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清華高材生在操場集體蹦迪”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
視頻中,有的跳韓國女團舞、有的跳劉畊宏毽子操,一改往日大家對學霸的刻闆印象,不僅愛玩,而且特别會玩。
清華學子在西大操場集體蹦迪
再仔細研究一下這些學霸,發現他們無一例外喜歡運動,有的一不小心就玩出了圍棋業餘5段、腰鼓隊隊長、國家二級運動員……
譯文老師的女兒Eva也非常喜歡運動,熱衷騎馬、攀岩、跆拳道、遊泳,有時還約上同學朋友打球、戶外徒步等。
Eva戶外騎馬、撿石頭、做木工
但譯文創新教育發現,很多孩子因為學業壓力,缺乏運動的現象十分普遍,每天過着家和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尤其是疫情當前,孩子們居家上網課,運動條件有限,就更有了不運動的理由。
如果你也認為運動會耽誤孩子學習,或者孩子不願意運動,那麼你一定要堅持看完這篇文章。
01
運動VS不運動,差别有多大?
芝加哥有一所中學實施了“零時體育計劃”,讓學生早七點到校,跑步、做運動,要運動到學生的心跳達到最高值或最大攝氧量的70%,才開始上課。
一開始時家長都反對,孩子們本來就不願早起上學,如果再去操場跑幾圈,豈不一進教室就打瞌睡?這還怎麼學習呢?
一個學期過去,晨起運動的這組學生,不論是閱讀能力還是理解能力,都比其他學生提高了10%。
學校還做了一個實驗,将學生最不喜歡、最頭痛的課,如數學,排在上午第二節課上或下午第八節時上,結果發現上午那一組的學習比較好,好到兩倍以上。
因為運動完的神經傳導物質在上午第二節課時還在大腦裡,但是到下午時就已經消耗殆盡了。
這讓家長震驚了,運動竟對學習有如此大的促進作用。讓家長們更驚喜的是,在全美30%的人過胖時,芝加哥這所學校隻有3%。
這些數據開始讓美國的父母看到運動對孩子的學習和行為的幫助,就不再反對零時體育計劃了,反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學校運動。
02
運動是強身健腦的良藥
為什麼運動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哈佛教授曾通過真實案例和大量研究證實: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鍛煉大腦、改善心智和智商。
紐約大學神經科學教授Wendy A. Suzuki更是用自己的經曆證明:運動最能改變你的大腦。
Suzuki教授在TED演講中說,有一段時間,她一直呆在黑暗的房間裡,沒有運動過,很快她的體重增加了25磅。她出去參加了一趟泛舟之旅,結果發現自己就是那趟旅行中最弱的人。
因此,她開始去健身房鍛煉,嘗試了自由搏擊、跳舞、瑜伽等等運動。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她發現自己不僅減掉了那25磅,而且專注力、注意力、記憶力都比以前好了,寫起東西來非常順暢。
腦科學家洪蘭教授也曾說過,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方式,首先就是運動。因為運動的時候,人體大腦會自動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都跟學習與記憶有關。
譯文老師也不止一次在父母課堂中說,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瘋玩瘋跑是在浪費時間,運動能強身健腦,讓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獲得更強的專注力、學習效率更高。
03
運動還能改善壞情緒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情緒低落,出去運動出出汗以後,先前的壞情緒一掃而空。
李玫瑾教授曾經提出一個觀點:孩子12歲之前一定要充分運動。她的外孫女,一兩歲的時候就去學了遊泳,然後是學田徑、學跳舞,還曾經把外孫女的奧數班給退了,換成了運動班。
李教授認為,運動除了能夠開發孩子小腦、促進孩子神經系統的發育,還能防止孩子今後大學抑郁症的問題。
譯文老師在Eva很小的時候,就讓Eva去學遊泳,剛開始的時候,Eva害怕下水,曾在泳池邊掙紮了許久。
所幸遇到了一個非常棒的遊泳教練,幫Eva克服了恐懼心理,順利學會了遊泳。Eva後來還成為了譯文的“私教”,教會了媽媽遊泳。
Eva也從遊泳這件事情上,明白了自己可以将“不可能”變成“可能”,其實往往在情緒轉變的那一刻就發生了,當消極情緒轉變為積極情緒,困難會迎刃而解。
04
給孩子找到适合的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幫助孩子養成運動習慣,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培養與訓練。那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适合什麼樣的運動呢?
0-1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心肺、脊柱、骨骼、肌肉等都尚未完全發育,運動需要家長幫助,如撫觸孩子手、腳部,鍛煉爬、翻身等動作,每日運動時長:半小時-1小時。
1-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肌肉、骨骼、心肺功能還在發育中,但運動能力逐漸強大,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大運動發展的鍛煉,如走、跑、跳躍、上下台階、玩色子、扔球、踢足球,兩三歲時,還可以騎平衡車、滑闆車等。每日運動時長:1-2小時。
3-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協調性、靈敏性、柔韌性發展的黃金期,足球、籃球、跳繩、溜冰、跳舞、攀爬、騎自行車、遊泳等,都可以嘗試。每日運動時長:2小時左右。
6-12歲:大人運動基本可以帶着孩子一起了,如跑步、打球、遊泳等,還可以根據孩子興趣,考慮是否把這項運動發展成專長。
另外要注意,數據顯示,10歲是孩子的發胖高峰,有些孩子還容易出現激素紊亂,所以每天至少要保證30-60分鐘的運動時間。
13-18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骨骼質量和肌肉含量也會激增,到17歲基本接近成年人水平,這個階段孩子的爆發力、速度、耐力等都在快速增長。各種球類、田徑類等運動項目,都可以按孩子的興趣來自由選擇了。
Eva現在美國讀初中,課業繁忙,每天6點起床,晚上10點後才能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但還是堅持每天運動,跑步、打球或者跳繩,周末則會去運動館遊泳、攀岩,或者練跆拳道。
Eva參加學校活動
得益于常年運動,Eva每天神采奕奕,活力十足,做事專注,還練就了一副健美身材,近一兩年個子更是猛漲,身高直逼媽媽譯文。
譯文老師之前在親子閱讀課上說,Eva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圖書館和書店,其實還有一個地方Eva也愛去,那就是運動館。
希望你看完這篇文章後,帶着孩子運動起來吧!共勉!
喜歡我的内容,記得關注“譯文創新教育”頭條号,感謝!有任何教育問題,也歡迎私信或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