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交彙點訊 “10個低頭族,9個短視頻。”如今,短視頻已成為中國最火熱的互聯網應用。千萬粉絲級賬号是如何煉成的?“素人”的成功有什麼底層邏輯?短視頻給互聯網行業增長帶來了怎樣的新動能?記者一探究竟。
頭部賬号的秘密:數千萬粉絲是怎麼來的
小燦燦新媒體機構是南京本地最早的新媒體公司之一。2018年底轉型做短視頻,如今已做到了全抖音平台前五的實力,孵化出猴哥說車、小魚海棠、潘姥姥等爆火的賬号。
“内容的叠代很重要。‘猴哥說車’粉絲300萬的時候,全網汽車賽道超過300萬粉絲的有幾十個,很多都比我們厲害。但現在,我們已經4000萬粉絲了,那些賬号還停留在500萬、800萬、1000萬粉絲。”該機構新媒體營銷總監趙子陽說。
為什麼?“最早時候,我們汽車視頻的内容比較純粹,說一些新車或者開車的體驗、用車的經驗分享等。後來發現純粹的内容确實讓猴哥的人設立住了,大家知道他是一個對汽車很了解的胖子。但是發現不漲粉啊,粉絲停滞在500萬、700萬,且多是男性。怎麼辦?我們就想如何能夠讓喜歡汽車的女性也能切入進來?或者說是能夠讓對汽車不那麼感興趣,但是她可能對其他的東西感興趣的人也成為他的粉絲。我們就對内容進行叠代,植入猴哥的夢想、車庫的建立以及他的感情線。” 趙子陽說,“感情線的話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中間有過那麼一段時間的炒cp,其實這個都是營銷手段,是我們去做的一些賬号之間的互動,彼此之間互動的話是能夠創造話題以及給雙方去增粉的。”
那麼,當場景化的植入到達一個瓶頸的時候,也就是到達3000萬粉絲階段的時候,漲粉又停滞了。整個團隊又非常着急,于是進一步調整内容,加入了二手車、帶粉絲買車等。正是因為内容的不斷優化,不斷調整,“猴哥說車”從汽車賽道裡沖出來,成為了一個絕對的頭部。據稱,以前粉絲少時,猴哥去廣州參加一些活動,沒有人理他,現在再參加活動,會有很多汽車廠商跟他打招呼,說明這個賬号在汽車領域是有影響力的。
“小魚海棠”是去年5月份亮相的一個抖音賬号,目前是美妝賽道的前三名。“小魚海棠如何做出來的?其實是有一點機遇和巧合在裡面的。我們首先想的是,美妝賬号的粉絲得是女性,女性才有價值,男性粉絲在平台上面是沒有購買力的。女性粉絲喜歡什麼?我們将拍照、美妝以及帥哥做了一個整合,結果三個月沖到了一千多萬粉絲,是2021年美妝賽道的一黑馬。” 趙子陽說。
短視頻的世界,并非隻有年輕人。老喬,今年65歲,憑借近1600條的美食短視頻,在快手平台收獲了600多萬的粉絲。如果将不同平台的粉絲數量加起來,已經達到了2000萬。
最近天氣熱了起來,在自家廚房裡,穿着花圍裙的老喬教大家做卷涼皮,和面、醒面、洗面、蒸面糊......經過大半天的忙碌後,一張半透明又勁道的涼皮成型,随後卷上各式各樣的蔬菜,一道卷涼皮終于完成。在視頻的末尾,老喬總會強調一句“請大家參考”。
老喬回憶,剛剛開始拍攝短視頻時,有很多火過一段時間的主播,随着時間流逝,漸漸沉寂了下來。“我們發的東西比較純粹,都是美食相關的,并且1分鐘以内視頻力求做到‘完美’。”在老喬看來,“完美”意味着1分鐘内要把做菜的要點講清楚。“1580個作品,該做的都做過了,新的粉絲不斷湧進來,時間靠前的視頻要翻很久,所以我們将過往經典的内容重新做一下,還有是按季節開發一些新作品。比如春季野菜比較多,夏天涼皮涼粉多。”現在老喬仍保持着每周2-3個作品的更新速度,可以說極為勤奮。
“素人”的成功:這些訣竅要知道
“素人”即普通人,大部分人為什麼辛苦忙半天,賬号的播放量大多很低,漲粉很慢?
不同于其他短視頻博主,老喬的視頻堪稱“樸素”,沒有設計的橋段,沒有花哨的運鏡,隻有兒子小喬拿着一部手機來拍攝,負責做飯的老喬的造型也鮮有變化,從2015年做短視頻至今團隊一直隻有父子二人,但為何走過“七年之癢”仍舊熱度不減?
在衆多主打新奇特的短視頻中,這份“樸素”剛好切中遠在他鄉遊子的思鄉之心。很多視頻中,留言的年輕人親切地稱他為“喬叔”,看着老喬在廚房裡忙前忙後,像是看到自己的父母每次做飯的身影,白色的瓷磚、熟悉的菜闆、不鏽鋼的盆和青花瓷的碗碟,普通的西紅柿、黃瓜、胡蘿蔔、土豆等常見食材最終變成為一道道熱乎的家常菜......
短視頻内容創作的底層邏輯是什麼?“三年的時間當中,我們總結出三個理論,即算法公式、算法邏輯和流量池,對素人的短視頻創作應也有啟發。” 趙子陽說。
例如算法公式。所有的點贊、評論、收藏、轉發以及關注賬号這些明面上的動作,都會被後台的系統采集到。系統通過數據的采集給你判定視頻的優劣。其中一個标準是留存的時間。系統最在意的是什麼?整條的完播率。“作為用戶,喜歡的東西我多看一會兒,不喜歡的東西的話立刻劃走,但系統是很在意這一點的。” 趙子陽說,如果你的整條視頻能夠被更多的人願意花時間去看完,就說明這條視頻是一個優質的視頻。
算法邏輯,是指每一個賬号都會被系統标上标簽,如何把用戶和視頻之間做一個最精準的鍊,靠的就是标簽。如果你發布的内容視頻非常雜亂,那麼可能今天你的視頻被貼上的是美食标簽,明天被貼上的是汽車标簽。這種狀況之下你的賬号是做不好的。所以要對自己的賬号發布的内容要做一個統一的标簽以及内容上的一緻性。
再如流量池。一個普通人的賬号,做内容發布的時候,通常情況下隻有三五百的播放量。但是,為什麼有時候一個普通人發了一個視頻,也會有幾十萬、上百萬的流量?它是怎麼來的?原因在于,如果你的這條視頻被系統判定是一個優質視頻,就會把你從小池子裡拎出來,放到一個更大的流量池裡面,這個流量池裡可能會有10萬人。10萬人的流量池中,如果有2萬人跟你的這個視頻互動,就會再次被系統判定為更優質視頻。那麼,這條視頻會就會推向100萬人、500萬人、1000萬人甚至更大的流量池。
“短視頻+”:“互聯網+”的新動能
短視頻憑借着短小精悍、動态展示内容、超強互動等特性大量收割流量,成為當代人的“娛樂快餐”。“短視頻+”成為“互聯網+”之後的一輪新業态,其中“短視頻+電商”、“短視頻+廣告”、“短視頻+内容付費”等模式引起了一系列經濟效應,同時,也給一波“素人”創造了積累财富的可能。
每天,老喬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商家寄來的樣品,家裡的快遞已經堆成了小山,他在這些産品中選了又選,“别說百裡挑一,有的時候是一件也選不出來。産品行就賣,不行就拉倒,我們有我們的原則,不能随便去賣産品。”老喬說,直播售賣的産品,要麼自己參與監制,要麼自己用過不錯。
遠在他鄉的遊子,希望可以嘗到家鄉菜的味道,老喬和小喬陸續和企業開發了油潑辣子、羊肉泡馍等産品,老喬負責提供配方、把控味道,企業負責産品生産和售後,不同的産品有着不同的開發周期,短則一個月,長達半年多。直播過程中,老喬從不收粉絲的禮物和打賞,更不會和其他達人來PK。“套路粉絲,最後就把自己給套路沒了,一個賬号能不能長期做下去,能不能在平台長久活躍起來,關鍵是看産品,看你的信譽度,不能去薅羊毛,不能去割韭菜,割幾天都把自己割沒了。”
會“做飯”又會“開車”,一隻名叫“輪胎”的金毛狗狗在快手短視頻平台擁有着2000多萬粉絲。博主“輪胎粑粑”當時經營着一家汽車修理廠,所以給狗狗起了個名字叫輪胎。“在輪胎的成長過程中,教它的技能,三五遍就能學會,真的很聰明。在這過程中,也是無意中開始玩的快手,一開始隻是一個普通用戶,後來火到了國外。”
“現在觀衆的笑點都高了,看的東西也多了,随手拍一條可能不行了,所以好的創意本身就是難點。”輪胎粑粑說,做賬号,尤其是新人,一定是從粗糙到精細再到返璞歸真這麼一個過程,因為短視頻拼的更多是内容,而不是其它外在的東西。一條好視頻的必要因素就是有看點,不管是淚點或是笑點還是知識點,得讓觀衆覺得值得一看,這樣才會有更高的完播率和互動。
随着粉絲越來越多,賬号名氣越來越高。輪胎粑粑的短視頻和電商團隊也逐步壯大,現在公司整個團隊大概有二三十人,不僅成立的寵物用品直播供應鍊基地,同時公司也在孵化新主播。與此同時,商業價值也在不斷提升,作為寵物賽道的頭部達人輪胎粑粑說,“至于說到商業化,不掙錢那是說瞎話,但也是沒有偏離初心,當初剛開始做電商,純屬是因為很多粉絲想要輪胎用過的一些産品,像是牽引繩和狗糧什麼的,也碰巧我這個賬号也算有那麼一點知名度,廠家也願意給我們一個更低的價格,所以就開始給粉絲們謀福利。直到今天你再來我直播間看也一樣,每個鍊接都是福利價,同時又能保證正品,賣的也都是養寵家庭剛需的東西。至于說規模,隻能說是在寵物類目裡面有一定規模,但是放在整個電商環境中,寵物還隻是一個小類目。”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宋曉華 丁茜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編輯: 丁茜茜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