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計 扭轉乾坤
鬼谷子曰:“故靜固志意,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内實堅,内實堅,則莫當。”
鬼谷子認為,當形勢對我們不利時,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涵養自己的精神力量,因為隻有自己的精神力量強大了,才可以扭轉乾坤。
食、色,性也。所以說,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比吃飯更重要的了。在中國古代,飯局與政治永遠保持着若即若離的關系。每一個飯局,其實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有惡性的,也有良性的。飯桌也可以改變曆史,筷子也可以塗改史書。扭轉乾坤的飯局,以飨各位朋友:劉邦項羽鴻門宴故事。當時的形勢看,項羽不能殺劉邦,因為劉邦當時是其他諸侯的風向标,一旦被殺必然會讓項羽失去人心。但從項羽個人的角度看,他主要有三個理由放走劉邦。
其一,項伯的說辭。項伯原本隻是好意提醒張良的,卻被劉邦徹底說服,相信劉邦沒有稱王的想法,反而認為他有功,回到營地就竭力勸說項羽,建議不該殺有功的劉邦。當然,劉邦攻陷關中和鹹陽是立了功,向一個功臣舉兵是有違大義的,所以項羽取消了攻打計劃。不過此時項羽并沒有明确不會用其他方式殺了劉邦。
其二,劉邦的謝罪。劉邦是個工于心計的人,看準了項羽重情義,就主動謝罪示好,先講述了兩人的兄弟戰友情義,然後含蓄地說明了自己的功勞,稱是不小心先攻入了關中,表明自己不想稱王,并指出是有人故意離間雙方的關系,自己是忠心的。項羽一聽,必然有所感動。
其三,樊哙的斥責。樊哙聽說劉邦有危險,就闖進項羽的營帳,先是以秦朝的例子說明濫殺會遭到反叛而滅亡,再用楚懷王的約定指明劉邦本可以稱王,但他卻沒有這麼做一心等待項羽,顯示劉邦的功高,從而告訴項羽殺功臣會步秦朝的後塵。樊哙的整套說辭動之情曉之理,加上劉邦後來已經趁機溜走了,項羽也隻好放走了劉邦。
劉邦項羽誰是英雄
項羽,秦國滅亡後就被人稱為“西楚霸王”,三尺男兒,铮铮鐵骨,在江東父老的期盼下,帶江東八萬弟兄南征北戰,想要一統江山。項羽軍事指揮才能十分優秀,自小起熟讀兵法,他始終覺得天下沒有自己的對手,十分自信,自信到有些自負。面對範進的意見,他置之不理,一直崇尚靠武治理天下。當項羽的十萬大軍被劉邦殲滅到隻剩下二十六人時,四面楚歌的他面對烏江的滾滾江水,狼狽落魄地自刎了。但他仍舊是那個意氣風發的西楚霸王,仍是那個人人稱道的千古英雄。
劉邦,自小好吃懶做,經常受到父親的訓斥,出身卑賤,但卻不自卑。奔走市井,讓他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後,更加圓滑,更加擅長籠絡人心。他雖然來自社會底層,但為了生存卻很謙虛,廣納天下賢士,也能理解百姓的辛苦,他為大漢天下統一出謀劃策,為大漢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樣一個威風八面、護一方百姓平安的大漢天子,不能不說他是一個時勢英雄。
一個西楚霸王項羽,一個大漢天子劉邦,都是千古流傳的英雄,分不出高低,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如果是你,會選擇項羽劉邦誰是英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