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散文小秘密朗誦

散文小秘密朗誦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06:36:52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1

農村有小喇叭的曆史大約是在六、七十年代,在我的記憶中,當時家家戶戶牆上都挂有一個小喇叭,一條線從屋裡通過窗戶穿出去,接在房檐下面一條細鐵絲上,喇叭下面有一條地線接在炕沿邊的地裡頭。

那時,小喇叭,樣子非常簡單,有的人家裝在一個方方正正的木盒子裡面,木盒子中間摳一個圓的窟窿,用醬色的布蒙着,或者刻上一個五角星圖案。有的就是一個裸體的喇叭挂在幔杆子旁。一趟街扯一條電線,如串糖葫蘆一樣把各家各戶的小喇叭串在一起,然後通到大隊部,大隊部通過電線杆連到公社廣播站,公社廣播站再與縣廣播站相連,當時,都稱為有線廣播。

當年,有的農村還沒有通上電,人們過着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小喇叭成為了農村老百姓了解外界的唯一的媒體,成為離不開的夥伴。

小喇叭廣播不是全天候的,一天兩次,特殊情況,有早、中、晚播三次的,播的内容有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國家大事,地方新聞,黨的方針政策、農業生産知識,春種秋收等等,公社廣播站有不定期自辦新聞節目,表揚各地的好人好事,生産進度,播發通知等,還有農民喜歡聽的二人轉和評劇等。每個時期播出的娛樂節目都與當時的形勢有關。公社的通知也是通過廣播站播出。廣播信号傳輸同電話線共用一條線,所以,來廣播時候是不能打電話,公社召開電話會議,就聽不到廣播。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2

早晨廣播是五點鐘開始,到八點結束。開始和結束曲都是根據當時形勢安排的。那時候,農村人沒有戴手表的,廣播就成為了鐘表,廣播中播送“滴,滴,滴”三聲後,有一個特殊的提示音:“剛才最後一響,是北京時間 幾點整”。社員早晨聽到廣播響起炕,邊聽廣播邊吃飯,然後,扛着工具去隊裡上工。晚上廣播六點半開始,大家邊吃飯,邊聽廣播了解省,縣,公社發生的大事小情。晚上,八點半結束,廣播走了,人也上鋪睡覺,好像部隊的熄燈号。當年小孩吃飯、上學,大人上街趕集,或者走親戚,也以廣播響為時間參照。

我同小喇叭一直有種不解之緣。在我朦朦懂事的時候,大隊部第一次安廣播小喇叭,屯裡的人左三層右三層圍着看,父親領我去看熱鬧,小喇叭響了,大家感覺太神奇了,議論紛紛。以後,在家聽小喇叭,有的時候聲音小,往地線上澆點水,馬上聲音就大了。原來是小喇叭地線導電不好,澆上水,電阻小了,聲音就大了些。

中學畢業以後,回鄉參加農業生産。我把農村的好人好事,寫成了廣播稿寄到縣廣播站,幾天後就廣播了,一下子,激發了我寫稿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社員們一個勁鼓勵我,大隊領導聽見廣播,推薦我當上了團總支書記,我成為一名不脫産的大隊幹部,以後又成為了“土記者”。

大學畢業以後,在機關參加工作,我寫出來了長篇小說《蘭河風雲錄》,縣廣播站第一時間錄制播出,小喇叭遍布千家萬戶,我成為了一個地區城鄉的小名人。聽衆聽到廣播,紛紛給我寫信,很多中學生拜我為師,學習寫作。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3

更為有機緣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我被分配到經常供稿的原縣廣播站,後改為廣播電視台工作。由于,從小對廣播小喇叭的熱愛,我全力在全縣推行小喇叭普及工作,小喇叭入戶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時代的發展變化,收音機,電視機的走進農民的家庭,加之,有線廣播用電線杆傳輸維修成本高,過去小喇叭挂在牆上是裝飾品,現在,影響了美觀,農戶都拆掉了。

幾十年過去了,曾經在農村上空回蕩的電波早已遙遠。但我在夢中有的時候還出現聽廣播的情景,那種情結是永遠揮之不去。

讓我欣慰的是,最近新聞報道說,很多農村為适應農民工進城,農村出現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的實際情況,為宣傳好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安裝上了小喇叭,受得農民的歡迎。

有機會,我一定到農村去聽一聽,享受一下那久違的幸福回憶。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4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5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6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7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8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9

散文小秘密朗誦(散文小喇叭)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