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品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龍,東漢末隐居鄧縣隆中(今湖北襄陽西)。諸葛亮是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後人輯有《諸葛亮集》。
表,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出師表》寫于諸葛亮第一次出師伐魏前。諸葛亮勸說後主劉禅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繼承先帝劉備的遺志。還陳述了自己對先帝的“感激”之情和“興複漢室”的決心。
重點句子翻譯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譯文:親近賢臣,遠避小人,這是漢朝前期能夠興盛昌隆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避賢臣,,這是漢朝後期傾覆衰敗的原因 。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譯文:先帝不介意我出身低微、見識短淺,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拜訪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因此我感慨激動不已,從而答為先帝奔走效勞。
(3)後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譯文:後來遇到兵敗,在戰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難的時候我接受了使命,從那時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4)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譯文:接受遺命以來,早晚憂愁歎息,隻恐怕(先帝)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完成,從而損害先帝的英明。
(5)願陛下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譯文: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賊興複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沒有成效,那就懲治我失職的罪過,用來祭告先帝的神靈。
(6)陛下亦宜自謀,以咨善道,察納雅言。
譯文:陛下自己也應該思慮謀劃,去征詢(治國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
問題探究(1)文中諸葛亮向後主劉禅提出了哪幾條建議?其中哪一條是主要的?為什麼?
答案:三條建議:開張聖聽;陟罰減否,不宜異同;親賢臣,遠小人。(或: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其中“親賢遠佞”最重要。因為這是前兩條的基礎,沒有這一條,前兩條就無法做到。
(2)諸葛亮自述本志,多次追憶與先帝的往事,目的何在?
答案:表明自己無意功名,效忠劉氏父子的情感;想表明創業艱難,暗示後主珍惜,希望後主如先帝 一樣知人善任。
(3)陸遊有詩雲:“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向劉禅上表,但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先帝”卻有十三次,為什麼?
答案:諸葛亮處處以先帝之意為據,句句借先帝之口說出,使所進忠言“直而不肆”,得體而懇切。目的在于以此激勵後主劉禅深追先帝遺诏,“以光先帝遺德”,完成“先帝”劉備未竟的統一大業。
這裡是悟己語文,關注我學習更多語文知識,謝謝!,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