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是南通人耳熟能詳的宣傳詞。江蘇作為教育大省,在教育界素有“蘇大強”的美譽。應該說,江蘇省的教育水平還是得到普遍贊譽與認可的,但也沒到“全國教育看江蘇”的程度。至于江蘇教育是不是看南通,可以說從來未有定論,将來也不可能有定論。
那麼,南通教育看哪家呢?到網上,以“南通教育看**”作為關鍵詞一搜索,你就會發現搜索到的結果五花八門:南通教育看如臯,南通教育看啟東,南通教育看海門,南通教育看如東,南通教育看海安。可見南通教育看哪裡,也沒有标準答案。
那麼在教育大市南通,到底哪一家的教育堪當翹楚,能夠獨占鳌頭呢?這個自然要看整體的教育發展水平,具體就是看一個地區的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近年來,南通所屬各區市(含市區)教育發展可謂齊頭并進,各領風騷。哪一家都不敢說“風景這邊獨好”。因此,如果非要說個“南通教育看哪家”,筆者以為至少要有兩條,一是上級領導部門認定,二是其他同行認可。既無官方認定,又無同行認可的自說自話,用以自勵尚可,用以宣傳則顯得可笑而荒缪。這種自嗨式的宣傳,天天挂在嘴邊,說的時間長了,有些人就當了真,真的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教育水平無雙了。
一個地區的教育怎麼才能當得起“大家看”的地位,筆者以為至少要具備以下幾點。
一是古代傳承。就是看本地區古代教育文化的位置,一個直觀的數據,就是看自科舉制度以後,本地區狀元進士的數量。中國公認的四大狀元之鄉,福州府、蘇州府、杭州府、吉安府,跟南通的哪個市、區都沒半毛錢的關系。倒是安徽有個隻有27萬人口叫做休甯的五線小城,自宋嘉定至清光緒,一共出了19名文武狀元,是世所公認的中國第一狀元縣。南通出過的最著名的狀元是海門常樂鎮的張謇,以狀元身份興辦實業,對南通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如臯的文化積澱也堪稱深厚,宋朝理學大師、教育家胡媛(安定)出生于如臯的胡家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經在此讀書,還有冒辟疆等文人大家,近代教育家、文字學家魏建功也以如臯人自稱。以此說來,海門、如臯,倒是很有些資本的。
二是名師大家。南通教育享譽内外,不乏名師大家。海門的張謇,如臯的沙元炳、楊裕生,海安的周成虎,陳達(通州)都堪稱大家,李吉林(市區)也是聞名遐迩的教育大家。但都分布于各縣市,并非一家獨有。不管哪一個縣市區,都沒有層出不窮、綿延不絕、自成體系可以傳承的教育大家,也沒有形成對現當代教育産生巨大影響的系統教育理論。
三是教育名校。南通教育名校林立,市縣都有自己的著名的中小學、幼兒園,如臯中學,海安高中,海門高中,啟東中學,如東中學,市一中等等,都是南通人如雷貫耳的學校。但是要說能稱雄全國,霸屏全省,從幼兒園到高中,确實沒一個能夠當此重任。不要說跟華師大第一附中、衡水中學、人大附中、上海中學比,甚至在名校林立的江蘇省内也難以稱霸。
四是教育創新。前三個都不可比的話,有令人折服的教育創新成果,影響遍及全國,也還有一說。除了堅持三十年支教甯蒗的海安教育,其他市縣自身創立的經驗做法能夠在全國宣傳推廣的很少聽說。工業學什麼,農業學什麼,大家都聽說過,教育學哪家,真的是鮮有所聞。
如此說來,南通教育看哪家?确實沒有大家已經達成的共識。古語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是南通教育的第一,既無定論,當然也就可以各說各話,自嗨自樂了。自嗨可以,但千萬别當真,否則自嗨很容易變成自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