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這是白居易筆下形容“老師”這個職業的一句古詩,意思是:“令公的弟子遍布天下,無需再在課堂上播種花草”。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把教育當成頭等大事,隻有把教育搞上去,國家才能發展,社會才能進步。
古代是通過私塾的形式由教書先生授課的,而孔子孔聖人應該是第一代“教書先生”了,他用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為弟子傳道受業解惑,堪稱最初一代最偉大的教育工作者。
以前的教書先生和現在的老師有很大的不同,但同屬于教育工作者,很多教書形式也都是一點點傳下來的,很多老師的教學模式也有古代私塾先生的影子。
就比如說,現在老師經常教訓學生的一句話,就是孔聖人當初随口說的一句話。
孔聖人随口一句話,現成多數老師的“口頭禅”
哪個年代都有調皮搗蛋的學生,古代私塾裡也不例外,博學多才,在教育上有很高的見解的孔聖人也碰到過“熊孩子”。
據史書記載,一個叫宰予的學生經常在課堂上頂撞孔聖人。
比如有一次孔聖人講孝道說:“要盡到孝道需要在父母過世後守孝3年”。
而宰予再次反駁道:“守孝三年與外界斷了聯系,直接影響生活了,一年時間一整年的糧食吃完了,柴火用光了,春去秋來,就應該開始新的生活了,所以一年守孝最為合适。”
這已經不是宰予第一次頂撞老師了,孔聖人覺得宰予纨绔成性,沒有調教的可能性了,對其無可奈何地說出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
結合時代背景,這句話很重了,算是一句“不雅之話”了,看來孔聖人也是被氣得不輕,随口說出了這句“髒話”。
而那個時代孔聖人随口說的一句話,現如今卻被很多老師當做口頭禅,無論是小學老師還是中學老師,隻要碰到那些調皮搗蛋,怎麼教都不改的學生,老師都會說出這句“朽木不可雕也”,相信很多學生也都聽老師對自己說過這句話。
分析:
“朽木不可雕也”形容學生頑固不化,怎麼培養都不能成才,從老師口中說出這句話大有放棄學生的意思。
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無論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不好的,都應該給學生希望,對學生說出這句,傷害性極高,打擊學生的自尊心。
孔聖人是在被學生多次頂撞後,才說出這麼句重話,而現在的老師,學生成績下降、上課說話溜号,犯了一點點小錯誤都會拍照片發到家長群裡,毫無顧忌對學生說難聽的話,這樣的老師是否枉為師表呢?
面對學生犯錯誤,老師應該怎麼做?
學習方面的錯誤要溫柔勸說,讓學生認清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成績不是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唯一标準,所以老師也不能用成績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
如果學生在學習方面犯錯誤了,比如說學習成績山體滑坡式下降,那麼老師要先了解情況,搞清楚原因後,溫柔勸說學生,讓學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在學習這件事上,老師千萬不要有放棄學生的想法。
筆者高中的一位化學老師,每次輪流回答問題,都跳過班級最後一排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從高一開始就是這樣,導緻到了高二有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開始努力學習,其他科目都有所提升,唯獨化學,一如既往地不好,可能打心底這些學生認為自己被放棄了,也就沒有學的必要了。
所以老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給學生希望,讓學生對學習保持熱情。
為人處事方面的錯誤,要更為嚴厲地說教
現在一些老師對于學生除學習以外的事情,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知道老師除了教授學生知識外,還有幫助學生建立正确的三觀和培養高尚道德品質的責任。
所以對于一些道德品質上的錯誤,老師有責任糾正學生,對于這方面的錯誤不能再用溫柔的方法解決了,必要的時候要嚴厲訓斥,讓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再不就範。
總結:
“老師”有着培育祖國花朵的責任,那麼培育的過程中就要給學生陽光、希望所以老師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對學生說“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
盡管這句話出自最偉大的教育家孔聖人,老師也不能輕易說出口,把這句話當成口頭禅的老師,一定要改掉。
“朽木不可雕也”是你班老師的口頭禅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