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國範圍内有将近9成的人有午睡的習慣,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來襲的時節,若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勞務中,午間陽光正好時,小憩一下,當真是惬意的第一等好事。況且午睡還有那麼多好處,比如降壓、保護心髒、增強記憶力、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勞等等。
但有過午睡經曆的人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場景,我明明睡了午覺,為什麼還是渾身發冷,乏力疲憊?甚至越睡越困,越睡越累呢?
别想了,都是因為你“躺平”的打開方式不對!
午睡,睡多久是科學的?
圖片來源于微博
關于午睡的話題,一項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成果,并于《美國老年醫學學會雜志》上公開,稱午睡不超過1小時會導緻大腦早衰,微博閱讀超過11.7億,讨論參與高達5.5萬,引起微博熱議甚至成為話題。而同一研究領域的另一位澳大利亞佛林德斯大學教授利昂拉克,在國際權威的《睡眠》期刊上,也發表過一篇論文,深入的研究午睡的機制,讨論午睡到底需要多少時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圖所示,左邊豎列是午睡的時間,從no-nap(不午睡)到睡30分鐘的比較。結果發現,午睡時間小于等于5分鐘的,和沒睡基本一樣。午睡10分鐘,整個腦子的靈活度最高,且疲憊感最少,這種狀态下,專注可以持續最高155分鐘。而午睡時間在20-30分鐘時,會傳遞給大腦一種可以持續睡的暗示,大腦就會逐漸進入睡眠慣性,而這樣情況下的午睡,不僅在起床後會使大腦持續30分鐘或以上的混沌狀态,且保持專注的時間最高也隻能達到125分鐘。
那麼問題來了,兩篇論述竟然走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應該怎麼去判斷午睡這件事呢?要知道,數據始終是一種理想狀态下的綜合統計數據,午睡的時間還是需要因人而異,例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發布在老年醫學領域的專刊,可以反映出老年人午睡會比中青年需要的時間長,這和人的整體生理衰老趨勢有相應的關系。通過睡眠恢複器官的活性,老年人比中青年用時更長。
正常的睡眠分為五個不同階段,入睡、淺睡、熟睡、深睡和快速動眼周期,每個睡眠周期會持續90~110分鐘左右,入睡超過30分鐘後,大腦開始由淺睡眠進入熟睡眠期,綜合上述觀點,午睡要因人而異,但建議一般情況下在10-30分鐘,不超過30分鐘。
午睡是個“技術活”,睡容易,爽不容易!很多人說,我從上學的時候開始就睡午覺,睡了幾十年,還不知道怎麼睡舒爽?
其實不然,午睡有很多科學、舒适的“技術”需要了解,比如日常飲食中,每種類别的食物消化分解所需時間都不同,而飯後血液循環加快,已提供更多的氧幫助胃腸加強蠕動,從而使身體能夠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别是中國人飲食結構中多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碳水又是糖類的主要來源,在消化和吸收上需要更長的時間來代謝,而飯後立刻午睡就會使大腦和全身循環減緩,對消化起反作用的同時還會越睡越累。建議大家飯後稍微輕量運動後再午睡。
除了不能午飯後立刻午睡,午睡的姿勢更是個“技術活”!
最理想的姿勢——躺平:
将身體舒展、平躺在床上,枕着高度适合的枕頭入睡,不僅可以恢複疲勞,同時還能夠讓脊柱各部分得到有效放松。
辦公室的最佳選擇——一張舒适的靠背椅:
辦公室環境對午睡來說相對比較簡樸,但作為辦公室标配的可調節靠背電腦椅,也可以很好的幫助午間休息。選擇放下電腦椅的椅背,有頸枕的電腦椅要将頭部盡量靠着睡,如果沒有可以選擇佩戴U型枕。
靠着牆壁或者擋闆午睡——避免腰部懸空:
如果沒有合适條件,隻能靠着牆壁或者擋闆午睡的話,要注意保護好腰部,避免休息過程中腰部懸空,腰部靠緊椅背或用靠墊、書包等讓腰骶部的重量有承托。
趴着睡不是最優選擇,掌握好“技術”也能睡——抱個高枕就能無憂:
趴着睡容易導緻肩頸肌肉的疲勞,會影響頸椎的生理曲度。另外,趴着睡還會壓迫食管,使食管變窄變扁平,導緻氣體的大量囤積,出現胃脹氣的問題。但午睡條件有限隻能趴着睡時,可以準備一個比較厚、不易變形的枕頭,雙手自然抱着入睡。有條件的話可以選擇專門的午睡枕,減少趴着睡帶來的不适感。
你,真的适合午睡嗎?經過很多科學研究證實午睡對人體的好處,但真的不是人人都适合。因個體差異以及身體狀況而異,快來看看以下幾種不适合午睡的人裡有沒有你吧!
1. 易失眠的人:
首先,常受失眠困擾的人不适宜午睡,夜間睡眠時間被午睡分割的話,會加重晚間失眠的症狀。如果覺得困倦,可以采用一些輕量運動調節大腦的狀态,減少疲憊感。
2. 體重超重的人:
體型過大,身體的代謝機能可能對糖類、脂類的代謝産生問題,而人體在睡眠狀态下新陳代謝會變緩慢,不利于體重超重的人控制相關指标(如控糖指标,體重指标等)。如果體重超重的人已經養成午睡的習慣,建議午飯減少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3. 低血壓的人:
造成血壓低的原因主要是血液流速過緩,導緻血氧量偏低,代謝緩慢,容易疲乏和精神萎靡、常伴有無力感。而睡眠狀态下人體的循環系統處于恢複的低動力狀态,不利于低血壓患者的病情。如果需要靜養、仰卧等,建議不要飯後直接躺下。
4. 血液循環系統有嚴重障礙的人:
如有腦血管梗塞、因腦血管變窄而頭痛頭暈的病人,飯後最好不要直接午睡,可能增加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建議可以餐前先睡半小時,或者飯後半小時,喝杯水再午睡。
5. 65歲以上心腦血管病患及易感人群:
飯後午休會減緩代謝,因此血液黏稠度會增加,有可能引發相應的心血管疾病。
午睡有萬般優勢,但也要講方法論技術,考慮休息的時間、姿勢,科學午睡,才能更好地恢複精神,保持身心健康,所以大家也要注意自己的午睡是不是正确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