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與人道昨晚跟一個網友聊天,涉及到一個敏感話題,也就是“性”與“情”的問題。
因為是男女之間,囿于所受教育,言語之間,頗多不自在,似乎涉足雷區。
對方認為“男人很看重性,女人更看重情”,這可能正是上面一幅圖的文字形式表達。我卻回說“你對男人有誤解,男女沒有本質不同,隻是表現上略有區别”。
我又表示,她是看到書上人雲亦雲的話,沒有自己的體會和分析,所以下這樣的斷語。我理解她所說的男人重性是指男人隻注重生理的滿足,因而容易見異思遷;女人重情則是指女人更能進行長久的情感依戀,所以女人往往從一而終。
從表面上看,似乎是這樣。但我覺得,這種現象主要是曆史的、社會的原因造成的,并不是作為自然人的秉性而存在。
封建社會的女性一直是男性的附庸,處于被支配地位,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以及男性那樣寬廣的交往範圍,他們重情實際上是對自己身份地位和相關權益保護的訴求,女人在這種情況下對男人的依戀不一定是出于愛情。
男性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給婦女定下了十分嚴厲的清規戒律,雖然男性習慣于放縱自己,他們卻同時把婦女對性的要求宣揚為一種罪惡,所以有相當多的舊社會婦女深受性的壓抑,并不是她們心裡不重性。
你看曆史上“翻身作主人”的婦女,誰不是和男人一樣對性的滿足貪婪無度?況且無論是曆史上還是在現實中,追求完美愛情并與愛人一起白頭偕老的男人也不在少數。所以一旦婦女獲得優勢或者強勢,誰更重情還确實需待商榷。
由此我想到人們常用的一個詞“性情中人”。
我對這個詞一直認識很模糊,隻覺得多半這個詞是用于褒義,是稱贊一個人有人味,重感情。私下裡揣度,“性情”應該是個聯合詞組,那麼對它的理解也應該是從兩個方面,也就是說,“性”是指人的本性,當然也包括sex,“情”在上面的讨論中主要是指love,這裡泛指情感。在西方人那裡,性和情常常是統一的,所以,性行為被稱為make love。
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告子說:“食色性也。”在這裡,“性”都是男女共同的生理需求,是天然具備的秉性。
懷着對“性”與“情”的疑惑,我查了一下網上對于這兩個單字以及“性情”一詞的解釋,詞典中中也好,其他書籍也好,似乎都沒有把這兩個字對立起來,更多的是作為整體來理解,甚至有用它們相互解釋的。
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性情] xìnɡ qínɡ性格:性情急躁∣性情溫和”; 情:本性。《淮南子 本經》:“天愛其精,地愛其平,人愛其情。”高誘注:“情,性也。
百度百科解釋“性情 :xìnɡ qínɡ 1.人的禀性和氣質。2.思想感情。3.性格,脾氣。”,對照平常的認識,“性情中人”取義接近于“人的禀性和氣質”。
百度百科接着概括道:性情中人,是指感情豐富,率性而為的人。
網上不少人對這個詞的解釋和理解都十分有趣。但我還是比較贊同百度百科的說法,覺得它的解釋很精彩,對照作者所列舉的二十五種特征,我恍然覺得自己也是所謂“性情中人”了。
總的說來,所謂性情中人,他們具備一個常人的基本特征:率真、善良、感性,捎帶着有一點意氣用事的執拗。
那麼我為什麼非要把“性情”與“人道”扯到一塊來呢?因為我感受到的“性情中人”渾身洋溢的是濃厚的人的氣息。
在我國一些古典小說中,常常可以見到“人道”,它就是被用來表示性能力的。
而在佛學中,也有個人道,不過它不是指俗世為人的快樂,相反,人道是六道輪回其中一道,它是用來指俗世中作為人逃不脫的種種痛苦,主要被歸納為生、老、病、死。
這是因為佛學觀照人生是從常人不願意接受的方面開始的,它要求人看到種種苦難,從而通過禁欲方式的修行最終歸于至高無上的“終極歡樂”,因而佛教首先要求人剔除自身作為人天然擁有的“性情”,“時時勤拂拭,不使染塵埃”至少承認人的本性,“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雖為佛家稱道,卻從根本上否認了人的天性,這種唯心的虛無主義其實也恰好違背了人性,是一點都不人道的。
在封建社會,人性經常是被糟踐和抑制的,而“人道”這個隐諱的詞語在這裡恰好揭露了人的本真。
有人說得好:“人道,成為一種對做人基本價值的追求,成為一種是否還稱得起為人的底線。”在現代西方哲學中,人道主義是褒揚人的價值,捍衛人的尊嚴,提高人的地位,用“以人為本”的思想來思考個人的狀況、特點、前途和利益。
所以在現代人眼中,性情的流露正好反映了人對作為人歡樂的追求,是最符合人道的。同時,回頭再看“性”與“情”,肉體和精神層面的統一依然是我們推崇的追求,無論男女。
倘若有人非要把兩者割裂開來,那就是不人道的體現。婚姻生活中也是如此,有愛無性和有性無愛都是可悲的、非人道的。
在社會生活中,常常看到媒體上宣揚的有些模範人物,如何如何高尚偉大,從他們身上,我們看不出多少常人普遍具備的那些性情,更多地看到的是沒有個人和自我的“神性”。
我們口頭上對他們很佩服,甚至表示崇敬,而私底下卻已經“敬而遠之”,很難産生共鳴和學習的欲望,如果不是媒體炒作和故意遮蔽,我不認為這樣的人人是健全的。
因為他們也缺少了人身上這樣那樣的缺陷,也因而缺少了人的氣息、人的性情,他們的行為并不符合人道。
高揚人道,給予人超乎性别、種族、膚色、身份、國别、貧富等各種區分的尊重和關愛,是現代社會價值觀的體現。
隻有首先考慮讓人做人,保障做人的權利和福利,使人獲得作為人的幸福感和自尊,每個人都能産生做人的認同感、崇高感,才會有更多的人推己及人,去關注和改善别人的生存狀況、尊重别人的人格和感受。
那麼無論男女,愛就是天性的自然流露,就沒有人将愛綁上戰車,性就不是交易和籌碼,也不是謀生的手段,不是無奈的付出或被動的接受,而僅僅是愛的最佳表達,是人世間最美妙的事情之一,“性”與“情”分裂的情況自然也就不是問題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