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曆的概念比較混亂,不同的單位對第一學曆的解釋常有不同甚至矛盾之處。
一般來說,第一學曆是指個人最高或者最後的學曆,但社會上的應用一般指接受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學曆。這是“學曆歧視”的産物。
了解第一學曆的相關問題,有利于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學曆計劃或者保護自己的合法學曆權利。
一、國家并無第一學曆概念2014年和2019年,國家教育部曾在回複網民提問時明确指出:“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所說‘學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後的學曆,沒有使用‘第一學曆’概念。”
而社會上使用“第一學曆”的概念,是與計劃經濟時代的時代背景有關,目前常被一些單位用以設置入職、升職等門檻,有悖國家政策。
教育部回複網友網頁
二、“第一學曆”問題在社會實質存在雖然國家沒有且不提倡第一學曆概念,但在社會實踐中,實際存在“第一學曆”的問題,如果不了解,對個人來說會很吃虧。
國家企事業單位的招聘,今年以來在教育部的強調下,許多地方在招聘時對“第一學曆”進行了淡化。但在企業中則普遍存在“第一學曆”的要求。
三、專升本算不算第一學曆
專升本的本科學曆是否算第一學曆是許多人非常關心的問題。
從政策來看,專升本是國家統招的全日制學習方式;從“第一學曆”的概念看,符合全日制教育最高或最後學曆的特征。
因此,專升本屬于“第一學曆”範疇。
四、在“第一學曆”歧視下,有必要進行非全日制學習嗎
有必要。
學曆提升的過程,也是知識和能力提升的過程。非全日制學曆雖然受歧視,但學得怎麼樣、有什麼收獲自己才知道。認真學習和了解專業理論和專業體系,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個人素質修養的提升都大有好處。
另外,由于國家一直在反對“第一學曆”的概念,并且在抓在職教育質量,非全日制學曆回歸正常是必然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