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國産劇湧現出了一批口碑較佳的劇集,《歎息橋》《我是餘歡水》《清平樂》《龍嶺迷窟》等豆瓣評分均在7.4分以上。相反,集結了周迅、惠英紅、金士傑等一衆實力派演員的《不完美的她》被批本土化失敗,故事線生硬,片頭及部分台詞還有抄襲之嫌。号稱《白夜追兇》兄弟篇的《重生》也表現平平,慘淡收官。不難發現,收獲好評的幾部劇集的制作班底和演員都曾合作過并創作了不錯的作品,導演、編劇、演員等等各方面在已經磨合好的情況下穩定發揮,作品的品質自然就提升上去了。國産劇越來越注重團隊品牌的打造,正午陽光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其實這樣的模式在日韓已經非常成熟,而國産劇的“廠牌”之路才剛剛開始。
采寫_本刊記者 陸茜 何海珠 (傅圓媛對本文亦有貢獻)
多部高分劇集集中上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2020年第二季度剛開始,國産劇就一改前幾個月的頹勢,出現了不少高分劇集,《歎息橋》《我是餘歡水》《清平樂》和《龍嶺迷窟》都收獲了不錯的口碑。一個影視作品的成功,不外乎是好劇本+好導演+好演員,缺一不可。而這四部劇集除了具備這些要素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一個相對穩定的團隊。其中,《我是餘歡水》和《清平樂》都由正午陽光出品,導演和編劇是正午陽光自己的團隊,選用的演員也大多是之前與他們合作過的。《歎息橋》是2016年的港劇《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的原班主創及主演團隊,鬼吹燈系列的《龍嶺迷窟》也與前作《怒晴湘西》一樣是管虎監制,費振翔執導,潘粵明主演。
一個好且穩定的團隊在電視劇創作中非常關鍵。前不久被指“仆街”的《不完美的她》即使有周迅、惠英紅兩大影後,金士傑、趙雅芝等實力派坐鎮,故事也是改編自高分日劇,但依然沒能避免被冠上“爛片”的稱号。懸浮的劇本、淩亂的剪輯、尴尬的台詞,這樣的神仙陣容都救不了。再早一些收官的《安家》雖然在話題和收視上成績不錯,但觀衆對故事的質疑聲也很大。編劇試圖用房産中介的外殼來裝進所有社會議題,以此來制造熱點,全然不顧劇本的邏輯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孫俪可能是收視保障,但做不到同時保證口碑。
《歎息橋》
《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曾經被看作是港劇式微後的新突破,其獨特的拍攝手法和叙事風格,讓不少觀衆感到驚喜。而如今原班人馬打造的《歎息橋》也同樣獲得不俗口碑,目前豆瓣評分穩定在8.8。林保怡在拍完《瑪嘉烈》後簽下導演肥波和二五,找來編劇黃绮琳,成立了公司,開發新劇本,于是《歎息橋》誕生了。兩部劇從愛情懸疑的主題到運鏡、構圖、色調都一脈相承,《歎息橋》還在這基礎上增加了多線多時空的叙事手法,讓故事更加飽滿豐富、真實細膩。
《我是餘歡水》
《我是餘歡水》更像是一個電影劇本,雖然在劇情上還是沒能避免爽劇的傳統套路,但總體來說這種小人物的荒誕故事能出現在小熒屏上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12集的長度在國産劇中也算是一股清流。導演孫墨龍,曾經是《溫州一家人》《琅琊榜》的攝像執導,與孔笙共同導演過《父母愛情》和《溫州兩家人》。編劇王二毛和磊子也是去年大熱劇《都挺好》的編劇。比起正午陽光出品,這部劇最大的亮點應該是郭京飛的表演,讓人将去年對蘇明成的恨意完全抛之腦後,隻剩下對餘歡水的心疼。
《清平樂》
同樣也是正午陽光出品,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樣以北宋為背景,不過這次講述的是朝堂故事,将宋仁宗的一生作為故事主線,算是一部曆史正劇。導演也是張開宙,雖然剛開播就被不少觀衆诟病叙事節奏太慢,但該劇有69集的體量,現在還不能下斷論,可以等播到中後期再來看是否會漸入佳境。遺憾肯定是有的,但不管是從服化道到畫面構圖,從對曆史的還原度到主要演員的演技,都基本能令人滿意,這可能也是《清平樂》能将口碑維持在上遊水平的原因。
《龍嶺迷窟》
《龍嶺迷窟》延續了《怒晴湘西》的班底,依然由管虎監制,費振翔導演以及潘粵明主演。不過潘粵明從陳玉樓變成了胡八一,和角色的契合度還不錯,在前作頗受好評的高偉光也再度出演鹧鸪哨。總共18集,這也預示着情節不會拖沓,前6集看下來節奏很緊湊,書粉對演員的還原度也算滿意。不爛尾的話,有希望成為鬼吹燈系列評分最高的一部。
國産劇如何建立“廠牌”?别空談“宇宙”,先做好内容
“宇宙”這個說法這兩年在電視劇宣發中開始變得流行起來,拍了個《唐人街探班》網劇版就号稱要開啟“唐探宇宙”;導演徐兵因為不想起名,主角的名字清一色都叫“徐天”,被稱為“徐天宇宙”;《白夜追兇》兄弟篇《重生》也要打造一個“IP宇宙”……可是最後結果怎麼樣?《唐探》網劇破案全靠主角光環,也許是個合格之作,但要說“宇宙”是不是還為時過早?不可以說《新世界》不是個誠意之作,但劇情BUG加上人設崩塌,讓人本來的“紅色濾鏡”蕩然無存,再仔細想想,除了《紅色》,好像也記不起這個“宇宙”中還有誰了。《重生》也是演員救不了編劇系列,和它“兄弟”的水平相差懸殊。“宇宙”這個概念肯定是好的,但在提出它之前,能不能先齊心協力把内容做好?潘粵明在接受本刊專訪時透露,《龍嶺迷窟》的拍攝難度相當大,用了一個正常劇組拍60集的周期拍了18集,光一場水下搏鬥的戲份就拍了一個多禮拜。導演費振翔也在随筆中提到實景拍攝很有難度,但“絕不偷懶”,這是從管虎那裡傳承來的,“每個作品選景都必須要去作品背景發生的地方”。整個團隊對拍攝花費精力和用心程度可見一斑,現在獲得的評價也對得起他們付出的努力。如果說打造IP品牌還要仰賴于IP的文本質量和其本身的受衆基礎,那倒不如直接建立創作團隊的“廠牌”,在“閉環”中保持穩定質量的輸出,不受限于IP和題材,這樣的可操作性是不是會更強?
看看韓國模式
其實,打造“品牌”的模式在韓國影視業已經非常成熟了。最近正在熱播的《機智的醫生生活》就是申源浩導演和李有靜編劇這對黃金拍檔的作品,“請回答”系列三部曲就是他們二人合力打造的。這對組合實際上一開始是綜藝導演和編劇,和韓國綜藝界最有名的“品牌”羅英石是同事,之前沒有拍過電視劇。但正是此前拍攝綜藝的經曆使得他們對生活的描寫更加細緻,他們的拍攝方法也不像傳統電視劇,就連劇中很多背景音樂也是按照綜藝思路配的。但也造就了他們獨特的風格,一提起這對組合,觀衆想到的就是笑中帶淚的生活感和突兀但不違和的無厘頭。要說韓劇的品牌其實更多說的是編劇,在韓國,編劇的話語權非常大,韓劇《浪漫的體質》中就給觀衆展現了一部韓劇從無到有的過程。首先,編劇有權選擇自己滿意的導演和演員合作,如果演員想要争取其中的一個角色,他要拜訪的往往是編劇而不是導演。如果導演對劇情有所疑問或是想要修改,那必須要征得編劇的同意,劇中就有不少導演和編劇為了修改劇本拌嘴的情節。韓國很多知名編劇的個人特色就很強烈,金恩淑偏好浪漫愛情劇,金恩熙專攻懸疑推理劇,樸智恩筆下的女性角色非常突出……而編劇一般也要為電視劇的成敗負最大的責任。
國産劇的王牌團隊
如果要在國産劇制作過程中完全實現像歐美和日韓那樣的編劇中心制似乎不太可能。知名編劇王倦也曾經在接受骨朵采訪時說過“編劇中心制的好處在于作品的調性不會有大的變動。但是你并不能保證編劇中心制下的劇本就一定是優質的。”他認為關鍵還在于人,“有的劇呈現效果不好,也許是整個團隊的不負責任,也有可能是劇本本身就有問題。所以有能力寫出好作品的人,他可以去争取編劇中心制,争取更多的話語權;但是對于沒有能力的人,他拿到這樣的權力也不能夠保證創作出的作品就是好的。”“品牌”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隊,但一定要是能做出好内容的人。王倦應當算得上是一塊“招牌”,去年一部《慶餘年》讓他紅了。事實上《舞樂傳奇》《木府風雲》《大宋少年志》等原創劇本更能看出他的個人風格,王倦擅長給觀衆“下套”,再用意想不到的反轉讓你措手不及,他還擅長刻畫人物,就算是他筆下的一個小配角,也能讓人又愛又恨。有了優秀的文本作基礎,再“辣眼”的服化道也阻擋不住好劇的光芒。
觀衆第一個想到的國産劇“廠牌”應該就是正午陽光了,正午陽光的模式在中國電視市場更具借鑒意義。在内容把控上,主創團隊都采用他們“閉環”内的優質導演和編劇,孔笙、李雪、劉和平、袁克平……還有“傳幫帶”來培養新導演,像張開宙和孫墨龍都是攝影出身,都是先跟着孔笙導了像《父母愛情》《戰長沙》這種量級和級别的劇才能開始獨當一面,獨立導劇。另外,正午陽光在市場化方面已經做得非常成熟了,他們不拘泥于一種類型,有《父母愛情》《戰長沙》這樣講述家國情懷的題材,有《琅琊榜》《清平樂》這樣的古裝劇,也有《歡樂頌》《都挺好》這樣關注社會議題的故事。在中國的影視工業下,編劇、導演、制片人、演員都一心為作品服務,專注于内容,才是持續生産出優質好劇的長久之計。有了一塊“金字招牌”就能一勞永逸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即使是正午陽光,也會有滑鐵盧的時候。《外科風雲》被吐槽醫療常識性錯誤太多,依然是披着職業劇外殼的言情劇。《他來了,請閉眼》節奏拖沓,犯罪心理部分毫無邏輯。《武林外傳》是很多人的熒屏記憶,電影版同樣是原班人馬回歸,卻隻是在賣弄情懷,劇情寡淡無趣,讓無數觀衆失望。因此,就算打響了品牌也不能對内容有所懈怠,歸根到底,好内容才是好作品的本質。
南都娛樂×林保怡
“以前是觀衆對電視劇有要求,
《歎息橋》是對觀衆有要求”
南都娛樂:以前您有說香港觀衆比較偏愛文藝片,在創作《歎息橋》時有意考慮香港觀衆嗎?您認為這是新港片的風格麼?林保怡:我覺得愛情是全世界的共同語言,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都需要愛情。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可以從愛情看到人性,看到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想愛你的時候有多愛,不愛你的時候有多不愛。南都娛樂:這部劇比較文藝,前幾集也比較壓抑,節奏比較緩慢,這是如何考慮的?擔心觀衆看不懂嗎?林保怡:《歎息橋》我們之前創作這個劇本已經知道不像其他的電視劇,沒有開槍,沒有警察查案,沒有飛車,什麼都沒有,我們的重點是人性,人性很重要的。所以看到劇情可能會感覺慢,但是如果細心看的話,我們每一集從一個角色的視點出發去拍一場戲,可能一場戲在劇裡面出現三次或者四次。但是要用你們的腦袋去思考,看你們明不明白我們想說的是什麼。南都娛樂:有些人會覺得這部劇有些雲裡霧裡,甚至需要邊看邊搜注解,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考驗智商的作品,能否請你分享一下觀劇秘笈,它的正确觀看方式應該是怎樣的?林保怡:因為我自己了解劇本,我看最後一個版本的時候,我也忘了(前面),我也需要看兩遍,原來是這樣的,又忘記了。我們以前看電視劇在電視台播出,你看了一遍就沒得看,但是現在不同,現在可以看完第三集,手機一點第一集又出來了,這個是很方便的。利用這個點希望觀衆多看之前看得不明白的又看一次。然後自己去找答案,到底《歎息橋》裡面情節應該是怎麼樣的。南都娛樂:《歎息橋》的影像風格、故事題材都跟《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一脈相承,在《歎息橋》籌備的時候有對劇集的風格做一個預設嗎?可以詳細聊聊這部劇的創作過程嗎?林保怡:其實從《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到《歎息橋》,我跟兩個導演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我們是對自己比較有要求的。所以,你看到《歎息橋》裡面畫面很豐富,故事到中間的話會比較快,不會很慢的。
南都娛樂:從不同視角出發,這樣拍攝的考慮是?林保怡:我們從不同的視點去拍一個故事,其實之前觀衆對每一部電視劇有要求,《歎息橋》是對每一位看我們的觀衆有要求,我們要求他們細心地看,能不能看出懸疑愛情片的真相。南都娛樂:從《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到《歎息橋》,導演和攝影都喜歡運用一些特别的角度,人物會在畫面的一角,或是從正上方俯瞰演員,這些獨特的視角,對演員的表演空間有影響嗎?林保怡:我們鏡頭角度确實跟以前的電視劇很不同,我們沒有鏡頭拍一些他們覺得需要的,我們覺得演員在百分之百投入演出我們去拍攝這個已經足夠了。如果觀衆要看到的東西我們覺得觀衆一定會看到的。南都娛樂:2019年大家談論“台劇複興”比較多,因為有幾部台灣劇集突破了大家對于台劇的想象。那我們也發現,從《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到《歎息橋》,題材和風格上跟我們以前固有認知裡的港劇也是不一樣的?創作這兩部劇您的想法是什麼?是想打破以往自己演過很多的那種港劇的桎梏還是……?林保怡:從小到大一直看的港劇就隻有TVB他們制作的電視劇。我們拍攝《歎息橋》沒有去想太多要照顧以前一直以來看港劇的人,我們是想做好一個故事。南都娛樂:内地觀衆對港劇有刻闆印象,大家都很習慣TVB的劇集風格。《歎息橋》的表達比較文藝和燒腦,跟以往的港劇很不一樣。有考慮過内地觀衆的接受度嗎?林保怡:已經習慣TVB的風格,他們的風格不是不好,我覺得我自己應該在未來去創作一些觀衆能夠明白的故事,能夠慢慢看電視劇,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