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是法國現行共和政體制度的政權,在1958年10月4日由夏爾·戴高樂主導的法國第五共和國憲法施行後建立。相較于第四共和國,第五共和國削弱議會權力,同時增加總統的權力。
戴高樂
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裡·戴高樂(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是法國軍事家、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戰後短暫出任臨時總統,後由于左派政黨反對他要求加強總統權力的憲法被迫辭職。1958年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并出任第一任總統兼安道爾大公。在法國,戴高樂通常被稱為“戴高樂将軍”(Général de Gaulle)甚至簡稱“将軍”。在1958年法國總統選舉中獲勝當選為第五共和國首位總統,并在第二月正式就職。在1965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再次獲選連任。1959年12月宣布解散法蘭西聯盟,容許殖民地民族自決,1960年除阿爾及利亞外大部分殖民地成功獨立。1966年促使法國退出北約的軍事一體化組織。外交上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968年遭遇“五月風暴”運動。在1969年關于削弱參議院權力的修憲案公投失敗後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阿蘭·波埃
1969年4月28日擔任臨時總統,法國參議院主席。在1969年法國總統選舉中被喬治·蓬皮杜擊敗。1974年4月2日第二次擔任臨時總統的法國參議院主席。未參加1974年總統選舉。
喬治·蓬皮杜
夏爾·戴高樂時期總理(1962-1968)。戴高樂主義者。在1969年總統選舉中擊敗阿蘭·波埃。支持歐洲一體化、經濟現代化和工業化。任内遭遇第一次石油危機。1974年4月2日因巨球蛋白血症逝世。以總統任内倡議建造的當代藝術博物館蓬皮杜中心為後人所知。外交立場親蘇反美,卻未能赢得蘇聯的信任,導緻法國外交孤立。
弗朗索瓦·密特朗
1965年選舉中戴高樂的主要對手。1971年創建社會黨。1974年選舉以微小差距落敗,但在1981年成功當選。任内廢除死刑制度,削減法定工作時間、延長帶薪假期。1986議會選舉中右派取勝,雅克·希拉克成為總理,形成第一次左右共治。在1988年總統選舉中擊敗希拉克獲得連任,但是右派于1993年議會選舉中再次獲勝,任命愛德華·巴拉迪爾為總理,形成第二次共治。1995年第二任期滿後卸任。法國第五共和的第一位左派總統,也是第五共和任期最長的總統。
瓦萊裡·吉斯卡爾·德斯坦
為了将中間偏右派聯合起來,吉斯卡爾·德斯坦創建了“獨立共和主義者”組織,該組織後來并入了法國民主聯盟。财政部長(1962-1966),于1974年法國總統選舉中以微弱的優勢擊敗弗朗索瓦·密特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堕胎合法化、離婚改為經由雙方同意、成年門檻從21歲降到18歲等。任期内遭遇全球經濟危機和失業率上升的問題。在1981選舉中被弗朗索瓦·密特朗擊敗,無緣連任。于2020年12月2日因感染新冠肺炎逝世。
雅克·希拉克
法國總理(1974-1976)。卸任後創建了保衛共和聯盟。1981年總統選舉,在第一輪落敗。1986年至1988年再次成為法國總理。1988年大選再次失利。1995年當選總統,上任後着手推行社會改革。1997年曾解散法國國民議會。1997年議會選舉中左派勝利,利昂内爾·若斯潘就任總理,左右共治的局面再次出現,持續了5年。2000年經過公投把總統任期由7年縮短至5年。在2002年選舉中擊敗讓-馬裡·勒龐成功連任。伊拉克戰争的反對者。2007年宣布不會再競選總統。卸任後進入法國憲法委員會。
尼古拉·薩科齊
曾在多個政府中任部長職位(1993-1995,2002-2007)。人民運動聯盟主席。2007年選舉中,擊敗塞格琳·羅雅爾成為總統。上台後推出财政刺激方案以及反非法移民、反累犯法案等。任内法國曾成為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國,參與了對《裡斯本條約》的讨論和對南奧塞梯戰争的調停。任内爆發環球金融危機。2008年6月推出憲政改革政策,把總統任期正式定為五年一任,可連任一次。2011年時的G8和G20領導人之一。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被社會黨的弗朗索瓦·奧朗德擊敗。
弗朗索瓦·奧朗德
科雷茲省于國民議會的代表(1988-1993,1997)、社會黨第一書記(1997-2008)、蒂勒市市長(2001-2008)、科雷茲省議會議長(2008-2012)。2012年擊敗薩科齊成為第五共和國第二位左派總統。退休年齡恢複到60歲,法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以及LGBT收養合法化。曾宣布對富人征收新稅并實現,但該政策被裁定違憲,後擱置。出兵介入馬裡北部沖突和中非共和國沖突。任内發生2015年11月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推動勞工法改革。首位放棄競選連任的總統。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
首位非來自傳統政黨的總統,也是法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繼拿破侖以來最年輕的國家元首。曾任經濟部長(2014-201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