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去哪兒網CEO陳剛慎用隔離手段

去哪兒網CEO陳剛慎用隔離手段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30 06:26:37

在多輪政策紅利支持之下,随着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以及暑假的到來,旅遊的“煙火氣”開始重新燃起。在今年暑期旅遊市場回暖之際,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向消費者發放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的京郊住宿消費券,已分批次通過去哪兒網發放。作為一家在北京成立、發展已有17年的在線旅遊公司,去哪兒網認為京郊住宿消費券的發放将進一步拉動北京旅遊市場迎來更強勁的複蘇。

從自身業務恢複情況到放眼全國旅遊市場,暑期旅遊市場的表現如何,身為旅遊從業者怎樣看待今年行業“下半場”?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去哪兒網CEO(首席執行官)陳剛。他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疫情持續平穩,酒店和民宿的暑期預訂有希望超過2019年同期,但機票的預訂量還是較疫情前有一定差距。

“我們觀察到今年暑期市場的特點是哪兒不隔離,就去哪兒。消費者對各地的隔離政策關注度非常高,這也說明了隔離政策對旅遊市場的巨大影響力。”陳剛建議,全國各地嚴格按照國家的政策來執行,嚴查地方層層加碼,嚴查地方濫用隔離手段。“相信隻要隔離政策更加精準化,不隻旅遊行業吃下一顆‘定心丸’,安心投入再生産,整個經濟也能進一步‘動’起來、‘活’起來,中國千萬中小微企業的韌性和活力也會進一步被彰顯出來。”

去哪兒網CEO陳剛慎用隔離手段(去哪兒網CEO陳剛慎用隔離手段)1

去哪兒網CEO陳剛。

哪兒不隔離就去哪兒

新京報貝殼财經:暑期進展至今,相比往年,去哪兒網的業務恢複程度如何?

陳剛:從去哪兒平台的數據來看,今年7月酒店預訂量已經超過疫情前的2019年7月,但還沒有達到2021年7月的預訂量。因為2021年7月疫情平穩,迎來了一波非常強的報複性消費。但是去年8月份疫情散發後,旅遊預訂就迅速下去了,一直到今年5月,都比較慘淡。今年6月以後,開始看到複蘇的迹象,在暑期逐步反彈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機票是長途旅行和公商務出行的指标,從這方面看,我們還沒有恢複到疫情前的市場水平。大家仍然集中在周邊遊、近郊遊,長距離的出遊仍未真正啟動。

新京報貝殼财經:今年的暑期旅遊市場消費層面有哪些特點?是否可以列舉一兩個旅遊目的地,來說明市場恢複的情況?

陳剛:我們觀察到今年暑期市場的特點是哪兒不隔離,就去哪兒。這就是現在最樸素簡單的一個消費邏輯。從海南到新疆,再到雲南,今年暑假火的地方,都是防疫政策比較寬松友好的,哪裡不隔離,遊客就湧到哪裡。海南7月酒店預訂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17%,新疆增幅達到了93%,雲南增長了44%。新疆和雲南7月的酒店預訂量都創近4年來同期新高。

消費者對各地的隔離政策關注度非常高,這也說明了隔離政策對旅遊市場的巨大影響力。我們今年在App上做了“去哪兒不隔離”闆塊,每天人工核查更新各地的隔離政策,我的朋友圈裡很多人都在點贊這個闆塊,自主轉發。小紅書上,這個話題有超50萬篇筆記。後來我們又做了“72小時去哪兒都行”,把不隔離的城市和景點做成産品,反響也很好。這說明人們旅遊的需求是存在的,隻要解決隔離的問題,當地的旅遊市場就會井噴。

旅遊反彈的“後遺症”不容忽視

新京報貝殼财經:據你預估,今年暑期旅遊市場會交出怎樣的一個成績單?

陳剛: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疫情持續平穩,酒店和民宿的暑期預訂有望超過2019年同期,但機票的預訂量還是較疫情前有一定差距。

北京、上海作為國内最重要的兩個出行區域市場,仍然沒有真正啟動。如果這兩個一級樞紐城市真正恢複了,相信旅遊和出行市場會很快恢複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因為大家出行的需求被抑制太久了。

新京報貝殼财經:你對于接下來的旅遊市場發展有哪些預估?

陳剛:不論是海南、新疆還是雲南,今年暑假比較火的目的地,都有一定的随機性、不确定性、間歇性,就像薛定谔的貓一樣,是緊跟着疫情形勢走的。今天不隔離,這個目的地就火;明天隔離了,迅速就不行了。如今的消費者也被“訓練”成隻要有一個可以出行的窗口期,看看哪裡不隔離,趕緊收拾東西買票出去。

這種局部地區“薛定谔”式的旅遊消費反彈,雖然會在數據上反映為火爆增長,但也會帶來很多“堵點”和後遺症。比如說,新疆的獨庫公路變“堵哭公路”,西藏山南洛紮縣直接宣布遊客太多超過接待能力, 暫停接待遊客一周。因為旅遊這個行業在三年的漫長疫情期間,已經流失了許多從業人員,許多地方的基礎設施配套也因為長期的“淡季”而缺乏維護,很多民宿都被賣掉了,很多接待車輛、司機也不存在了。突擊式的遊客來了之後,這些目的地招架不住,最終給消費者的體驗也不好。現在旅遊需求很剛性,但長遠看來,不好的體驗會反過來影響需求。

旅遊産業鍊條是很長的。生态被破壞之後要重建,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更難重建的是信心。在2020年2月、2021年7月兩波疫情打擊之後,在當前這種“間歇性”複蘇下,旅遊企業也不敢擴大規模,不敢在業務恢複時馬上招人、開辟新線路和新産品。就比如即便我們現在招客服,也需要招聘、培訓再上崗,需要一個時間。所以旅遊行業真正複蘇,企業的信心和預期回歸,都需要建立在穩定、統一的防疫政策上,否則就是不健康和難以持續的。

旅遊業真正複蘇,離不開更為精準的防疫措施

新京報貝殼财經:近期各項政策的逐步調整和逐步放開,為旅遊業帶來一定利好。在你看來,現階段旅遊企業還需要哪些支持?

陳剛:對旅遊業最大的支持就是統一全國的隔離政策,慎用隔離工具。近幾個月有很多對旅遊業利好的政策出台,比如入境隔離時間變成“7 3”、通信行程卡查詢結果的覆蓋時間範圍由14天調整為7天等。每一次政策放松,去哪兒平台上的相關搜索量就呈數十倍增長,可見防疫政策對旅遊業影響有多麼直接。隻要你放開一點口子,人們就蜂擁而出。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能具體說一下對上述問題的解決建議嗎?

陳剛:首先希望全國各地能統一隔離政策,嚴格按照國家的政策來執行,嚴查地方層層加碼,嚴查地方濫用隔離手段。不論是怎樣的隔離政策,各地隻要能統一執行,大家起碼有一個穩定的預期,人們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北京、上海兩個樞紐城市,建議帶頭嚴格執行統一的隔離政策。這樣全國統一大市場才能成立,全國旅遊和商貿流通業才能正常運轉起來。

疫情防控政策更新到了第九版,如果再更新,我建議要非常克制、更為精準地使用隔離這個工具。比如說,現在北京市要求,若7天内曾到訪有一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縣(市、區、旗),暫緩來京,已在北京的會被健康寶彈窗,可能還會被要求居家隔離。此前這個時間區間是14天,縮短到7天,明顯更精準了。那麼以後,随着我們防控手段更加精準化,是不是有可能進一步縮短到5天、3天,甚至是3天内平均多少例以上才不能來京。相信隻要隔離政策更加精準化,不止旅遊行業吃下一顆“定心丸”,安心投入再生産,整個經濟也能進一步“動”起來、“活”起來,中國千萬中小微企業的韌性和活力也會進一步被彰顯出來。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王真真

編輯 李铮

校對 王心

圖片 受訪者供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