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惜别月牙泉體驗鳴沙山

惜别月牙泉體驗鳴沙山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1-21 09:30:31

作者:何亮

讀罷《雪霁》,深歎難得,如同跟随一位智者完成一回多彩多姿、心曠神怡的旅行

古語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是教人須由“行路”實踐方能讀懂書中真谛,否則易成書呆。而若行路雖多卻不喜讀書,自然也會懵懵懂懂,哪會曉得“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意境,更難領會因汗青舊事廣被詠歎的人文景觀。

那麼,讀一本讀書曾破萬卷而足迹遍及中外的學者所著的書,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對我們的“行路”會否更有助益?當然會,侯軍先生的新作《雪霁》便有此功用。讀罷掩卷,深歎難得,如同跟随一位智者完成一回多彩多姿、心曠神怡的旅行。

惜别月牙泉體驗鳴沙山(跟随智者去旅行)1

書分三輯:憶事、走過、獨語。

第一輯雖叫憶事,多篇文章也是記述當年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如《雪霁》一文,開頭便道:“人生是一次一維性的旅行,路上的每一次偶遇都蘊含着必然。”文中講述了作者在天津日報社當記者時冒雪采訪某國營葡萄園的經曆,舊體制下企業衰敝,士氣低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傳來,人心振奮,恰如雪後初霁;翌年這裡就成立了天津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生産的王朝葡萄酒中外馳名。“而我,有幸在那個雪霁良辰,見證了這場席卷全國的改革開放大潮中最先激起的一朵浪花。”此文2018年刊于《人民日報》,成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重要散文作品。

第二輯“走過”,皆屬記行之作,逐篇讀來,真是大開眼界。倒不是這些地方我沒去過,而是一經侯軍寫出,居然别有洞天。顯然源于讀書巨多,視角獨特,寫出來就那麼活靈活現,意境幽遠。如寫敦煌,先把曆代洞窟中最有特點的雕塑逐一道來——莊嚴肅穆的如96窟初唐時的佛像,恬靜安詳的如158窟中唐時期的佛像,笑意盈盈的如29窟北魏時期的佛祖禅定像,飽經滄桑的如28窟北魏時期的佛祖苦修像……再細說壁畫:112窟的“反彈琵琶圖”,257窟的“九色鹿故事”,61窟氣勢宏偉的“五台山圖”,285窟細膩生動的“五百強盜成佛故事”,等等。尤為難得的是,作者不僅能如專業導遊一般娓娓講明這些雕像壁畫的年代及特點,還對其畫風和惠及後世的影響細加品評,如對西方抽象派畫家的影響,對中國文人寫意畫的影響等等。“中國畫的寫意性傳統,其實并不是文人的發明,在民間,在那些不知名的畫匠手裡,寫意早已是手到擒來的功夫。”聽過侯軍的這些講述,看到他所生發的感慨,再去遊莫高窟,定會多出一雙眼睛,懂得細看細品。

“走過”這輯的其他諸篇,還寫了陝西子長的鐘山石窟,雲南麗江的石頭城,廣州黃埔的“浴日亭”,浙江嘉興的“戒石碑”……都是所遊必溯其曆史淵源,溯源必以文獻為證。相關的古詩,曆代的轶事,讓一處處人文景觀變得立體而多彩。

第三輯“獨語”,似與旅行無關,卻也是作者自述心路,嘤其鳴矣,求其友聲。有臨近退休回顧職場所生的感歎,“‘耳順’之核心在于心順。心順者,人貴自知,諸事通透之謂也”(《耳順矣》);也有少年時代因“批林批孔”卻得以讀到楊伯峻先生的《論語集注》、陳奇猷先生的《韓非子集釋》,反而對這些國學經典發生興趣并早早打下功底(《非常時代的中學生涯》)。這真是一種反諷,足以讓人反思我們走過的彎路,以及若要建立文化自信,究竟應該怎麼走。總還是要多讀書,讀書不應有禁區;多行路,包括開放國門去看世界。

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金耀基先生為該書作序。除了誇贊《隔離記》等“每篇都是生活中的點滴感受體悟,而将之詩化為‘人生’的吉光片羽”,也對其遊記文章由衷贊歎:“《蜀中訪刻記》,侯軍帶我們作了一次‘文化探秘’之旅,在四川蘆山的大山深處,竟見到了李白《憶秦娥》中的‘漢家陵阙’……”

金老先生是學貫中西的文化大家,能這樣點贊,則我輩以此标題為《雪霁》作評,誠邀讀者随此書作一番内涵豐厚風味别具的旅行,當不算錯謬了。(何亮)

來源: 中國婦女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