就可以利用極少的股權,擁有較多的表決權,從而達到保障創始人控制公司的目的。這種方式在國外資本市場非常的普遍,像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互聯網公司多是采取這種股權模式。
好接下來就重點介紹下AB股
什麼是AB股?AB股屬于舶來品,而且在A股市場AB股制度還沒完全放開,因此暫沒有一個完全準确的定義。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公司将股票分為A、B兩個系列,其中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A系列普通股有1票投票權,而管理層持有的B系列普通股每股則有N票投票權(通常為10票)。究其本質,AB股的核心就是同股不同權。
由于AB股在國外資本市場比較盛行,比如美國、英國等,它的法律依據都是有迹可循的。在中國《公司法》雖一直奉行“同股同權”的基本原則。但也不是完全否決同股不同權,也是留有餘地。比如《公司法》第131條就有說明。同時在2020年1月,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為A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企業,開創了市場先河,相信同股不同權也會在中國A股市場慢慢推行。
采用AB股模式的代表性企業都有哪一些?
雖然國内A股市場對同股不同權企業沒有完全放開,但是很多在國外資本市場上市的企業多采用了A股制度,像我們耳熟能詳的,百度、小米、拼多多、京東。可能有人會問,AB股模式到底适合哪些企業,我的公司适不适合做AB股?
首先AB股不是适合所有企業,因為AB股模式涉及到對投資人的權利限制,不可能是每個企業的自由選擇,隻有處于賣方市場的明星企業采用AB股模式,投資者才會認賬。比如像那些高成長性的企業,包括科技創新性企業、醫療企業、互聯網企業等。這類企業發展速度快,模式先進,業務能夠爆發性增長,隻有滿足了這些條件,才會容易受到資本追捧,資本追逐的是你的收益,至于控制權有時候并不是很關心。
京東AB股制度解析京東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簡單介紹下,劉強東于2004年推出了一個在線零售網站。2014年在開曼群島注冊豁免有限公司,更名為京東。2014年京東遞交招股書,同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京東的目标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京東AB股設計内容主要包括,AB股的分類,AB股轉讓規則,AB股交易規則,大家可以簡單看下。
京東實施AB股後,截止目前,劉強東一人以15.1%股份包攬了78.5%的投票權,京東被牢牢掌握在劉強東手裡。截止目前的股權結構如下所示:
可以看得出來劉強東個人持有較多的B類股和少部分A類股,員工持股平台持有的都是B股,由劉強東掌握投票權,當然劉強東也在裡面持股。其他第二、三大股東,分别是騰訊和沃爾瑪,占了京東不少股權,但實際獲得的投票權卻是非常的少。可見京東在融資時,是有多麼的強勢。
AB股幫助劉強東牢牢控制着京東,它優勢非常明顯,就是防範惡意收購,确保公司控制權被創始人或管理團隊掌握,同時也可以避免由于公司控股股東頻繁變動,而造成的内部管理問題。劣勢主要就是,公司股權集中,容易造成“一股獨大”的局面,公司管理和決策依賴人治,公司發展容易受到個人視野的限制,同時中小股東發言權有限,其權益容易受到侵蝕。
除了AB股,劉強東也采取其他方式對京東進行控制,如在股東大會上,京東公司《公司章程》規定,公司普通事項決議,出席的簡單多數通過,特殊事項決議,出席的2/3通過。而特殊事項主要是一些修改公司章程的内容,劉強東控制着公司79.5%的投票權,能決定普通決議或特别決議。
另外在董事會上,劉強東也采用一些措施,加強對公司的控制,比如公司章程規定,董事會不得在劉強東未出席的情況下,召開正式會議。也就是說,沒有劉強東在場,京東的董事會就無法正常開會;第二,當劉強東不再擔任京東董事兼CEO或其他特定情況時,其持所有B類股将自動立即轉換為等量的A類股。也就是說擁有20倍投票權的B類股,隻專屬由劉強東個人,換其他人則不再有效;第三,上市前劉強東就要求自己擁有不少于六名董事提名的權利,其中一名為董事會主席,因此在面對強大投資人時,上市前劉強東仍占有多數董事席位提名權利。
總結劉強東曾在央視《對話》節目中說過:“如果不能控制這家企業(京東),我甯願把它賣掉。”可見劉強東對京東的控制是非常強,不過這也是很多實施AB股企業創始人的真實想法。AB股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公司快速發展,用得不好禍及公司發展,前車之鑒的案例非常多,企業要回歸創業初心,而不能在航行時迷失方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