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使用圓周率π有着相當漫長的曆史,古人早就知道任何一個圓的周長和直徑之比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被定義為圓周率,相關證明方法并不複雜。
如上圖所示,假設有兩個同心圓O1和O2,圓心為O,它們的半徑分别為r1和r2,并且r1<r2。然後把兩個同心圓分成n等份,考察其中一等份。可以看到,△AOB和△COD均為等腰三角形,OA=OB=r1,OC=OD=r2。再由∠AOB=∠COD,就能證明△AOB∽△COD。由此可得如下的關系:
圓O1和O2内接正n邊形的周長p1和p2分别為:
p1=n·AB
p2=n·CD
如果圓分成的等份越多,那麼,内接正多邊形的周長就越接近于圓,所以圓O1和O2的周長c1和c2與p1和p2有如下的關系:
c1≈p1=n·AB
c2≈p2=n·CD
如果取極限,當圓分為無窮多等份時,即n趨于無窮大時,内接正多邊形的周長就會等于圓的周長,所以有如下的關系:
把上述兩式經過變形可得如下的形式:
由于相似三角形的關系,AB/r1=CD/r2,所以可以得到如下的關系:
因此,任何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就是我們所說的圓周率π。
當然,圓的周長與半徑的比值也是常數(記作τ,大約為6.28),之所以數學家沒有把這個常數定義為圓周率,是因為用圓的周長與直徑定義的常數使用起來更為方便,例如,用公式表示圓的面積時,πr^2顯然比τ/2r^2來得更方便。雖然曾有人主張把π替換成τ,因為在某些公式中用τ會更簡潔,但也僅限于少數公式,所以π的地位無可撼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