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種人生
文/未魏
獲得諾貝爾獎後,莫言說:“我所從事的文學相對于科學來說是毫無意義的,而文學的意義就在于他的毫無意義。”
人經常會像思考文學的意義一樣去思考人生的意義。
蘇轼說:“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相比于宇宙,世間萬物細如塵埃,所存在的便似乎沒有了意義。萬物皆為永恒,那你我所存在的意義似乎也是渺小而不可見了。人在這樣的迷惘之中不禁會問:“人生意義在于何處?”
莊子有言“人畢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你我生命的無意義或許在成就着另外的有意義。
人都在思索人生的意義,有人說是金錢,有人說是權力,也有人說是功成名就。
但在人以這些為人生目标而追求時,在他的眼中便沒有了春秋與陰睛。
“你來自哪裡?”有人會問你。
“你将去向何方?”你也不必回答。
漠不關心,便是人最大的悲情,而這悲情隻源于以功名利祿、錢權财勢為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究竟為何?有人說是清歡。
陶淵明懂得清歡吧?蘇轼懂得清歡吧?李白懂得清歡吧?但在他們死後似乎又有一種遺憾。他們一心想求得清歡,與喧嚣别離,但似乎得到清歡之後在他們的心中的某一個角落有一絲失落與不甘。
由此觀之,“清歡”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但似乎又少了些什麼。
若人生真存在什麼意義的話,或許是人在人生之路上對人生的不斷思索。
于我而言,人生的意義似乎是看破萬物的表象,而看破表象并不是遠離或者是逃避,而是留有心中清白、甯靜;看破表象也并非遠離成功或是放棄追逐成功,而是成功時淡然,失敗時坦然。
如梁實秋先生的那句話“有一個人便有一種散文”一樣,有一個人便有一種人生的意義,而任何一種意義都不可奉為真理,我們隻能相信人生中有一項是亘古不變的,這便是不斷地追尋生命的意義。
評點:龔志華
成功的議論文,關鍵在于寫出識見,識見主要表現為有深遠的見解與渾厚的思想。
就該文來說,主要是“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地追尋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因人而不同,因而“一個人,就有一種人生”。這一識見不是機械地傳達出來的,為此開篇引用了莫言的話,告訴我們,文學家有文學家的生命意義、文學家的人生。然後抓住“追尋”展開思想的翅膀,先就蘇轼的話辯證分析,後就莊子的無為觀進行解說,再說陶淵明、李白、蘇轼的人生遺憾,終落足到自我的人生追求上。篇末化用梁實秋先生的話強化自己的見解和思想。
我們當知道,識見要在流動的思考中表露出來,要建立在對曆史、社會、文化的辯證把握基礎上。既要理性,還需要感性,切不可闆着面孔說理。
——————————
#高考 #高中作文 #作文 #議論文 #押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