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是高中曆史的重點學習内容:
主線是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逐步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實現社會的徹底解放的曆程。與之相伴随的線索還有
1、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曆程(包括政治侵略、軍事侵略和經濟侵略)。
2、西學東漸的曆程(必須指出的是要注意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曆程)。以上曆程中就包含了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逐步近代化的曆程。
概括說,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是一部開眼看世界、探索求真、積極向上、奮勇拼搏犧牲的曆史,它為國家赢得了獨立解放,為現代的和平繁榮奠基。
當然這部分知識點雖沒有古代史的主線那麼長,但是很多同學在這部分知識上也丢了不少分數,學姐今天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高中曆史近代史主幹知識重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共42頁Word,這裡無法一一上傳,完整版——【曆史52】
西方民主政治的演進和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一、階段特征
階段特征 |
從新航路開辟到工業革命前(16世紀前後~18世紀60年代)是資本主義産生發展的曆史 | |
表現 |
政治 |
歐美資本主義政治民主化進程啟動,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國國情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
經濟 |
伴随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歐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并初具規模 | |
思想 |
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高舉人文主義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進了思想的解放;啟蒙運動以理性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專制制度,為近代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體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 |
科學 |
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學産生 |
二、歐美資産階級代議制确立:近代英、美、法、德建立資産階級代議制的曆程
國别 |
途徑 |
政體 |
特色 |
國情 |
英國 |
1689年《權利法案》 |
君主立憲制 |
議會權力至上,國王“統而不治”,責任内閣制 |
議會傳統、君主傳統 |
美國 |
1787年憲法 |
總統制共和制 |
憲法至上,分權制衡;總統制、聯邦制 |
沒有封建傳統;英國殖民統治 |
法國 |
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
議會制共和制 |
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協;總統與參議院相互制約 |
18世紀歐洲典型的君主專制國家 |
德國 |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 |
君主立憲制 |
君主是實、議會是虛;濃厚的封建專制色彩和軍國主義色彩 |
普魯士王朝戰争完成德意志的統一 |
三、近代資産階級代議制确立的因素及議會制共和制與總統制共和制的異同
1.資産階級代議制确立的因素
(1)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2)階級基礎——資産階級力量的迅速壯大
(3)思想基礎——啟蒙思想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4)政治前提——資産階級革命的成功
2.議會制共和制與總統制共和制的異同
類型 |
議會制共和制 |
總統制共和制 | |
區别 |
政府産生辦法及政黨上台關鍵 |
由議會産生,關鍵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 |
當選總統組織政府,關鍵在總統選舉中獲勝 |
國家元首議會和政府之間的關系 |
政府由議會産生,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對政府不信任案時,政府就得辭職或呈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
政府由當選總統組織,政府對總統負責,總統行使權力時,對議會不負政策上的責任,議會隻有在總統違反憲法時,才能對總統提出彈劾。議會不能因政策問題,投不信任票,使總統和政府辭職,而總統也無權解散議會 | |
國家權力中心 |
議會 |
總統 | |
國家元首的地位和職位 |
虛位,沒有實權 |
有實權,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攬行政權力,統率軍隊 | |
相同點 |
①都屬民主共和制,議會和國家元首都由選舉産生,并有一定任期 ②都實行三權分立原則 |
四、西方内閣制與明朝内閣制的區别
1.産生背景不同:明朝内閣的産生是宰相制度廢除後,由于行政量巨大,皇帝精力、才能有限而設立;西方内閣作為政府機構始于英國,是由英國國王的最高咨詢機關——樞密院外交委員會演變而來的
2.産生方式不同:明朝内閣首輔及成員由皇帝任命;近代西方内閣是以議會為基礎産生的,内閣首相通常由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
3.權力大小不同:明朝内閣雖是國家中樞機構,但内閣的職責隻備顧問;西方内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力并對議會負責
4.性質不同:明朝内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産物,它的設置突出體現的是皇權的進一步加強;近代西方内閣則是資産階級專政的行政機關,體現了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
由此可見明朝内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産物,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而西方内閣是權力民主的象征,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力,并代表國家元首對議會負責的政體形式
五、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與今天西方民主政治的區别與聯系
1.區别
(1) 古代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通過建立一種有效協調的參與機制對付來自集團外部的威脅;西方民主是間接代議制民主,通過尋求政治代言人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利益要求,不論在範圍、制約機制和程序等方面都要比古代雅典廣泛和完善
(2)古代雅典民主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男性公民的民主),而西方民主則是資産階級的民主(具備一定條件的男女公民的民主)。
2.雅典民主為後來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思想淵源,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則,國家機構“三權分立”的組織形式,“少數服從多數”的決策原則,國家公職選舉任期制等原則
六、歐美代議制的确立和發展
1.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确立
(1)前提: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經過1640~1688年資産階級革命,資産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确立
(2)标志: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确立了議會主權的地位,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确立起來
(3)發展:責任制内閣的形成
①内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負責
②首相掌握着國家的行政權,又通過議會控制立法權
2.美國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美國獨立後,形成了一個松散的邦聯,政局動蕩不安
(2)标志:1787年憲法的頒布
(3)内容
①美國實行聯邦制
②美國國會、總統、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國家立法、行政、 司法權力,具有分權 制衡的特點
③美國實行總統制的共和制
(4)評價
①積極: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産階級成文憲法;确立總統制民主共和制,突出“分權與制衡”原則;确立聯邦制,加強了中央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局限:沒有徹底解決人權問題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一、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及評價
1.形成
(1)開始形成: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擴張。15-18世紀,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并不斷擴大,英國在17-18世紀先後進行了一系列商業戰争,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國的地位,擁有了廣闊的海外市場
(2)初步形成: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帶來了社會生産力的提高,促使資本主義工業國到世界各地搶占商品市場和原料産地,把許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成為其經濟附庸,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3)最終形成:19世紀70年代後,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社會生産力提高,各國争先恐後争奪殖民地,劃分勢力範圍,以便為本國經濟發展獲得更多市場,世界幾乎被瓜分完畢,20世紀初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2.評價
(1)從生産力發展角度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使當時先進資本主義生産關系和交換方式國際化,結束了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存在的孤立、閉塞的陳舊經濟體系,促進了世界貿易和生産力的發展
(2)從文明演進的角度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在客觀上向世界傳播了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結束了人類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狹隘性,開始向現代文明轉化
(3)從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場的形成是西方列強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宰割、奴役的産物,不僅使亞非拉國家遭受不等價交換的剝削,而且把它們變成發達國家的經濟附庸
二、從新史觀角度看新航路的開辟的意義
1、近代化史觀:
新航路開辟加速了歐洲封建社會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快了落後地區的開發,推動了近代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到來
2、文明史觀:
新航路開辟與殖民擴張,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與交融,是人類文明交流融合之路,加速了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進程
3、全球化史觀:
新航路開辟後,世界各大洲的聯系加強,世界逐漸連成一體,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
4、從社會史觀:
新航路開辟後,世界各地交流加強,各種物品交流、交換,增加了人類的食品種類,改變了人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
三、基本情況1
階段 |
早期殖民擴張 |
19世紀中期的殖民擴張 |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殖民擴張 |
背景 |
新航路開辟,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發展 |
工業革命的推動,尋求商品市場和原料産地 |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進行資本輸出 |
主要 國家 |
西、葡、荷、英、法等國 |
英、俄、法、美等國 |
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國主義國家 |
四、基本情況2
階段 |
早期殖民擴張 |
19世紀中期的殖民擴張 |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殖民擴張 |
擴張 地區 |
大多占領沿海地區,未深入内地 |
進行全球殖民擴張,深入内地 |
全世界範圍 |
活動 |
搶奪金銀、販賣黑奴、欺詐性貿易等 |
在殖民地進行商品傾銷,掠奪原材料 |
進行資本輸出、商品傾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
結果 |
推動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及資本主義的發展,給亞非拉國家帶來災難 |
推動了歐美各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客觀上促進了亞非拉國家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
将世界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促進亞非拉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
一共42頁重點知識整理,這裡無法一一上傳,隻能截取部分,需要完整版,發送【曆史5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