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聚焦産業促進鄉村發展五個方面

聚焦産業促進鄉村發展五個方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17:14:42

聚焦産業促進鄉村發展五個方面?【奮鬥百年路航新征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聚焦産業促進鄉村發展五個方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聚焦産業促進鄉村發展五個方面(湖北宜昌扶持産業)1

聚焦産業促進鄉村發展五個方面

【奮鬥百年路航新征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 張銳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玥

“太陽照亮泉水河,月亮照亮山窩窩。幸福泉水好地方,歌唱幸福新生活……”冬日暖陽裡,行走在湖北宜昌點軍區泉水村,金黃的柚子挂滿枝頭,廣播裡村歌《幸福泉水》宛轉悠揚。

這個曾經的省級貧困村,在蜜柚産業和鄉村旅遊的帶動下脫貧出列,華麗蝶變為省級生态村。泉水村的變遷,正是宜昌整體脫貧後大力發展扶持産業的縮影。

5個貧困縣先後摘帽,24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44.25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2020年,宜昌克服疫情和洪澇災害等影響,脫貧攻堅交出亮眼成績單。今年以來,宜昌重點圍繞産業就業、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人才振興等方面,不斷鞏固搬遷成效,做到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努力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車間開到安置點搬遷戶成“上班族”

11月26日,五峰采花鄉集鎮安置點全俊制衣廠扶貧車間内,制衣工人們正熟練地工作。今年37歲的楊紅梅曾經是貧困戶,肢體殘疾,外出務工不便。“多虧了這個扶貧車間,讓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她說。

采花鄉集鎮安置點共5棟集中安置樓,吸納91戶、346人入住。為了讓搬遷戶留得住、能緻富,2018年,安置點在一樓架空層建成了全俊制衣廠扶貧車間,70餘名貧困人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人勤業興旺,今年制衣廠已生産服裝1.2萬件,銷售額達120萬元,工人月平均工資能拿到3000元,最高可達5000元以上。

“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宜昌探索将安置點建成扶貧車間,讓群衆上樓做市民,下樓當工人。”宜昌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全市新謀劃易遷後續扶持産業發展、基礎設施配套項目44個,投入項目總資金2479.4萬元。

探索創新扶持項目資産經營模式

“去年農家樂收入有3萬元,我們倆還在藍莓部落打工,一年還可以掙6萬塊錢。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11月26日,家住興山縣高橋鄉大槽村的姜從枝談到現在的生活,難掩興奮。

大槽村山多人稀,以前全村80%的農戶是貧困戶。2013年,退役軍人王雄響應國家号召,到大槽村發展高效生态農業。

“藍莓部落每年吸納村民200多人次在基地務工,藍莓種植成為村裡最重要的扶持産業之一。”大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董蓓蕾介紹,2018年,村裡出資對藍莓部落進行了提檔升級,建起生态小木屋等休閑旅遊項目。生态小木屋采用“村托企管”模式,進行股份制合作經營,所得效益分紅企業占20%,村委會占80%。僅生态木屋一項,村集體每年保底收入3萬元。

這些增加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又被拿來獎勵村民改建民宿、開農家樂。去年底,姜從枝夫婦将家裡的4間房改成了3間客房和一間包房。“民宿改造投入了十幾萬元,但是村裡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資金以獎代補,補助了4.8萬元。”姜從枝夫婦表示。

“對于經營性資産,我們不斷探索創新扶持項目資産經營模式,采取承包、租賃、托管、固定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讓這些資産‘活’起來,讓百姓真正受益。”宜昌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10個縣市區均已摸清了資産底數,清理出扶持項目資産130.76億元,86%的扶持項目資産已與農戶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累計帶動33.17萬脫貧人口增收。

強化“人才引擎”賦能鄉村振興

“彭書記,今年收成不錯。”11月26日,當陽市王店鎮跑馬村魚塘主李建國向第一書記彭華剛“彙報”:“今年保守估計能掙8萬多元,過年價格好,掙個10萬也有可能。”

“跑馬村水資源較豐富,全村有400多口堰塘,村裡需要水産方面的專家,局裡就派我們三個人過來了。”彭華剛說。

“彭書記在我們這裡待了快兩年了,給了我們很多産業發展的專業指導。”跑馬村書記李美琴介紹,今年7月,跑馬村新來了3位駐村隊員。新隊員一到村裡,彭華剛就帶着他們走村入戶,一對一地教學。

“新一輪駐村,換了人但是工作不能脫節、斷檔。新隊員下派前,先後由鄉村振興局等部門進行培訓,幫助新選派幹部熟悉政策、掌握工作方法。”宜昌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宜昌先後開展了4次選派摸排調整,建立鎮村因需“下單”、市縣統籌“派單”、單位主動“接單”機制,選優配強駐村隊伍。今年以來,全市新一輪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及工作隊1024個,駐村幹部2467人。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今年4月,宜昌首次面向基層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突破性設崗,新增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鄉村振興“特設崗位”和“創新崗位”,支持農業農村、醫療衛生、教育等部門引進高端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能人回鄉,改變村莊。宜昌搭建起了政務服務、資金支持、技能培訓、創業孵化等多個平台,組建新型職業農民協會,助力新農人幹事創業。目前,宜昌已有3094位能人帶着新技術、新理念、新平台回鄉,為宜昌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03日0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